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称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何不食肉糜”,你怎么看?

据@中新经纬 报道,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经济学教授姚洋在202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表示,“你知道我国交个税的人占我国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吗?答案是不超过20%,我国交个税的人很少,再提高起征点,更没人交了。”

当被问到起征点是不是可以提高到八千、一万,姚洋直言,那是“何不食肉糜”的人的想法。

此前报道显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多位代表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万元,并进一步完善阶梯税率。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则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升至8000元,增加普通收入人群的实际收益,提振消费信心。

此外,学界也有声音表示支持。据中青评论报道,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稻葵分析称,起征点提高,可以直接带来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增加会带来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中央政府通过流转增加的财政税收也会提高,“现在是时候将个税起征点从每月5000元提高到1万元了”。

中青评论指出,就个人而言,谁都希望领工资时能少交点税,自己的钱包鼓了,也能多些余钱用于消费。不过,在自己的得失之外,也要注意到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属性——如有减税,还应尽可能多让低收入群体享受到减税的实惠;与此相对,高收入群体则应承担相对更大的纳税责任。在研究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幅度时,只有充分考虑国民收入情况,合理确定个税覆盖范围和累进幅度,让再分配有效改善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才能确保改革真正惠及广大人民。

观网小伙伴,你觉得个税起征点要不要提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