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这处罚通报写得好啊
文/挪威
南方医科大学俞医生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大概经过是这样的,俞医生是儿科医生,同时也是南医大的老师。然后她有次因为上课迟到了29分钟被通报处罚了,罚没2000块钱,另外取消了评优之类的资格。
为什么会迟到呢?因为那天俞医生管的一个患儿刚好出了紧急状况,通报上写是患儿疑似脑出血,有生命危险,刚好撞在了俞医生的上课时间。俞医生先救人,然后耽误了上课,就被举报了,接着就被处罚了。
这事儿本身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救人被追责就很荒唐。红绿灯能管上路的车,任你谈几个亿的生意,遇到红灯也得停,但是救护车一拉灯,这些规则自动消失,路上开车的碰到就得避让,管你是要去干嘛。
你看,在法律法规层面,救人的救护车有最高路权,什么事儿跟人命比,这就不是一个维度的事儿,这就是社会共识。然后这个处罚通知相当于把社会共识踩在地上。
但是我去看了一下这份处罚通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写得真是阴阳怪气、阳奉阴违,令人忍不住拍案较好。
首先,通报详细叙述了俞老师当天碰到的情况之紧急程度,用了「病情危重」、「死亡风险高」等词语,还非常具体的写了「双侧瞳孔反应稍迟钝」、「颈部置管处渗血」的情况,然后俞老师果断进行处理,患儿具体情况没有写上去,不过没有消息应该就是最好的消息,处置应该是OK的。
接着,写了俞老师因救人耽误上课的补救措施,另外一位老师赶到教室安抚学生,而俞老师在处理情况完之后赶到教室,上完课。
你看用词,都是「赶回」这样的词语,你脑子里有没有浮现一个救完人然后立刻奔赴教室上课的好医生好老师的形象。下一句接着就是做好后续课程教学安排,完成了任务。
在处理情况那部分的行文,也是一如既往营造俞老师好医生好老师的形象,比如这句话:俞老师当日迟到时长为29分钟,但是为了抢救病人并非故意为之,且在问题处理完之后及时到达教室,将授课内容妥善安排……这哪是处罚通报,这完全是表扬通报的语气。
然后,在「未造成不良影响」这句话后面,话锋一转:经研究决定,对俞老师做出以下处理……
通报全文看下来,要不是最后那几句处罚决定,你当成表扬通报看,是完全没问题的。情况又是如何紧急,俞老师又是如何处理,处理完之后又是如何「赶回」教室,又是如何妥善完成课程,又是强调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最后,处罚决定下来了。
隔这钓鱼呢,前面部分看了这么正面,差点就要送锦旗的节奏,最后来一句罚款2000,取消评优?这不是把人民群众的怒火直勾勾地钓出来吗。
我很好奇,这是哪个神仙用的鬼斧神工的笔法写的处罚通报,写得真是妙啊,然后事情闹大了,现在更高级的单位肯定介入了。
所以大家倒也不用着急喷这份通报,至少从内容来看,写这份通报的人,内心一定是不满的,不然不会写成这样,但是无力抗拒某种意志,没办法,得下发,就成了这样。
全文通篇点赞,最后来个处罚,点睛之笔是最后让大家增强工作责任感,医生救人结果被罚,你说增强工作责任感,你这句话在点谁呢,在内涵谁呢。
讽刺,但这可能就是这篇通报要达到的效果,让大家愤怒,让大家感觉到讽刺。然后就上了热搜,然后就吸引了学校本级的关注(处罚通知是第一临床医学院下的)。所以我觉得,这份通报某种程度上,是在给俞老师鸣不平。
既然自己没有力量改变处罚决定,那就把事实写清楚,让大家看清楚,让大家的唾沫星子淹死做处罚决定的人……如写这份通报的人所愿,上了热搜,还是热搜第一。压力给到了谁我就不说了。
看微博上说,俞老师要上的那个课程是留学生项目,里面都是留学生来的,这么一看就能想得通了,留学生嘛,懂得都懂,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