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丰是美国陆军的机动导弹系统,其实就是战斧的陆军版
【本文来自《南海的历史转折点,美军中程导弹撤出菲律宾》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分析得很细致,赞同几乎所有的论点,但不太认同结论。
堤丰是美国陆军的机动导弹系统,其实就是战斧的陆军版。军事意义上,这种武器的威胁远不如海基和空基,地面上部署不管多么机动,地点是藏不住的。海基和空基没有这个问题,并且用以部署和发射的数量远比地面部署高。美国早就将四艘俄亥俄级改成了专门发射海基战斧的专用载具,156枚,很大的数量。即便伯克和提康驱逐舰不管装载数量还是机动性都远超陆基。其实,溯源的话战斧没有陆基版出自美俄中导条约的限制。之后美国屡次对外动武,战斧巡航导弹都是主力武器,美国陆军眼看着空军尤其是海军买卖多打得起劲,搞出陆基战斧是陆军小心思的结果。不然的话,除非发生大规模战争,美国陆军就打酱油了。小规模的地面行动可以让马润干,只有那种纯粹的地面行动可能会用得着陆军。
堤丰撤出菲律宾,对我们而言当然是军事外交和地缘政治上的胜利,但也没必要抬高其意义。这十年解放军实力全面迅速提高,防御圈已经外推到了海岸线一千五百公里,这个距离我海空军火箭军的各种远程攻击和防御手段都能够达到,还不算是绝对的上限。比如火箭军的各种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及空军的轰六远程打击,还有海军的各种攻防手段。这种情况下,美军常规武器库里的主要选择除了航母战斗群就是以战斧为主的中远程导弹了。可以用驱逐舰核潜艇远程轰炸机作为载具,但主要武器都是战斧。
在各种用战斧的远程攻击手段里,陆基系统是机动性最差、力度最小同时又最容易导致外交和政治纠纷的一种,由于美军必须在第三国部署用以对付中国,事儿不是那么容易办的。不要低估中国这种巨无霸的实力、能量和威慑。尽管美国逼迫中国周边国家选边站队,迄今为止还没有那个国家在中美之间做出一边倒的选择,即便日韩菲澳,也不是一边倒。目前它们嘴炮多行动少,有行动也是姿态多实质性的少。比如韩国,最终决定立场的一个因素是加入美日韩同盟,这是美国在东亚梦寐以求的目标,这一点上韩国也是有数的,这一步迈出去中韩关系就没有多少挽回余地了。其实说到底,美国目前打造其反华同盟的各种手段虽然不少,目前主要在政治外交经济层面,军事同盟八字连一撇也没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看到这里就会明白,美国陆军的堤丰对于可能爆发的中美军事冲突其实是可有可无的,至少不是主要的。
其实,这里面确实有中美博弈的因素存在。美军在菲律宾部署堤丰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挑衅程度和威胁程度,都不如美军重新大规模使用菲律宾的基地,主要是海空军。但这一步不管美国还是菲律宾都不可能迈出去的,我们的反制力度不用说,仅仅菲律宾不但会面临国内民意的强烈反对——它四十年年前就修改了宪法禁止在其国土上存在外国军事基地,美菲虽然有军事方面的条约和协定,但目前都没有达到美军可以在菲律宾部署大量军队武器和物资并且能自由使用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程度。另外,菲律宾真要那么做也会面临来自东盟的强烈反对。东盟条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不结盟,别说全面的同盟条约,就是纯防御性质的除了菲律宾也没有了。
美国内部有复杂的利益结构,各种势力和集团的诉求并不相同,一些言论和行动未必是白宫决定的。之前叫嚣“今夜就开战的”前太平洋司令哈里斯就是个典型例子。反正任期也快到了,放几句狠话摆个凶悍架势,为自己下台后捞外快提供些方便。
要知道,中美之间尽管双边关系趋势呈现向下的螺旋,但存在大量的沟通交流管道,尤其是涉及军事的方面。两边的很多交涉是秘而不宣的。这次堤丰撤出包括菲律宾政府调门松动变软,都有这种原因在背后。国际关系领域里很多这方面的事情,外面只能看到结果,并不清楚原因也不会了解到过程,对吃瓜群众来说就要动脑筋观察分析了。
这次堤丰撤出菲律宾对我们而言当然是个胜利,之所以不像文章中说的那样是“历史的转折点”,是因为这个事情没有改变中菲关系也没有改变美菲关系,同时也没有实质性地降低美军在中美军事冲突爆发时各种军事手段的选项。所以说,这个事情的影响其实没有文章里说的那么大。如果菲律宾排除了美国未来使用其领土内的海空基地用以中美冲突的可能性,或者菲律宾在它与我们的岛礁争端中不再挑衅接受我们的立场,这些才是。目前尽管形势不怎么乐观,但仍有可能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其实,2016年之后,不管美国还是与我们有海洋争议的东盟国家都已经明白,跟中国来硬的行不通。菲律宾尽管站在美国一边它也知道跟中国的底线在哪里,一旦过去别说美国人会不会真出血帮忙,是不是真会帮它都难说,毕竟跟中国的那些岛礁争议实际上都不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范围内,其实中日之间钓鱼岛也是。不管对日本还是菲律宾,我们除了这些岛礁争议外都没有领土主战,跟美国和它们的共同防御条约没有半毛钱关系。这里,我们既有国力军力的底气,也有国际法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