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远远超越美国

这期我们讨论一下如何看待现在中美经济总量对比的问题。目前普遍认为中国GDP依然落后于美国,并且差距还在加大。国际上也有人认为用GDP来衡量经济总量并不合适,所以提出了另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指标叫“购买力平价GDP”,购买力平价也叫PPP。另外还有人提出绿色GDP的概念,可是这仅仅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形成普遍可接受的测量方法体系。PPP的测量方法并没有改变GDP的本质,只是考虑到物价和汇率因素后对传统GDP数据的修正。为了让大家真正理解GDP,我们先讨论三个不同的经济学概念以及相互关系。这三个概念分别是:

产品的数量;

总价值;

增加值。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用一个尽可能简单的案例来举例,比如我们生产了一辆汽车,数量是1,最终卖到用户那里是用货币衡量的10万元人民币,这是它的货币总价值。因为生产中有一些生产用的设备、原材料、运输服务、电力等,它们是从外面购买的,形成生产的各项成本,假设总共是6万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增加值就是4万元。这就形成了三个数值:

1辆汽车,

总价值10万,

增加值是4万元。

我们在计算GDP的时候,是只计算这4万元。

总价值是以货币体现的数量,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于:产品数量只能在相同产品间累加,例如100辆10万元的汽车和30辆相同的汽车,它们可以准确地简单累加成130辆汽车。

但100辆汽车和1万吨小麦就没法直接加在一起。甚至100辆10万元的车,和200辆30万元的车直接加在一起算300辆,这个不能完全精确体现生产总量。而货币计算的总价值可以将不同产品的数量概念累加起来。例如100辆10万元的汽车加上200辆30万元的汽车,甚至可以再加上1万吨每吨4千元的小麦,总价值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是1.1亿人民币。而如果只算数量,就只能分别列出三个不同产品的数量才能准确理解。

有了这三个不同指标的数据,就可以有效理解中美两国的经济总量是怎么回事了。

美国的经济非常依赖于消费,可能很多中国人比较难以理解这一点。我们很容易理解劳动和生产创造出财富,但美国人怎么会只要花钱消费就创造财富和GDP呢?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假设中国工厂生产1个玩具,卖给美国6美元,生产过程增加值2美元,我们创造的总价值是6美元,增加值或者说GDP就是2美元。美国商人买去后以16美元价格销售了,它没有生产,但创造的增加值或者GDP却是10美元,是中国的5倍。所以,美国只要鼓励消费,不用生产,它创造的GDP就比我们还多。我们可能很不理解,明明是我们生产的产品,为什么我们创造的GDP还比美国少?

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问题了:

首先,美国人这么能创造GDP,肯定是得有前提的,就是他们可以不用生产却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购买产品的国际货币。否则的话,以上过程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所以,也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能力主要靠消费来创造GDP。这是围绕美元霸权和以此为依靠定期薅羊毛而获得的能力。如果丧失这种能力,马上就没钱进口,GDP就会瞬间归零了。

第二,中国虽然获得的GDP不多,可是,具有生产能力而具备的优势是什么?是可以依赖这个能力本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产品,获得对应的增加值,从而源源不断地创造GDP。

第三,很多人往往批评中国基建投资效益不高。例如高铁不赚钱,也就是高铁项目创造的增加值和GDP不高。可是,我们自己购买自己产品进行的投资和消费,也就是形成现在所谓的内循环过程,是有两个经济评价数据的,一个是因投资而沉淀下来的财富,例如高铁、高速公路、城市与农业基础设施等,因消费最终也能享受到相应的财富。另一个是在其整个经济过程中创造的增加值,也就是GDP。

理论上说,可以有这样一种最极端情况:也就是增加值接近于零,但却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例如,所有材料只收成本费,所有人义务劳动去建设一个水电站。这个水电站建设投入使用以后,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但在这个过程中创造的增加值却为零,也就是GDP为零。

当然,从理论上说也可以有另一个极端情况,就是能沉淀下来的物质财富近乎于零,但创造的GDP却非常巨大。例如,进口一个咖啡杯用了10美元,却用2万美元销售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一万九千九百九拾美元的GDP。然后这个咖啡杯第一次使用中就摔碎了,什么也没留下。虽然什么物质财富都没了,但上面那个价值的GDP还是产生了。

所以,要评价经济总量,如果纯粹只用GDP,也就是增加值来进行测量会存在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就是会让人们失去对生产能力的评价。所以,评价经济总量有效的测量指标,应当综合地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生产能力;另一个是增加值。仅仅从其中任何一个来测量都是片面的。

拥有核心生产能力有一个长期来看的潜在好处,就是只要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就是降低成本,或者提升了价格话语权、也就是可以提升价格,还有就是提升产量,那么创造的增加值总量,也就是GDP都可以提升。

这个从单一企业来说也可以看出来,就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在一开始完全不赚钱,甚至赔本销售占领市场,一旦垄断市场以后,只要有能力提升价格,瞬间就可以赚取非常丰厚的利润。也就是最初的GDP长期为零,甚至为负,但在获得市场地位以后,只要简单地提升价格,就可以让它的GDP瞬间狂涨。

但为什么过去很多国家难以做到这一点?就是在自己想提价的时候,霸权国家就控制将产业转移走,让你失去生产能力。这就是过去一再发生的事情。

或者,以市场经济为借口,让你的企业被锁定在完全地只能自由竞争压价的状态,价格就是永远也提不上来。但他们却通过垄断很多关键资源而获得很大的增加值。现在能想明白西方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拼命宣传自由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因何在了吧?

对于一切经济学理论,你先要去问问这个理论导致的实际结果,是让你在全球产业链中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增加产品种类、增加数量、提升增加值,还是相反,就明白它是要干什么的了。如果一个经济学理论就是要让你的产品价格被压制在增加值接近于零的水平上,就知道它的目的就是帮着西方发达国家来砍价的,除此之外没别的任何意义。

如果美国不能把中国的产业转移走,长期牢固地在中国扎根,那会带来什么后果?原来中国生产一个玩具只能赚2美元GDP,如果中国通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品牌等提升价格,依靠军事能力超越美国而获得更多价格话语权,增加值是可以瞬间翻番的。原来卖6美元赚2美元GDP,以后价格只要增加到8美元,是不是就可以赚4美元GDP了。这个价格提升并不是那么大的难度是不是?

但美国如果不能持续获得美元霸权,不再有那么多消费能力了,或者进口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纯粹靠进口产品来消费的过程创造的GDP一下就没那么多了。

所以,经济总量,应当以不可被转移走的生产总量和增加值总量两个维度来综合评价才真正符合实际。

总产值是以货币计算的数量,事实上是数量的另一个体现方式。2023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球的35%,而美国只有12%。中国已经是美国的3倍。中国按汇率现价直接计算的2023年美元GDP为17.7万亿。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为32.68万亿美元,两者相差1.86倍。美国购买力平价GDP是23.5万亿,其政府公布出来的GDP是27.36万亿。所以,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制造业总量会是美国的大约5倍以上,GDP超出美国的39%。

如果美元霸权崩溃,中国的GDP会瞬间达到美国至少3倍以上。这才是今天真正的中美经济对比的现实。

但现在社会上到处在谈中国经济情况不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期我们对此再深入讨论。

延伸阅读:

为什么美国会很快成为中国小弟?

水运差异的国运天注定 —— 美国成为中国小弟的准确时间系列文章

2026年纯电动一统天下的汪涛产业定律

中美科技战——从轻舟已过到清场式领先

从落后、遥遥领先到清场式领先

中美科技对比的新客观认知

中美大变局已经到来

中美关系未来百年大战略

中美进入终极较量阶段

答案 系列文章汇总——颠覆世人对中美关系的认知

中西方战略格局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500500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