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欢迎你:装甲部队血战格罗兹尼,一个坦克旅在大街上被全歼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车臣战争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对车臣共和国发起的两次大规模作战行动,试图对车臣共和国的分离势力进行打压,这两次作战行动的惨烈程度,不亚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作战行动。两次行动中以第一次车臣战争最为残酷,俄罗斯出动三万多大军,包围攻打车臣首府数个月,结果伤亡非常惨重。
俄军的最初计划是坦克和摩托化部队在前线攻击,陆军航空的掩护下采取行动,分成三路向格罗兹尼前进,并阻断车臣势力对格罗兹尼的增援。在作战中,俄军一共有3826人阵亡、17892人受伤、408人失踪以及数百人被俘虏,参加作战行动的2200辆坦克、装甲车辆中,有200多辆被彻底摧毁,大部分都遭到毁伤。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伤亡最惨烈的作战是第131摩步旅的战斗。这支率先攻入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第131摩步旅全旅有1000多名官兵,装备有146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包括当时最先进、精锐的T-80主战坦克和BMP-2步兵战车。进攻市中心的尖刀是一个超过500人的一个合成坦克营,配属50辆坦克和自行迫击炮。但是由于陷入车臣武装的城市埋伏,最终整个旅只有1名军官和10名士兵成功撤离,包括旅长在内的800多人阵亡,剩下的200多人被俘虏或者是失踪。26辆坦克中有20辆被彻底击毁,120辆步兵战车有102辆完全失去战斗力。
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始建于1918年,是一个按照要塞设计的军事化城市,城市内堡垒和工事密如蜘蛛网,易守难攻。车臣匪首杜达耶夫的支持者有12万人,很多叛军都是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苏联老兵,连叛军首领杜达耶夫都是当过苏联英雄的空军少将。
俄军在遭到重大创伤后,调整作战模式,最终依靠重火力和人员优势,才成功将车臣武装一步步打压出去,成功攻占车臣武装首府的大本营——车臣总统府。但是,这座耗尽俄军无数生命才艰难夺取的城市,却在两年后又重新被交回给车臣反政府武装,给俄军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1999年爆发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尽管俄军在开战三个月内就成功攻占格罗兹尼,整个攻城作战中只有数百名俄军士兵死亡,比起第一次车臣战争的伤亡人员,这次作战无疑轻松得多。
但是,第二次车臣战争却开启一场漫长的小规模袭击战争,俄罗斯经常遭到残余车臣武装的袭击,特别是在2002年~2004年,由巴萨耶夫领导的车臣武装份分子开始向俄罗斯境内的平民发动一系列大规模恐怖袭击,其中包括著名的“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人质事件”和“别斯兰学校胁持人质事件”,这些人质胁持事件和其余炸弹袭击事件,造成大量俄罗斯人民伤亡,对俄罗斯人民留下非常惨痛的记忆,俄罗斯的总体损失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