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无法返回,两名宇航员滞留太空

美国波音公司正在经历最大的败退,发射的“星际客机”因为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已经无限期推迟返回地球,携带的两名宇航员滞留太空。另外波音公司CEO承认公司报复“吹哨人”,再一次将波音飞机故障不断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500

不顾一切降低成本,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样也许就是波音公司最近这些年败退的原因之一。

6月5日,经过多次延期发射的“星际客机”最终成功发射,但是在对接国际空间站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推进器故障,导致飞船无法靠近空间站,直到波音公司多次维修。

500

对接之后,“星际客机”还多次出现氦气泄漏问题,NASA和波音公司尝试多种方式寻找泄漏原因,还准备在6月24日和7月2日进行2次太空行走,以便检测飞船,找到泄漏点。

NASA和波音都希望宇航员在太空的作业时,能够帮助了解推进器故障、阀门问题和氦气泄漏的原因。因为空间站上仍有补给,可以支持这两名宇航员在轨生活8月中旬。

不过,最终经过评估: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返回地球的时间被无限期推迟。两名宇航员滞留空间站,原本8天的行程任务,现在需要等待进一步措施。

500

这意味着NASA与波音合作的“星际客机”首飞50%成功,耗费42亿美元合同价款,外加15亿美元追加款项的美国新飞船遭遇惨败。

其实,“星际客机”自2019年以来进行过两次无载人试飞,也出现了推进器故障,氦气泄漏,推进剂阀门移动缓慢等问题,但是直到这次发射也没有彻底解决。

有网友表示,责任全在印度,原因是印度人负责制造,印度使用了不合格的零部件。其实这还是片面了,前文说过,波音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就就先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500

最被外界知晓的“吹哨人”应该是约翰·巴尼特,他在波音工作了32年,担任过波音质控经理,当他向外界曝光波音质量品控问题,并在今年3月9日准备出庭指证波音时,却被发现“死于自杀”。

而美国广播新闻网报道,巴尼特早就告诉好友:“如果我出事了,绝不是自杀”。

500

在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就波音公司“破碎的安全文化”举行听证会上,波音CEO戴夫·卡尔霍恩承认,波音公司对“吹哨人”进行了报复时有发声,波音也对报复“吹哨人”的主管进行了处罚,甚至解决他们。但是卡尔霍恩无法提供具体数据。

500

仔细品一品这段话,波音对于“报复吹哨人”的态度就是:第一,这与公司无关,是部分员工的个人行为;第二,公司已经处罚报复人的主管,甚至是解雇他们。明眼人都知道,这比“罚酒三杯”还要离谱。

今年多起波音飞机故障帮助其多次冲上全球热搜,作为美国制造业的代表,这些年追求低成本和利润,不顾及质量与可靠性,废除了精益求精的工程师文化,对暴露的问题熟视无睹,从而注定了波音产品的大败局。

500

可是,即便如此,NASA可能也无法最终找出“星际客机”失败的真正原因了。因为他们环顾四周,到处都是印度的工程师,他们把“传、帮、带”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只不过这种模式,与中方网友理解的完全不同。

他们对网上的指责不屑一顾,50%成功率已经超过了全球绝大部分国家,你们再多嘴,就是“吹哨人”,结果你懂的!

500

不过,按照笔者长期关注NASA和波音的理解,后续发展应该不会继续让“星际客机”在太空漂泊,而是准备“喜办”:

1、先是宣布修复了一切“软件故障”,否认存在任何硬件问题。然后表示“为了宇航员安全”,让宇航员乘坐即将发射的下一艘飞船返回;

2、对外正式宣布:主动延迟返回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充分评估和收集数据,以便改进下一次发射;

3、让其直接坠毁到地球,然后对外宣称,掌握了最极端情况的受控溅落,完善了飞船全生命周期数据收集和分析,将为下一次发射提供重要借鉴。

500

不信?大家收藏一下,过段时间来看,这个方案现在“很美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