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短短几个月,被吹成“老商场救星”的谷子店就走向倒闭潮了?

500

小熊猫丨文

不久前“初高中生为什么迷上买谷子(周边产物)”,这个老生常谈的词条又短暂地登上了热搜榜前几名。

500

二次元你还真是火了,我一边感叹着,一边猜测词条下面的微博广场又会出现怎么样的批判。

然而场面却出乎意料。评论里,有一部分人对买谷的行为嗤之以鼻,但更多的人则是表达出尊重并理解。

500

甚至有许多老二次元晒出自己曾经年少轻狂时收集的谷子,试图论证谷子的受众群体不仅仅局限于初高中生。

500

还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从前只要是和“二次元”沾边,那就几乎是人人喊打的级别,生怕这些东西耽误学业,搅乱生活。然而现在主流媒体和舆论场也开始逐渐接纳,二次元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不仅如此,眼下二次元经济还成为了各个商场的“大红人”,主流媒体开始大谈特谈起“二次元+商场”的组合模式。

500

濒临倒闭的商场因爆改成“小秋叶原”重焕新生的例子比比皆是:位于成都市中心的老旧商场天府红、郑州门可罗雀的大上海城,还有重庆的方圆Live、广州的地王广场等等。

500

郑州大上海城

500

广州地王广场

实体行业发展不景气的今天,这些商场靠着扶持以谷子店为首的二次元产业,不但成为亟待转型的老旧商场的学习范本,还形成了一股热潮,成了如今的财富密码。

哪怕你不怎么了解谷圈,也一定见过一些天价谷子,一个小小的铁皮片、或者塑料板子,在吃谷人眼里可以卖到上万块。怪不得有人开玩笑说,“哪怕金融危机来了都有二次元在前面顶着”。

500

然而刚过端午,未近暑假,谷圈景气还没多久,就频频涌出不同的声浪 ——“谷子店或将陷入倒闭潮”?

500

500

这股声浪的出现,是因眼红而无端唱衰谷子店,还是说这其实就是实情呢?

要说起谷子店的现状,这两年可是借着二次元经济的东风,开始在全国遍地开花。

它全然打破了原本只会龟缩在角落里开门营业的“习性”,“登堂入室”搬进了大商场里、咸鱼翻身成了香馍馍,再加上此前拯救老旧商场的“丰功伟绩”,这让许多普通人觉得“我上我也行”,并执意入局。

500

在一线城市的辐射下,许多二三线城市的谷子店也开始冒头。不少博主都曾在平台上发自己在老家城里见到的谷子店。

500

开店的群体也是五花八门,不懂行的阿姨大叔,一知半解的学生党,越来越多人蜂拥至谷子店的行列中。

这里面有纯粹为爱发电,造福同好的二次元爱好者,但更多的还是对二次元知之甚少的“现充”,期待着来分一杯羹,赚一笔二次元们的钱。

所以不乏一些因热爱而进入谷子店打工的爱好者出来现身说法,试图打破大家对谷子店的滤镜。

500

但这些跟风开店的老板也并非没有调研,他们一般会在开店前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发帖取经,求问怎么进货,进哪些货,举办哪些活动等等,期待评论区能有“高人”替他们指点迷津。

500

16岁学生花30w开谷子店,多么小众的文字啊!

也正是瞄准了这样的需求,所以社交媒体平台还诞生了一批走“小众赛道”的博主,将开谷子店作为起号的流量,教授了一批又一批“半吊子”的谷子店主,从另一个维度助推着谷子店的生根发芽。

“谷子热”甚至波及到了非二次元产业,一些不是专营谷子的文具店、杂货店、文创店乃至于书店,也在显眼的地方摆放上谷子制品,希望能借此带动销量与店内的客流量。

500

就连曾经主营业务是文具产品的传统厂商也开始谋求转型,以“谷子”作为突破口。前不久举办的上海文具展上,占据半边天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谷子。

500

乍看之下,谷子店如今势头很猛,放眼望去数不上名号的小店林立,大店诸如三月兽、甘乐屋、模玩熊等更是位居商场显眼处。这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是要倒闭的样子啊?

500

@石激潋

可事实上,谷子店的繁荣像是一场镜花水月,全靠大品牌连锁谷子店支撑着。

比如背靠翻翻集团(这是一家引进海外漫画的知名公司,合作过集英社等)的三月兽,就是一些日本IP的指定代理商,掌握着市场上相当一大部分的供货渠道,相比之下,线下谷子店只能算作他们业务范畴内的一小块,所以倒闭的风险不高。

500

这也是为什么它如今因各种问题面临着许多玩家的非议,也依旧能够表现得很硬气。

500

但对于小店来说,“倒闭潮”就是货真价实需要面对的状况,据观察,许多店面已经开始面临第一波倒闭危机了。

500

大多数的这些店,其实都没有做出自己的特色,而是直接照抄大商场里连锁店的营业模式。所以才会像衰败的枝叶一样,被新芽取缔、跌入泥沼,不得不面对市场饱和后的竞争——倒闭、清仓、退场,最后循环往复。

“倒闭潮”出现的原因,在身处不同位置的买方与卖方看来,难辨对错,同样也难成共识……

“同质化产品太多啦!去商场逛一圈就像鬼打墙了一样。”作为谷子狂热爱好者,小夏(化名)这么说道,“现在随便走进一家谷子店,不用说肯定都是排锁咒原,哦,就是排球、蓝锁、咒术和原神。要么就是四大国乙。”

500

小夏热衷于收集新谷,但她却很少会在线下的谷子店消费。

在她看来,这些谷子店的选品都不太行。大热IP恨不得摆好几个货架,但冷门IP寥寥无几。而其中大部分谷子,还是国内生产的国谷。

500

小红书@璃鱼妹妹

500

冷门谷基本上好几个IP共用一个货架

国谷铺货量大但其实市场需求量少,况且不一定非得在这一家谷子店买,去别的店,甚至是官店网购也一样能买到。

反而是日本生产的日谷因为供销渠道少,所以更为抢手,一般卖日谷的店,她还是会时不时去看一看。

即便如此,小夏也不打算在里面买大量的东西,“能够理解,进日谷的老板肯定还是比较懂二次元的,因为需要进新谷得经常关注动态,但他们的定价还是太高了……”

500

溢价30块……

“毕竟很多老二次元都有自己购买谷子的渠道,特别是日谷,有很多方法可以买到,比如让代购扫街(在日本)、切煤(在日本二手平台买东西)等等。或者跟一个团。”

小夏之所以对谷子的价格如此敏感,除了她是一个谷子狂热爱好者之外,还是一位“团咪”。

500

小夏做“团咪”时的社交平台账号

“团咪”,就是专门组织拼团,找代购买日谷的团长。平时需要开团、拼团,还要记录来拼团的小伙伴所需要的谷子,然后找代购、调整冷门和热门角色的谷价,等货品寄到国内后还需要整理、打包,最后发快递到拼团的小伙伴手上。

“做‘团咪’很累的,基本上也没什么收益,不过可以吃到好价的谷子!”虽然辛苦,但小夏说起自己做“团咪”的经历时还是喜笑颜开,“现在日本汇率下降很快,前不久我们拼团还能买到5汇的谷子!”

500

小夏做“团咪”时的囤货

反观国内卖日谷的谷子店,基本上售价都是按照10汇去计算,相比原价近乎翻了一倍的价格。甚至是国谷,他们也会上涨价格去卖,这无形之中就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了。

“而且线下店卖的很多都是‘普谷’,这个价格真的不值得。”小夏解释着,在谷子的概念里面,这些铺量大、满街都是的算“普谷”,普通的谷子。

真正有价无市,能够被炒价的,是在做饥饿营销的“限定”款。一般铺货量少,只能凭运气在二手市场淘,很少会出现在线下店里。

500

好看但铺货量少,所以价格很癫

“可同质化真的没办法……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阿次曾在广州开过一个谷子店,近两个月因收益问题决定关门了。

“起码进一些热门谷子可以保证销量,对于价格不敏感、懒得研究其他渠道的客户来说还是有市场的……而冷门IP谷变数太大,我没办法保证全都能卖掉。”

500

为了维系客户,像这样的小店偶尔也会开一个群,定期公布一些上新的谷子。应回头客的需求,阿次总会有意识地进一些冷门IP谷,但貌似于事无补。

他们拒绝的原因总有许多,谷子上的柄图太丑、没有喜欢的角色等等。

500

这些IP确实少见,有些我都不认得……

线上与线下购买欲望的差异,最终还是得阿次自己买单。

“日谷谁不想进呢?但凡懂行一些的,都知道国谷不保值,日谷竞争力强一些。可我能力有限,代理的厂子看不上小店,就不会放货给我们,基本上都只能找代购帮忙。”阿次苦笑,“渠道什么的还是一部分,怎么定价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不仅如此,房租水电、员工工资、进货成本,囤货数量,难以权衡。哪怕日谷定价低一些,6汇的水平能吸引一时的客源,但价格优势还是无法长期维稳。

500

500

哪怕是一些连锁店也会因为成本问题关门

而且出于客群主要是学生的原因,实际上的有效经营时间太短,基本上集中在周五至周日的这段时间里。要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收益,还要和周边的店铺竞争,在供大于求的一线城市来说,谷子店能否经营下去,店长的策略非常重要。

阿次提到自己认识的店,有些盈利很好的,都不是单做纯谷子,而是综合型周边店。

他们除了轻周边,就是吧唧、亚克力、色纸这些之外,还会有一些一番赏、手办、模玩等等。而这本来也是他想转型的方向。

500

500

500

小红书@夏日幻想

除了这种综合型的之外,也有另一种比较极端的,专门卖单一IP日谷的店。这类细分店铺在线下市场还没全面铺开,所以阿次也不知道这些店的前景怎么样。

500

开在上海的一家柯南谷子店

“除了策略之外,或许你还得有一些运气,防止你遇到小偷。”

500

谷店遭遇盗窃事件并非个例,不少店铺对此都防不胜防,即使装了摄像头、贴上告示,也有胆大之人偷谷。有些甚至还偷偷拆盲袋,挑自己喜欢的购买。

500

最后,谈及“谷子店倒闭潮”,阿次自嘲,“我不就是个例子?这是不可避免的。在广州这种一线城市已经供给过剩了,而且跟风来开的人太多了,未来肯定是会有一个这样的趋势的。要想尝试的话或许三四线城市,谷子店开的没那么多的地方可以试着开一下。”

但阿次也提到另一个问题——谷子毕竟不是生活刚需,开在三四线城市竞争力或许小了,但相对应的需求也小了,大家的消费水平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高。

500

“这就是市场的一个轮回,最早的时候自印热过一波,盗版热过一波,后来就是同人、正版手办、正版谷子。我们这些店主也只是在追随市场的动向,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情感寄托品。”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IP,Chiikawa,之前在上海开快闪店时,BB姬也报道过。

当时一个小毛绒玩具能溢价三四倍,可现在呢?随着大量的铺货、日本官方的再贩、曾经一娃难求到现在普款人手一个,价格大跳水。

500

再贩前,折合人民币估计是九百多左右

500

再贩后的市场价

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一个叫森贝儿家族的IP接过了Chiikawa的接力棒,预备成为下一个网红了。

500

谷子店虽然关门了,但谷子的预售普遍有一个周期,所以关门对于店主们来说,还不算真正的告一段落,剩下这批囤积的谷子如何处置,是他们的后续课题。

“我手上还有一批货没付尾款呢。”阿次说道。往常,店主如果图省事的话,会找同行低价转卖掉这批货,“不过我有个更好的办法……”

500

阿次的尾款地狱……

阿次发现,越来越多人开始把谷子塞进专门的行李箱里,然后提着它们四处“流浪”去摆摊。既然做不了谷子店店主,那做摊主,貌似也不错?

事实上,这种方式确实渐渐成为谷子店的“平替”。

在上海市中心的第一百货里,有一个叫“次元街区”的项目正如火如荼地举办着。近乎三层楼的区域,开放给这些四处流浪的摊主,摊主向商场申请摊位交租金之后,便可以自己带东西来摆摊。

500

这些摊位售卖的谷子,比起溢价的谷子店来说,更趋近于正常的市价,甚至有时候还能捡漏买到超低价的谷子,而比起闲鱼,则有着能直接查看谷子状态的优势。

“逛谷子店其实就是逛个氛围,没什么购买欲望。但逛摊子就不会,每个摊子的定价不一样,售卖的东西也不一样。”小夏似乎很满意这样的售卖方式,“感觉找回了一些线下买谷的乐趣,现在我也会经常和朋友一起来逛摊了。”

500

小红书@今天又捞到宝了!

“确实是一石二鸟的,摊位按天给钱,没有店租那么大的压力,所以在选品上也更加自由,不会为了拉销量一股脑选热门IP。”

500

阿次难得在这件事上与卖家方达成了共识,“有时候我也会去其他摊位上看,能淘到一些冷门IP冷门角色的概率比谷子店大,感觉是属于卖家和买家皆大欢喜的局面。”

500

小红书@Akane

当然,也不是谁都有阿次这样,店铺关门后还能摆摊的热情。

另一些属于投机者的谷子店老板,由于不熟悉二次元,不了解受众需求,在这场“战役”里亏了不少的钱,早就没了心思,恨不得赶紧壁虎断尾保全自身。

这类是纯粹的商人,就像曾经追赶剧本杀、密室、三坑这些蓝海市场一样,他们如今盯上了谷子市场。即便在抽身之后,他们估计还是抵抗不住想捞一笔的欲望,伺机寻找下一个风口降临……

这么看来,倒闭潮的降临或许并非完全是坏事?

500

-END-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