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小花败给烂剧本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度华年》是00花赵今麦第一部古偶剧,飘审判了七八集,不得不说:

在面瘫盛行的古偶赛道,赵今麦是难得演技舒服的,在一众配音环绕里,原声台词也扎实入耳。

但有一个过于扎眼的缺陷——实在不像古人啊。

虽说不必遵奉古人——用耳坠耳饰不能晃动束缚女子行动,但也不能放弃仪态管理,说话摇头晃脑,小动作颇多,仿佛能听见耳坠噼啪作响的声音,没多少古人的架子。

500

500

除了仪态,说话的腔调、节奏、停顿,以及五官一起动的样子,跟赵今麦过去自然、生活化的现代剧表演方式没什么两样。

500

再加上台词过度现代口水,基本上和现代剧的距离只隔着一件衣服和头饰,更别说语言要符合人物贵族身份了。

-那你别在春宴上犯贱啊

-我犯贱?

-你就是犯贱,你就是放不下我

500

500

当然现代台词泛滥,不止存在在这部剧。

如今很多古装剧台词,小到令人哭笑不得的语病错字,大到口水、粗鄙、封建、自相矛盾……频频让人出戏。

不是说古装剧不允许出现现代感的台词。

《庆余年》里,范闲经常爆出现代台词,跟他今穿古的身份相符,也能和周围人古板正经的台词形成反差,达到喜感。

500

或者剧集的底色是奇幻、荒诞,设定和故事明明白白透露给观众——我就是借助一个架空背景,讲现代的事。

像《卿卿日常》,开篇介绍的“天下九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社会,如丹川嗜辣,以女子为尊,霁川有梯田和菌类,实行一夫一妻制,都是在现代根基上添加想象完成的奇幻设定。

500

加上定位是纯然的轻喜剧,主打休闲下饭,有诸如“奋斗一生的事业”“既然来务工”“发展前景最好”等现代词句,只要包装得当,并不算突兀。

即便这样,演员也是端着说话的,台词需要包装得有点古色,且服务于人物身份,否则怎么让观众相信这是古代背景。

500

对比之下,《度华年》并不是奇幻设定,相反开篇即权谋,后续有轻喜和古偶元素,也不能化解正经的权斗大背景。

500

500

在轻正剧情况下,还出现没有包装,赤裸裸的现代流行词、网络热梗,想不让人跳戏都难。

“我可没有找哥哥的爱好

“我是公主,有公主病怎么了”

500

12年《活佛济公3》动不动冒出网络流行语“亲,hold住”“淡定”“神马都是浮云”等现在听来要多尴尬有多尴尬的台词。

别说十年,三年后再听“找哥哥的爱好”也会因过时老土而脚趾抠地。

还有从长公主的嘴里出现“我又不是收破烂儿的”台词,我知道她想戏谑男主是“破烂儿”。

500

但这个词出现在这里有点别扭。先不说古代是否有废品回收产业,就算有是不是叫这个名呢。再者一个长在深宫养尊处优的公主,她见过这类人吗?就算有一面之缘,这类人能让她熟悉到进入日常词库吗?

怪诞粗鄙的表达,跟长公主身份相去甚远。

说白了,台词之所以让人跳戏,是其破坏了精心营造的戏剧氛围,让观众不相信这个故事了。

而跳戏最简单、最普遍便是错字病句、断句奇怪。

看现在的古装剧常犯职业病,看到离谱的病句,脑子立马开启自动纠错。

《且试天下》男主一句“那么星火第一个燎原的便是商州”,瞬间让人笑场。

500

《梦华录》顾千帆本想劝慰赵盼儿东京不易生存,过刚易折,一句“东京居|大不易”,生生把成语“居大不易”拆成两半。

这个词形容在大城市生活不易,神奇的是,“东京居|大不易”反而比正确的用法“东京|居大不易,符合现代人望文生义的习惯,这算不算在文字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

500

连口碑剧《莲花楼》,遇到较真的央视,也被纠出一箩筐错别字,毕竟央视主播读错一字,有罚款200的传统。

500

明显的病句错字让人抽离外,还有一种令你崩溃的水台词,车轱辘话颠来倒去。

你知道我听到《云之羽》里的对话,只想让角色赶紧去耳科看看,一个演员说“姐姐手下留情啊”,另一个说“我们有情吗?”不就结束了,非假借观众智商低下,把10秒的对话拉成了快40秒。

-姐姐手下留情啊

-我们有吗?

-有什么?

-情

……

-你刚才说要我手下留情

可是我们有吗?

500

500

500

多年前看《醉玲珑》有句沙雕台词让我记到现在:“你就是凌王的女人,说,你和凌王到底什么关系”,只想回一句“我跟凌王什么关系都没有你信嘛”。

500

当然还有抄袭致敬的,深谙挪用大法。

《覆流年》里男主质问女主一系列的算计,最后举起酒杯留下一句“我敬你,敬你心有七窍玲珑,我却雾里看花,无从窥见”后转身离开。

500

500

这一段本是重头戏,情感浓烈、字句铿锵,当你兀自感动之际,得知这一段台词是照搬《灵镜传奇》(《水月洞天》第二部)童战台词会是什么心情。

这杯酒我再敬你

敬你心有七窍玲珑

我却雾里看花

无缘得窥

500

说到台词挪用,其实《甄嬛传》很多台词都是借鉴《红楼梦》的。

秀女大选时,皇上问眉庄读过什么书,眉庄说,“臣女愚钝,甚少读书,只看过《女则》与《女训》,略识得几个字”,在被母亲修正前,眉庄的答案是“《诗经》《孟子》《左传》”。

这跟黛玉进贾府,被贾母和宝玉先后问都读过什么书,黛玉的回答逻辑是一致的,从“只刚念了四书”,到“些许认得几个字”。

都是挪用,前者是原封不动搞“拿来主义”,《甄嬛》台词是有改编地吸收,稍微能让人接受。

当然《甄嬛》那么多模仿红楼情节,改编红楼台词的地方,假使《红楼梦》成书年代跟《甄嬛》相近,《甄嬛》说不定也会被审判。

以上都是显而易见的台词出戏,还有一类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又当又立。

《长月烬明》黎苏苏教训下人“人本无贵贱之分”,想彰显现代平等观念。

后一句便拿身份压人,“哪日叶家败落,你们是不是也敢对祖母、爹爹,对我这么说话?”一股“人分高低贵贱”的封建味儿。

500

500

《甄嬛》原著有台词也犯这个毛病,甄玉娆对慎贝勒说:“莫说帝王将相,我甄玉娆也未必放在心上。来日若有我看得上眼的,便是和尚乞丐也嫁……”

前一句表达不慕权贵,后一句“便是……也”句式,有对“和尚乞丐”贬低之意,暗示他们是下等选择。

电视剧版里,编剧删掉了“和尚乞丐”语,将玉娆的回答凝练成两句话:

“怎么唯有皇室公卿的男子才是好的吗?我宁愿嫁与匹夫草草一生,也断不入宫门王府半步。”

匹夫是泛指,没有针对某一人群,这段话也强化了玉娆夹杂着少年意气的清高。

500

500

我很不认同观众在批评某剧台词口水现代时,粉丝搬出原著,说“原著就是这样写的”“原著的对话就很现代”等为剧开脱。

首先电视剧台词以凝练为主,不像网络小说可以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其次网文受众是一小撮人群,电视剧面向的是大众,须经得起各方检验,翻拍怎能不做改编?

况且文学创作和剧本写作体系不同,少数原著适合直接当戏本,大部分还是显得太书面化。

比如基本是诵读原文的10版《红楼》,怎么听怎么难受。

500

古代背景的剧本,很考验编剧的文化底蕴。

我们想象中古人的说话方式其实都是从书面上学来,而如何把台词写得既符合我们对“古韵”的想象,同时还得上口、入耳、能共情,是很难的一件事。

同样都是流潋紫写的《甄嬛》和《如懿》,如果甄嬛剧本没有王小平和郑晓龙的改编,恐怕也会出现“你说话很让朕舒心,便赐封号为舒吧”这等贻笑大方的册封理由。

500

《如懿传》乾隆台词

乾隆自诩才高八斗,怎么连他爹资质平平的雍正还不如,雍正册封时还能出口成章:

“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就取个熹字,为光明灿烂之意。”

原著里还真有类似直白寡淡的命名。

甄嬛初入宫的居所,因为前院有两颗西府海棠,后院有大片的梨花树,所以取名棠梨宫。

剧里将其改为“碎玉轩”,瞬间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读来也有荒凉之意,映照甄嬛处境。

原著里,安陵容在选秀前遭到夏冬春侮辱,甄嬛将自己耳饰送给安陵容,说了一句“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剧里,编剧将其改成“先敬罗衣后敬人”。两句都指向装点自己,“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有指摘安陵容衣着寒酸之意,“先敬罗衣后敬人”则包含对世风势力的讽刺。

两相比较,才发现王小平花一年时间对原著进行大幅度修改的功力所在。

500

古装剧台词也不必非得诗词曲赋,妙语成章,只要能与现实生活拉开一段审美距离,让观众相信眼前的遥远背景,且具有一定审美价值。

像《大明宫词》的台词,张口就是莎士比亚风,华丽哀婉、奇谲瑰丽。

500

曾经大火过的周易剧《萧十一郎》《水月洞天》《李卫当官》《穿越时空的爱恋》《武林外史》,它们的台词现在还被人提及。

《穿越时空的爱恋》楚楚穿越到明朝跟燕王朱棣相爱,按照现在的写法,多半会利用信息差,高高兴兴嫁给燕王将来当皇后或宠妃,享受当权者的快乐。

楚楚一句“牙刷和男人,不与别人共用”,信念坚韧,朱棣作为封建王爷不会变,楚楚作为现代女子更不会退化,这才是正常的三观。

500

500

周易剧的台词说不上多古色古香,但立意和三观都高出现在的剧一大截,这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观众的审视。

现在的古偶,男主动不动喊口号尊重女性,实际自相矛盾,只说尊重某个特殊的人,不说尊重全部群体,不批评语言骚扰这种行为,只批评对某个特殊的人语言骚扰。

500

现在还被网友挖的《水月洞天》童博台词,一句没提什么尊重、理解、共情,处处都是尊重、理解、共情。

换做别的剧,女主做错事,男主多少得数落一番,彰显自己很行很对,童博则宽容地笑“我碰上了也是一样的”“不明白情况的人,都会这样”。

500

500

500

500

豆豆想让童博娶她,童博没轻易许下诺言,也没反驳她,让她说说自己的愿望,那愿望里没有童博,说明豆豆还没准备好,童博便给她自己领悟的机会。

500

500

市面都在为热搜写剧,多是“我绝对地主持着我”这等直白,刻意拔高的台词,连《水月洞天》这种含蓄、温柔的台词都少见,别提那些文采斐然,让人享受,拍案叫绝的台词了。

《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历史正剧就不说了,即便是戏说,小时候看的《少年包青天》,还有吟诗作对的文人雅好,公孙策叠字联对得极好。

500

500

现在的编剧大概不会写诗,不会对对子,一出现集会就是跳舞,没说跳舞不好,只是古代贵族除了跳舞,都没点别的爱好嘛。

500

古装剧全面文化降级,在台词上展露无疑。

张晚意读对了“号召(hào zhào)”“剽窃(piāo qiè)”“癖(pi三声)好”几个容易读错的字,被夸是互联网语文老师,有文化。

虽然这只是在做本职工作时用心、用功,查个字典的事,相当于在众多文盲又不用心的演员里,矮子里拔将军罢了。

真不知道在如今的古装剧浸染下,文化的下限还有多低。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