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一定要入道观吗?
近期,有不少朋友给我提了想入道修行的事,想着找个道观好好修行;但在我看来,入道并不一定非要去道观当个道士,甚至去道观反而可能会泯灭了道心,沉沦在现在的道教生态中,浑浑噩噩不得解脱。
在我看来,入道就是真正去学习认识大道,目的是了解道的本质;道就是真相、世界的本质、宇宙的规律、人生的真谛。
宗教本身并不是道,只不过是一个利益团体罢了,不能任由宗教垄断神佛的解释权,更不能垄断道的解释权。
神佛是世人的榜样,在某种意义上,神佛已经被宗教徒绑架,变成了宗教圈牟利的工具。离宗教圈远了,都是朦胧美,信众会对教职人员有滤镜,过度神秘化和美化;
但心中所崇拜的教职人员,不过是以神佛的名义寄生在众多信众身上的吸血虫罢了,贪婪的吸收信众的信仰、钱财、精力。他们进入圈子,就有了利益纠葛,若要更好的生存下来,要么与腐朽勾结,要么被腐朽排挤或者吞噬。因为有了利益纠葛,真正到了道观,可能就没有了初心,看不到世界的真相,对于道士的定义,不是说非要当庙里念经、拜神的神职人员才是道士。
实际上,红尘处处是修行,人间处处是道场,只要心中有道,处处都是道。
道文化弘扬只是弘道的形式之一,保家卫国、研究科学、与人为善、治病救人、飞天登月都是修行,曾经守护过我们和正在守护着我们的人就是神仙,为人民服务的就是神仙。
我们要明白,并不是某个宗教把我们变成一个好人,而是我们自己愿意做个好人;并不是某个宗教把我们变成向道之人,而是我们自己愿意追寻大道。
不是说祖师不好,也不是道文化不好,而是有了圈子,就会有利益,有了利益,就会被裹挟。
我本人深信我的信仰,我也愿意有更多人来入道修行,但目前来说,想入道的年轻人太多,他们没有太多认知,如果不去掉滤镜,很容易被骗,然后受伤,受伤之后,就会厌倦了大道,或者失去了动力。
当然,如果真的打算入道,以道文化大的形式来传承,我觉得就要慎重考虑,是否能面对黑暗还能走下去,如果你考虑好了,再做应对也好。
诚然,道观是道文化气氛浓厚的场所,但想传播道文化,庙观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道文化本来就是深入中国人生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天然地对道文化有亲近感,但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做道士去念经的。
传播道文化,不用局限于当一个庙里的神职人员,诚然,在道观做个仙风道骨、道貌岸然的道士,看起来更让人崇敬,甚至高高在上、享受逍遥的生活。但不能说每个人都可以这样高高在上的,脏活累活总要有人去干的,我就认为我是一个干脏活的人,我们有能力了,任何时候、任何方式都可以去弘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能力,我们有道之士,首先要做个有用之人,不能去做个寄生在信众身上的寄生虫。
真正要弘扬道文化,就要在各行各业扎根下来,脚踏实地,与人为善,广交志同道合的人,做成这个行业的大拿,这未尝不是在实践道、传播道文化。
如果是你努力了,万一成为超级明星或者思葱哥他爹那样的人,到时候,哪怕拿出百分之一的力量还弘道都了不得啊。
社会上需要更多的人,真正去守护美好,我们弘道,就是把好的东西传播出去,秉持美好夙愿和对道的向往,分辨真伪善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要让自己迷失,或者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就足够了,不要每个人都想去庙里,去学什么法术,去做高高在上的神职人员。
社会上需要更多的人,真正去呵护好的道文化,真正去把好的东西传播出去,哪怕把善根种下来咱们就够了,没有泯灭对道的向往,我认为这还是好东西,然后这个东西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传播出去。道经师,三位一体。
道是目的,经是路,师是途径。我们坦然前行就是,让自己变得更有能力,才可以去更好的弘道。
我落难时,有个老大哥给我说过一句话:“记住,你才是你自己最大的靠山。”
我也送给大家,记住,我们才是我们自己最大的靠山,我们每个人都努力了,我们就是弘道路上同修者最大的靠山。入道,不一定非要入道观,这红尘,就是我们的道观,这世界,由我们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