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vs西班牙:幸运!英格兰vs丹麦:保守?

意大利该庆幸,只输了西班牙一个球。

多纳鲁马毫无疑问的意大利最佳,乃至两队全场最佳:八次扑救。加上一点运气——尼科·威廉姆斯的弧线球打了门柱、佩德里该进的球却没沾边之类——直接把输四五个球的局拖成0比1

我都分辨不出是意大利集体停球不佳,还是西班牙施压迅疾。总之意大利全场除了最后10分钟,基本在苦恼于过半场。巴雷拉四处接应,但全队也只能“背身接传球,无法转身,敲回传再来一次”。

意大利上一场还挺流畅的“若日尼奥+巴雷拉策动,左迪马科大幅前插结合佩莱格里尼,右基耶萨+弗拉泰西+斯卡马卡”模式,今天尴尬了:

迪马科忌惮亚马尔,佩莱格里尼也只能回撤保护左路;尼科·威廉姆斯过于生猛,意大利右翼自顾不暇;最吓人的是上一战前半场拿球就有威胁的若日尼奥,今天一度被西班牙盯着突破,以至于早早就被换下场;意大利的进攻站位因此被压得极扁平,以便压缩西班牙的突击,结果就是进攻困顿之极。

西班牙依然是两翼亚马尔+尼科保持威胁,让意大利难以展开阵型;罗德里稳稳控场——95传只传丢2次,全场只丢了4次球权——法比安前推策动,偶尔来个远射;莫拉塔继续回撤策应,维持西班牙的人数优势;佩德里在意大利两条线之间游弋,可惜错过不止一次机会:但已经足够维持球权的巨大优势了。

今天最灿烂的,还是西班牙的左路:库库雷拉和尼科·威廉姆斯的左路叠瓦推进,完全摧毁意大利右路。西班牙1比0领先源于尼科的左路进攻,佩德里错失机会的射门还是左路,更不提阿约塞上场后把迪洛伦佐当清晨马路过,逼得多纳鲁马左右横跳扑单刀。

迪洛伦佐比赛最后有个镜头,眼神放空,“我不想踢了,我想回家!”

500

纸面阵容不论,杯赛最后的赢家未必是当届最好看的球队,更多是踢法最现实的球队。但我私人觉得,迄今为止,本届的西班牙和德国的踢法——小组逼抢,阵型维持,出球线路的调整——是最值得一看的。

当然看其他球队也能获得一些乐趣,比如快乐足球,比如边看他们踢球边听着他们国家解说员竭力克制着不要歇斯底里地怒吼,但那种快乐就比较复杂微妙,不像西班牙和德国,单纯的迅速与流畅………

英格兰1比1丹麦。英格兰领先,龟缩,没缩住:便宜没占到,面上也不光彩。

索斯盖特赢家不变阵,老样子出战;丹麦开场防守时541,进攻时325。一上来丹麦还有点忌惮英格兰,低位防守,进攻时展开两边,慢悠悠转移,寻找斜线长传机会:欺负特里皮尔的左翼。

英格兰也不是没调整,上一战拉不开宽度的福登,本场多次切到中路,试图华丽地摆脱射门——只是上半场打高,下半场门柱。

之后丹麦大概觉得“英格兰不过如此”,于是逼抢线压前,还搞起小组逼抢。大概是太托大了,17分钟,被英格兰萨卡+沃克的右翼人数优势反向冲破,凯恩中路进球。至此17分钟,凯恩触球6次——上一场上半场45分钟,触球2次。

本来是英格兰的优势,但进球前后,英格兰态势判若两队,索斯盖特立刻缩回摆大巴了——而且缩得太靠后。

500

到34分钟,英格兰自己界外球,凯恩失误,尤尔曼德壮丽的28米远射。皮克福德尽力了,但射门太美好。

相比起英格兰的架势,英语解说老几位的怒火燎原好玩多了:

凯恩站位太靠后,反击没威胁!

为什么前场施压那么无关痛痒?让丹麦中场二人组随便就出球!

为什么,为什么……

我觉得今天发挥落差最大的,是两边的。腰本是最要求位置感、最难踢的位置,丹麦进球不提;英格兰这里,阿诺德依然经常出离位置;今天进攻时,贝林厄姆经常回撤拿球(在皇马时他不用担心这个);防守时,我看到了贝林厄姆到底线铲球后,丹麦还是两次传球后,霍伊伦一个后脚跟射门;福登回撤到本方30米帮出球,还失误了;也包括那个导致丢球的后场界外球失误:为什么是凯恩回撤后场接界外球再失误呢?……

下半场英格兰用加拉格替下阿诺德拼肉搏,用格伊推前弥补中场不足,上维特金斯提速,背后都是莱斯+阿诺德双腰的迷惘,让我想起某英超球队(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头两年,让麦某+弗某(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踢后腰时的场景……

如果要为索斯盖特的保守做辩护,大概,“我也不是天然想龟缩,可你看我这腰,浪不起来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