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究要求很多时候是以量换质

【本文来自《高校“青椒”,深陷学术“KPI”》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933917772089
  • 哈佛也是非升即走制度,讲师到助理教授,3年,助理教授到副教授,6年,在规定年限内没有晋升即被解职

讲师是什么?我还特地查了下,确认哈佛正式的学术轨是从AP开始,academic-appointments.fas.harvard.edu/descriptions-assistant-professor-associate-professor-convertible-instructor。

国内的一大问题是既要又要,教学工作量堪比lecturer,研究工作量也要。研究不好比AP,因为要求不同体系,能满足国内的不一定能满足类似学校的AP但反过来也一样。行政事务更多。行政人员教辅人员也不足,导致同样的工作量实际工作负担更重。

p.s.,国内研究要求很多时候是以量换质,不那么要求刊物质量但大加篇数要求,可以想象的影响就是低质量的论文多。对有学术追求工作效率又不那么高的研究者来说会比较煎熬:要留下水比较好,但学术圈往往5B抵不了1A,10B都未必抵1A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