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压中国电动车,日本这次为什么不跟?

500

这两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挺争气,2023年出口120.3万辆,创下历史纪录。

今年前5个月,又出口51.9万辆,同比增长13.7%。

中国新能源汽车席卷全球,很多国家眼红了。

美国打头。

在上个月,美国宣布把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从25%直接增加到100%!

甚至,美国有议员说,“征收关税还不够,我们需要禁止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

接着,欧盟也宣布,对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则征收21%的关税。

而目前,欧盟的关税是10%。

欧盟完全是学美国的样子。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去年10月,欧盟就启动中国电动汽车对欧出口的所谓“反补贴调查”。

这个时候宣布调查结果,显然是已经有美国站在前面,有样学样。

最新消息,据说,加拿大政府正在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新关税,“与美国、欧盟政策保持一致。”

500

媒体相关报道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日本会不会跟随欧美,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要知道现在全球汽车制造,除了中国,就是美国、欧洲,还有日本(当然韩国可能也能算一个)。

而且,汽车工业是日本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占全国GDP约10%,占制造业比重更是高达40%。

而在去年,中国汽车出口第一次超过日本,把日本从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宝座上拉下马。

不过,这次,日本经济产业省高官却表示“目前还不到要控诉本国产业损失的程度”。

也就是说,即便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件事,有了美国、欧盟、加拿大的例子。

但现在,日本暂时选择不跟。

日本全国最大的经济类报纸《日本经济新闻》还专门发表社论,强调电动汽车“对中国加征关税需谨慎”。

在大家印象里,日本就像是美国的小跟班。

但是,这次日本为什么会是这个态度?

500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电动汽车,在日本还不流行,所以,日本还不用“抵制”中国电动汽车。

从文化习俗上,日本整个社会是偏保守的,这个“保守”不是贬义词,而是指日本从上到下,习惯于传统、既有的事物,接受新事物比较慢。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一个例子。

在疫情期间,日本疾控部门汇总病例,竟然是通过发传真进行的,而不是我们常见的填报信息系统或者表格。

在买汽车上,也是这样,日本民众还习惯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渗透率不高。

500

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及预测

就拿2023年来说,日本电动汽车销量不到8.9万辆,这已经创下了历史纪录,但也只占到新乘用车销量的2.2%。

而且,日本人爱买国货是出了名的,电动汽车也是这样。

日本卖得最多的电动汽车品牌,前三名都是日本自家的:日产、三菱、丰田。

500

卖得最好的车型是日产Sakura,去年一共卖了将近3.8万辆。

日本电动汽车市场极难打开,去年全年进口电动汽车销量只有区区2.2万辆。

连马斯克都承认,“特斯拉在日本的市场规模并不大。”

有数据显示,只有五六千辆,难怪马斯克连数字都不愿意提。

相比之下,中国的比亚迪2023年在日本一共卖了1446辆。

即便是今年以来,比亚迪在日本市场销量在扩大,但是一个月也只是小三位数。

所以,日本即便想学美国,抵制中国电动汽车,对自己没什么实质性好处,对于中国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杀伤力。

500

美国其实也是这样。

2023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只有1.3万辆,也就是中国电动汽车总出口的1%多一点,更是只占到美国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的0.08%。

但美国为什么要带头加征关税?

美国就是要恶心中国。

马上要大选了,美国政客们争着向选民摆出对中国强硬的姿态。

但日本就不一样了。

前面说过,日本如果抵制中国电动汽车,对于自己无益,更重要的是:

日本和中国的经济依赖度更高。

不管是大中小型企业,还是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的贸易联系紧密程度,要远高于其他西方国家。

就像是今年前三个月,日本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一半都是到了中国。

通过根据日经新闻的统计数据,和其他G7国家相比,日本和中国贸易(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占比都是最高的。

所以,日本还不想挑起事端,惹中国翻脸。

500

简单归纳下,日本人如果学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对于日本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这个账,日本人自然是算得清的。

当然,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

当下,大争之世,所谓西方也并非铁板一块,它们之间也有各自的算计。

所以,需要我们找准时机,去分化、争取,赢得最大空间。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