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布局欧洲,落下关键一子

500

今年是中国与匈牙利建交75周年。

前段时间,国家领导人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在访问之前,中国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在匈牙利投资布局。

匈牙利这个东欧小国,有何独特之处?

出海匈牙利,为何是中国企业布局欧洲的关键一子?

500

中国是匈牙利在欧洲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匈牙利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500

2013-2023年中匈进出口贸易额

2023年,中匈双边贸易额达145.2亿美元。

十年间,中匈双边贸易额增长了73%,进出口产品也从农渔业初级产品、小商品扩展至电动汽车配件、锂电池生产材料、太阳能光伏面板“新三样”。

在直接投资方面,匈牙利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一大投资目的国地位,中国则是匈牙利最大外资来源国。

2023年,中国对匈牙利直接投资为76亿欧元,占匈牙利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8%。

500

中国对匈牙利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

略显枯燥的数字,让人无法对中匈的经贸关系有直观的感知。

这里,正解局再列举几个第一:

匈牙利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

新中国成立6天后,匈牙利就宣布承认中国,是第一个承认中国为合法政府的欧洲国家。

匈牙利是第一个与我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欧洲国家。

早在2015年,匈牙利就与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与 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合作文件。

今天,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已经成为中欧班列的重要节点城市,始发自合肥、石家庄、赣州、金华等城市班列往返于布达佩斯之间,成为中欧贸易的重要动脉。

500

宁夏至布达佩斯的中欧国际货运班列

匈牙利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中欧人民币清算体系、发行人民币债券“熊猫债”的国家。

2015年,中匈签署协议,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

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在匈牙利设立分支机构,匈牙利已累计发行四期共计60亿元人民币的“熊猫债”。

此外,匈牙利还是第一个将中医药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为国医的国家,第一个开设孔子学院的国家,第一个对中国人免签的欧洲国家,第一个批准打中国新冠疫苗的欧盟国家……

可见,匈牙利敢为人先,已成为中国亲密的合作伙伴。

500

数据显示,在匈牙利的中国企业已经超过400家。

其中,代表性有三家。

一是万华集团,“匈中经贸合作的典范”。

宝思德化学公司是匈牙利最大的化工企业,拥有70余年历史。

受欧债危机影响,宝思德从2008年连续亏损,资不抵债,濒临破产。

2011年,中国万华集团收购宝思德96%的股权,2016年实现100%股权收购,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投资项目。

收购宝思德后,万华集团输出技术与文化,帮助宝思德走出困境,扭亏为盈。

500

万华宝思德公司厂区

最为难得的是,万华集团不仅保留了本来被列入裁员计划的员工,还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岗位。

如此,曾经濒临破产的宝思德蜕变成匈牙利综合排名前十的企业。

万华与宝思德的合作,被当地媒体誉为“匈中经贸合作的典范”。

二是宁德时代,带来匈牙利历史上最大投资项目。

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正式宣布在匈牙利东部城市德布勒森建设电池工厂,占地221公顷,规划电池产能为100吉瓦时。

项目投资金额高达73.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05亿元),这是宁德时代最大的境外单笔投资,也是匈牙利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

建成后,该工厂将创造9000个工作岗位,助力匈牙利成为欧洲重要的动力电池中心。

三是联想集团,建设智能制造工厂。

2022年6月,联想集团匈牙利工厂建成投产。

匈牙利工厂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引入成熟的数字化、信息化,以及专利低温锡膏焊接工艺等创新技术,每天可以生产超过1000个定制服务器和多达4000个定制工作站。

500

联想集团匈牙利工厂

这是联想集团欧洲首个自有智能制造工厂,直接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000个新工作岗位,被当地政府当作吸引外资的典型案例。

从这三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投资,既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创造了社会价值。

500

匈牙利GDP不过1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72亿元),人口只有960万,与中国南京这一座城市相当。

中国企业,为何密集布局这个东欧小国?

原因很多。

其一,两国关系“双向奔赴”。

早在2010年,匈牙利就提出“向东开放”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

虽然是欧盟成员国,但在国际事务上,匈牙利并不盲从欧盟,而是有较强的自主意识。

比如2016年,欧盟试图将我国台湾纳入世卫组织,在表决时被匈牙利直接否决。

又如2021年,就欧盟有关涉港声明的决议中,匈牙利力排众议连续三次投反对票,也是欧盟成员国中唯一一个投反对票的国家。

有网友模仿“巴铁”一说,亲切称匈牙利为“匈弟”。

中匈良好的政治关系为经贸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二,制造业体系较为完善。

虽然匈牙利国家不大,制造业却颇具实力,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和世界电子工业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全球20大汽车制造商中,有14家在匈牙利建立整车厂和零部件生产基地。

匈牙利还是除了中国和德国以外,唯一拥有德国3家顶级汽车制造商工厂(奥迪、奔驰、宝马)的国家。

500

奔驰汽车匈牙利工厂

目前,匈牙利的汽车年产量超过50万辆。

看起来不算多,要知道,意大利汽车的年产量也不过80多万辆。

关键是,汽车巨头集聚,为匈牙利搭建了涵盖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在内的产业体系。

这是吸引中企投资的产业基础。

其三,为营商环境提供便利。

近年来,匈牙利政府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和企业前来发展。

联想匈牙利工厂就是营商环境的受益者,工厂建设耗资82亿匈牙利福林,其中有20亿匈牙利福林来自匈牙利政府的支持。

匈牙利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力度也很大,提供资金补贴、税收减免和土地政策等多方面支持,推出了价值600亿匈牙利福林的电动汽车补贴计划,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其四,地理位置优越。

匈牙利地处欧洲中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完备,是连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和欧盟市场的商品贸易、运输物流和金融枢纽。

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投资建厂,可以快速响应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市场的需求,降低物流成本。

更为现实的一个因素是,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倒逼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出海。

出海欧洲,哪里作为登陆点?

从上面的分析看,匈牙利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也是中国新能源企业密集投资匈牙利的原因。

目前,中国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和欣旺达等四家企业落地匈牙利。

500

中国电池产业在匈牙利的投资 单位:欧元 来源:欣孚智库

整车方面,蔚来汽车在匈牙利比奥托尔巴吉建设的首个海外工厂已投入运营,比亚迪也宣布在匈牙利投资数十亿欧元建设一个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基地。

这样看来,匈牙利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海外基地。

未来,如果欧盟持续对中国新能源企业收紧政策,那么,匈牙利将成为中国企业落下的关键一子。

牵一发而动全身,布一子而活全局。

参考资料:

《2024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新内涵—中国—匈牙利投资合作报告》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