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戛纳华语片最大奖,我有太多想问了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等了一个月。

获得戛纳“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大奖的华语片黑马/黑狗来了——

500

△ 原谅Sir渣渣的手机画质500

对,管虎新片《狗阵》。

今天国内正式上映。

可能不少影迷冲着“戛纳大奖”、“彭于晏”、“第六代导演合作”这样的配置就已经在电影院里看完了这部电影。‍‍‍‍‍‍‍‍‍‍‍‍‍‍‍‍‍‍

你可能会好奇,管虎的个人风格回归之作,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材?

片中这么多的动物,究竟代表的是什么?

以及彭于晏首次出演西北汉子,导演做了哪些调教?

巧了,带着这些问题,Sir亲自问了管虎导演。

Sir这次,就从三个“阵”给你们剖开——《狗阵》到底在说些什么?

也许,你们看完,会有新的看法。

狗阵

Black Dog

500

01

狗阵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场“狗阵”逼停公交车的画面。

成群结队的狗,从山坡上冲下来,公交车一个躲闪不及,侧翻在了路边。

500

在这里的狗,并非是我们看过爱宠题材电影里的模样——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趴在电影海报中间,一脸乖巧、怜爱地看着你。

它们是游走在这个西北小镇里流浪狗,也是这里的主人。

导演为什么要如此设计?

管虎说:首先是真实,在大西北里,流浪狗多。

“画面里的狗也并非都是我安排的,它们有的就自然而然地以这样的姿态,出现在了画面里。”

而流浪狗为什么多,结合后面的故事背景,也能够得到解释——一座被“弃”的城市,人口流失,带不走的狗也就被遗弃了。

当人被抽走后,狗自己形成了一个“社会”。

你会发现,在电影里,管虎对于狗有着非常大的爱护。

甚至,他是想让“狗”在电影里,再一次回到“狼”的模样。

500

可以仔细观察Sir在文章开头贴出的《狗阵》海报。

黑狗的腰成为主画面,而人,却成为不起眼的符号,在画面中央,虽说是“胯下之辱”又有点夸张。

但,电影里,二郎(彭于晏 饰)与黑狗的相识,也就是来自于胯下的这泡尿。

刚出狱的二郎,偶然,就在墙角边撒了泡尿。

500

500

住在这里的黑狗,嗅到别人的尿液“凌驾”在自己的地盘上。

自然是不服。

在二郎走后,自己又去抬脚尿了一泡,以誓地位主权。

看见没。

此时的狗,并不把人当“人”,而是将其视为竞争的其他物种,它们毫无恐惧,并在此制霸一方。

在为了整治小镇环境,防止流浪狗伤人,小镇要求组织民众打流浪狗,这一段,导演拍得非常直接,让“人”也变得极具攻击性。

在这里,它更像是两拨不同的动物在互相撕咬,争抢地盘。

500

二郎与细狗是什么关系?

你可以将它联想成为神话故事里,二郎神与哮天犬的关系,人与狗之间的配合亲密无间,但,你也可以认为,在这个电影里,二郎不过就是另一只细狗。

一个细节。

二郎在从监狱出来后,准备拍摄证件照时,被人告知不要笑;

当细狗在办理自己的狗证时,也被人说着,不要乱动。

500

500

此时的二郎从监狱里出来后的身份,与流浪狗无二,他被训斥、被规训,被驱赶。

成为一个不被重视的人。

在电影里,二郎被设定为话不多、失语的人,为何失语,也是因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因为误失杀人后而被剥夺。

他从一个小镇的明星,成为一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人,在监狱里服刑多年后,回到社会后,又失去了话语权。

500

所以,这也就是他的“阵”。

电影为何取名叫《狗阵》?导演回答:是因为要破阵。

什么意思。

在狗的族群中,它们也是以严格的地位制度统领族群的,首领必须是一只最凶猛,也最强壮的那只狗。

所以,“阵”,也就是它们维系自我社会体系的方式。

500

来到人这一边,也是一样,用“狗阵”去暗指人类群体中的看不见的阶级,与你必须遵守的规矩。

而这个阶级为首的也就是贾樟柯饰演的这个角色。

500

他所代表的,是二郎刚出狱时不得不迎合、进入的圈子。

500

但,这也是他在发现自己的不同时,想要离开的圈子。

不破不立。

二郎在这个小镇上,建立了自己的规矩,也最后获得了他想要的生活。

这才是《狗阵》里,要破“阵”。

02

父亲的“阵”

在管虎的电影结尾,写下了“献给父亲”,在《狗阵》正在做后期时,管虎的父亲管宗祥去世。

他在之前的采访中也说过,“我跟我爸其实交流不多,他就是很性情,特简单的一个人......我们很少谈工作,最多就是我妈会问问最近拍什么,也就这么两句浮皮潦草的话,没有认认真真聊过。”

《狗阵》也正好是在描述一个沉默寡言的儿子,与更为沉默寡言的父亲之间的关系。

而这,可能也是大多数中国式父子的关系。

500

Sir好奇,故事中的父子线,是否是导演想通过电影的方式,把说不出口的话传递给父亲。

管虎回答,没有,只是很简单地想去描述一个人的一段生活真实状态,而这个父子关系是绕不过去的。

“我觉得中国人的父子关系,永远是对抗,然后是很难和解,直至持续到最后,这个话题在我这是永远过不去。”

这似乎也可以认为,这是中国式家庭下,父亲与儿子的“阵”。

他们紧密共存。

却又显得格外疏离。

他们之间也有柔情。

却又碍于传统社会下的男性角色。

而又不能将自己的内心表露出来。

在管虎的镜头里,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冷静,却又充满羁绊。

在电影里,二郎从监狱里出来后,回到自己的老家时,却听隔壁的老邻居说,他的父亲已经搬出了老房子,去矿上的动物园住了。

他们之间的关系自始至终,都是非常的冷静的。

二郎想念父亲时。

就骑着摩托,登上镇里矿山的亭子里,远远地望自己的父亲一眼。

500

而他的父亲,也知道他来。

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在宁静的矿山上格外突兀。

这种父子之间不说破的感情,格外细致——

管虎更是在采访时为我们讲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我老说因为拍《老炮》的时候,我跟我爸终于有了一次肢体接触,我背着他的时候觉得他好轻,那是一种生命在流逝的感觉。我的心变得很软,我内心老想对他说些什么,但是也没说出口,你知道吗?

到最后也没说,这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个电影是可以说的出来的。

你看,其中电影里用的《乡村女教师》里一句台词:天空树木和沙洲。

那就是我爸爸从小教我背的,所以有个纪念意义在,我觉得正好父子关系在这里。

500

500

管虎说,并没有为了和解,或是有多么强烈的情绪。

“但是有好多话没有说出来,其实是有遗憾的。”

500

在《狗阵》里有这样温情的一幕。

二郎在父亲的病榻前,他只是轻轻按了按父亲的胳膊,又转身出去接电话了。

而此时的细狗,走了进来。

把爪子搭在了父亲的胳膊上,眼睛望着病床上的男人,此时,Sir觉得应该是导演将自己内心情绪的一种延伸。

他不好意思或是内敛地将自己抽身在外,却用一只小狗成为自己情绪的载体。

此时,也许就是父子在荧幕上的另一种和解吧。

这为《狗阵》里的第二重“阵”。

03

时代

为什么挑在2008年。

它其实包含了两件事:

汶川大地震,以及北京奥运会。

它全民族是最悲伤的一年,也是全民族是最光辉的一年。

在这样的一个大变动下,中国社会发展也是最为迅猛的一年,在这个最为典型的时间段里,悲、喜交割下,它才能表现出那种让人恍惚,又踌躇的情感。

《狗阵》里有这样的情节。

二郎的父亲在病房里,即将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而在医院楼下的院子里,另一群人在兴奋的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

500

这其实是来自于管虎的一个真实经历。

“在全民皆欢的时刻,那会儿我跟北京上海各位大城市的人都一样欢欣鼓舞,但是,当人家山区老家来电话,说最好的亲戚死了,哭得乱七八糟,你会感受就是同样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情感的喜怒哀乐。”

在这样个体悲伤与集体情绪间直接的对比之下,窗里窗外,宛如两个世界。

在第三重“阵”里,就是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共处与独立。

《狗阵》有个非常魔幻情节。

众人去观测戈壁滩上的日全食,沉浸在景色的壮阔中,与动物园的动物出走,游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

这两个镜头的拼贴在起义,也是将人与动物的群体性,合二为一。

500

它可以象征着环境,象征着社会,象征着不同的团体、人群,但,它也像是一个阵。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阵,你永远是在这个“阵”里。”

破阵而出。

可能注定只能是某些魔幻的、精神被提纯的时刻。

阵困住了你。

或许,阵也帮你确定了自己位置。

所以,你看,在预告片里突出的一个字“走”。

也是二郎背起了那条小细狗,又一次重新开始尝试自己当年的道路。

不管是否能破这个“阵”。

但,就是在这条探索边界的路途上,一直走下去。

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