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在东北社会,如果是非体制内身份,婚恋机会将大幅降低?

原题:《来自东北某市的调研:一“编”之隔,如何破解跨体制通婚障碍》

来源:澎湃新闻

“在东北社会,获得体制内的工作是顺利迈向婚恋大门的‘通行证’,除却私人关系,社会组织或单位也会主动担任‘红娘’身份。”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赵丹在研究文章《体制分割与青年的婚恋行为和就业选择分析——以东北青年为例》中指出,无论形式如何,体制内与体制内的单身青年联姻成为一条不成文的社会规范,这条规范对东北单身青年择偶行为的形塑与约束,不仅体现于个体的婚恋行动中,而且表现在有组织的相亲活动中。

该文是黑龙江省社科规划2023年度一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已于近日刊发在2024年第6期的《中国青年研究》上。

赵丹介绍,其曾于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在东北X市实地调研,针对现在或曾经于X市就业和生活过的个案(18人)进行访谈。该市在东北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典型的工业城市之一。

该文提到,体制对东北青年婚恋的影响力,或许超越了收入、学历、户籍、毕业院校、个人能力、样貌,甚至包括爱情在内等诸多常见因素。没有进入体制内的单身青年,尽管拥有收入来源、高学历、房子和车子等优越条件,也难获得与体制内单身青年发展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的机会。如果一对青年在偶然的情境下产生了情愫,若得知一方在体制内就职,另一方暂无体制内的职业,则有可能导致这段感情无果。甚至,处于体制内的一方还可能产生被对方“占便宜”或被“高攀”的顾虑。只有双方同在体制内或体制外,喜结良缘的可能性才会显著增加。总之,体制内的工作对东北适龄单身青年做出婚恋决策的影响很大。

“在东北社会,缺少职工身份,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婚恋机会均大幅降低。”赵丹在文章中直言。其中,一名受访者曾在某机关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性岗位,其间受单位领导安排准备参加公务员体制内组织的一场联谊活动,但在报名环节就以失败告终。据她转述,举办单位的一名负责人在电话里给出的理由是“公益性岗位身份不是正式入编人员,不能参加这次活动;再说了,就算是去了,公益性岗位人员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肯定自己都不好意思说不出口......”回忆起这番“劝退”的言辞,这名受访者至今愤愤不平:“当时我就感到自己受到了歧视和侮辱,公益性岗位怎么了,有啥见不得人的。”

赵丹还注意到,身在东北地区,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区隔是东北青年从就业到婚恋绕不开的议题。体制内的工作或许在一些青年看来无足轻重,但是只要在面对婚恋问题时,就会被重新带回关于体制内外的审视和拷问。视体制内就业结果为最优的单向社会评价体系,助长了一些东北青年盲目“考编”的跟风行为。而且,这也打击了那些凭借技能优势、依靠劳动谋生的体制外东北青年。更重要的是,这种评价标准还加剧了一些东北青年不出门、不社交、不就业、不婚恋等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离开。当下已有不少东北青年选择逃离东北,向外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文章分析,对于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青年而言,先“立‘体制内’的业”,可为“成家”推波助澜。获得体制内的一席之地,或与同为体制内的单身青年联姻,不但是社会个体的理想,而且是重要他人乃至社会的共同期望。这种集体共识甚至成为一种具有潜在强制性的婚恋行为规范。一旦没能获得编制,东北青年的婚恋过程也将受阻,社会个体及其家庭都可能面临较大的社会压力。体制内与体制内的单身青年缔结婚姻的潜在社会规范,既排斥了体制外的单身青年,又加剧了体制内单身女性的婚恋难度。

在赵丹看来,探讨青年的就业取向与婚恋行为,需要重视制度结构因素的作用力。处于体制分割程度较高的地区,青年的失业率可能较高,青年的单身率或也随之水涨船高。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分割现象在东北社会贯穿始终,且仍在被强化。对于体制内的青年来说,梯度婚姻匹配的理论观点颇具解释力;但对于体制外的青年而言,难以通过教育、收入、职业或爱情等交换条件,与体制内的单身青年实现跨体制通婚,这阻碍了东北地区的社会开放进程。跨越体制障碍通婚在东北的难度较高,群体边界因体制分割而泾渭分明,社会融合度欠佳。值得警惕的是,关于体制外的就业歧视已蔓延和渗透至东北青年的婚恋场域,对于未能符合社会期待的任何就业形式,婚恋机会也将受到削弱。更重要的是,这也导致潜在社会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搁置,加剧当地青年的失业率和单身率。

该文最后呼吁,东北地区近来以发展冰雪经济带动了全国冰雪旅游热效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打卡,也增加了全国对东北区域发展的关注度,更提升了青年游子返乡创业就业、安家落户的意愿和动机。不过,若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问题依然严峻,就不得不重新回到东北青年关于就业与婚恋的老问题。应当鼓励东北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就业观,但前提应是基于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及社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与丰富化。只有突破体制内外二元对立的职业结构,社会对本地青年和返乡青年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才能逐渐增强,东北青年的就业选择与婚恋行为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改善,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良性循环,这也是更好地应对东北少子化、老龄化和人才流失等挑战的关键举措。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四川省

热门评论 17

  • 白玉麒麟 仁,设武备而不为害 以毁天灭地之威,守护和平
    全部楼层
    起一个名字好难
    南方就业市场的选择性那么多,体制内的也吃香?
    何止吃香,南方开厂的老板的小孩都想进体制呢
    我们这一个街道里边有多少都是家里爹娘开厂的,刚上班的小科员人均34C(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级)
    如果是市属机关更吃香了,哪怕是纯粹的闲职,比方说文旅、民宗这些,都抢破头的好吗?
    南方人也不傻啊,谁不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
    就业市场没搞头的,就业市场都是外地来的,学历比你高,比你能卷能吃苦,本地的谁比得过他们
  • 个人感觉之所以都喜欢找体制内的是因为这些都是经过祖国严选的
    首先,学历方面没有问题,至少都是大专
    其次,身体健康没有问题,没有什么传染病或者重大疾病
    还有就是家庭没有问题,能通过政审基本上亲戚里没有违法犯罪的人
    然后收入虽然都不是很高,但是都在平均线以上,不能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一无所获,不至于被剥削的太狠
    最后,生活作风不会太差,在体制内的一般都很注意影响,因为不光有法律还有党纪,婚后生活有保障
  • 东北因为经历过特殊的休克疗法,那个时候基本上是这有公务员才有工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工资。这个记忆可能是太深刻了。
    后来又结合了其他的一些事,随着打工人员的逐渐老化,原本被他们看不上的那些公务员,穷了一辈子,到了退休反而翻身做主把歌唱。因为公务员大多从上个世纪开始工作,一辈子收入都是一般般,而且扣缴养老金和公积金的比例都是按照最高限在扣缴,几十年下来,到了退休差距一目了然,这让很多人非常不平衡,再加上一开始公务员并没有真正缴纳养老金。这让他们更加不平衡了。这个事是社会逐渐老龄化之后出现的问题,社会老龄化之后,社会热点也会逐渐离开年轻人的视野而把焦点聚焦在四五十岁的人身上。这些人基本上一辈子就没怎么好好交过养老金公积金很多人甚至都没怎么缴纳过,到了退休肯定是不平衡的。所以他们得出了公务员待遇好的结论,而老龄化社会导致这些即将退休的人成为社会焦点。他们的集体共识也被老龄化社会放大了,从而影响了年轻人。
    另外还有几个新问题也是导致公务员热的原因
    1.很多打工一代已经积攒了相对可观的财富,折让他们不愿意再让孩子辛辛苦苦去赚钱了。公务员其实收入并不高,网上的东西你稍微有一丁点脑子就别信,因为那些收入不高的公务员信息根本不可能被网络放大后呈现给你看。你看到的都是收入非常离谱的那些公务员。实际上很少。
    2.还有一个特殊的问题出在大学扩招上,大学扩招导致很多三本毕业的大学生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出路,他们要么考公务员,要么考研究生。他们基本上对上课一丝兴趣也没有也确实没啥用,正常毕业是没有出路的。这让很多三本变成了考研考公的大补习班。
  • 说明不是体制内有多香,而是市场经济一塌糊涂啊,但所有人都能进入体制内吗。
  • 老胡认为,全国如此!何止东北?
  • 这是否说明,体制内都把资源占用完了?留给个体和私有的极少极少?
  • guan_15793600982108
    个人感觉之所以都喜欢找体制内的是因为这些都是经过祖国严选的
    首先,学历方面没有问题,至少都是大专
    其次,身体健康没有问题,没有什么传染病或者重大疾病
    还有就是家庭没有问题,能通过政审基本上亲戚里没有违法犯罪的人
    然后收入虽然都不是很高,但是都在平均线以上,不能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一无所获,不至于被剥削的太狠
    最后,生活作风不会太差,在体制内的一般都很注意影响,因为不光有法律还有党纪,婚后生活有保障
    听你这说法,我想起了在南农大看配种介绍。。。
    该型种猪架子发育快,肥瘦肉均衡,日粮消耗如何。。。与某型母猪杂交后。。。
    相同的是,都不需要感情,有趣。
  • 如果体制外的人都不结婚生子,未来体制内的人找谁收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五分熟恐龙蛋 见证每一天
    guan_15793600982108
    个人感觉之所以都喜欢找体制内的是因为这些都是经过祖国严选的
    首先,学历方面没有问题,至少都是大专
    其次,身体健康没有问题,没有什么传染病或者重大疾病
    还有就是家庭没有问题,能通过政审基本上亲戚里没有违法犯罪的人
    然后收入虽然都不是很高,但是都在平均线以上,不能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一无所获,不至于被剥削的太狠
    最后,生活作风不会太差,在体制内的一般都很注意影响,因为不光有法律还有党纪,婚后生活有保障
    对对对,体制外都是道德低下的,毕竟向前看齐的哪有体质内高尚,体制内还不准要彩礼呢。
  • 白玉麒麟 仁,设武备而不为害 以毁天灭地之威,守护和平
    全部楼层
    渌水梅林
    南方相对好点
    搞笑呢,浙江体制内的小科员相亲成功率无限高
    比外企的都高,甚至比小富二代都高好吗?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90
最热 最早 最新

  • 就担心全国经济东北化,现在华北已经有点像东北了。
  • 单调的异类
    如果体制外的人都不结婚生子,未来体制内的人找谁收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体制内也交税啊
  • bx_bird
    体制内外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区别,何止是东北。
    明白人
  • longfeiF20
    这种调研纯粹是骗经费!东北的问题多了去了,能不能调研点关键的问题,东北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是体制改革如何适合并促进经济发展问题、是解决体制内人懒、散、庸、横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你“调研”的这些“天大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脊梁都被打断了,还怎么办
  • 全部楼层
    zmj100
    党员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在公办企业里当领导是可以的,在私营企业里当领导就禁止。
    哪个法律里的哪句话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直属亲属禁止在私企里当领导的,麻烦你列出来,不要张口就有。我就是某省直机关人事处的,每年整理处级干部的家庭情况汇报统计事项,从来也没见过哪个领导干部亲属在私企当高管,正常经营有被处分的。建议观友都拿事实说话,不要不懂装懂乱带节奏。
  • 全部楼层
    zmj100
    条例说的很含蓄,党员干部需要自己去体会,其实就是禁止,普通的党员或不在领导岗位的,不接触敏感信息的人员是可以的,你看看有多少市长书记的直系亲属经商的?如果有,请直接指出来。如果他们的直系亲属经商,想行贿的直接超高价购买直系亲属的公司业务产品,如果高级党员干部不想被行贿喷噱头,40岁或50岁直接离婚,找富豪的亲属结婚完事了,高级领导干部又合法地得到了财产,富豪又得到想得到的权力信息。这操作与党员领导干部的亲属移民海外有何区别?如果党员领导干部本人或亲属真想与富豪结婚,辞职的应该可以,不想在政治领域出头的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生活。
    市长书记直系亲属经商的多了去了,想知道就自己想办法查一查,真想贪污的难道不会找白手套?正儿八经经商的反而正正规规干事不想落人话柄的也大有人在。抬杠没意思,条例这么写只是建议党员干部及其亲属不要从事存在利益相关性较强的相关行业,从而降低腐败概率,并不是禁止一切
  • 单调的异类
    如果体制外的人都不结婚生子,未来体制内的人找谁收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体制内一样要交税
  • 全部楼层
    元飞
    《条例》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有关规定在该党员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经商办企业禁业规定行为的,该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纠正;拒不纠正的,其本人应当辞去现任职务或者由组织予以调整职务;不辞去现任职务或者不服从组织调整职务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这里面有规定禁止一切公务员配偶经商吗?你倒是把条例找出来看看,如果一切禁止,那么有配偶经商的公务员家庭多了去了,是不是都要离婚?
    党员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在公办企业里当领导是可以的,在私营企业里当领导就禁止。
  • 全部楼层
    元飞
    《条例》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有关规定在该党员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经商办企业禁业规定行为的,该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纠正;拒不纠正的,其本人应当辞去现任职务或者由组织予以调整职务;不辞去现任职务或者不服从组织调整职务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这里面有规定禁止一切公务员配偶经商吗?你倒是把条例找出来看看,如果一切禁止,那么有配偶经商的公务员家庭多了去了,是不是都要离婚?
    条例说的很含蓄,党员干部需要自己去体会,其实就是禁止,普通的党员或不在领导岗位的,不接触敏感信息的人员是可以的,你看看有多少市长书记的直系亲属经商的?如果有,请直接指出来。如果他们的直系亲属经商,想行贿的直接超高价购买直系亲属的公司业务产品,如果高级党员干部不想被行贿喷噱头,40岁或50岁直接离婚,找富豪的亲属结婚完事了,高级领导干部又合法地得到了财产,富豪又得到想得到的权力信息。这操作与党员领导干部的亲属移民海外有何区别?如果党员领导干部本人或亲属真想与富豪结婚,辞职的应该可以,不想在政治领域出头的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生活。
  • 全国性趋势,优先分配体制导致繁育优先,这也是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士族大家各种二代三代毕竟少数,保二争三对整体国家增量有限
  • 全部楼层
    zmj100
    你去看看党纪和公务员法。看了就明白了,不明白就是政治不合格。政府工作人员及家属能经商的话?处于高职位的政府工作人员直接与马化腾等符号联姻就可以了,各取所需。比腐败更合法。
    本条所称“在该党员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主要是指在该党员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等经营活动。有说禁止一切吗?不要半桶水就喜欢发表意见,法无禁止即可为
  • 全部楼层
    zmj100
    你去看看党纪和公务员法。看了就明白了,不明白就是政治不合格。政府工作人员及家属能经商的话?处于高职位的政府工作人员直接与马化腾等符号联姻就可以了,各取所需。比腐败更合法。
    《条例》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有关规定在该党员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经商办企业禁业规定行为的,该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纠正;拒不纠正的,其本人应当辞去现任职务或者由组织予以调整职务;不辞去现任职务或者不服从组织调整职务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这里面有规定禁止一切公务员配偶经商吗?你倒是把条例找出来看看,如果一切禁止,那么有配偶经商的公务员家庭多了去了,是不是都要离婚?
  • 体制内就是稳定,不用担心失业,这也是普通老百姓最需要的,可惜恰恰是给不了的。
  • 全部楼层
    单调的异类
    还一带一路,还世界市场!光出口不进口,你不怕别人加关税啊!加关税还是轻的,爆发战争都有可能。到时候没有人口,仗也别打了,让机器上吧。
    部分人摆烂不生娃=没有人口
    一带一路经济带=光出口不进口
    你这种非黑即白的逻辑观还是别参与键政了,另外你还真说对了,机器上战场还真就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
  • 兔子就是棒棒哒 战忽局弯弯分局榨菜哥助理
    guan_15793600982108
    个人感觉之所以都喜欢找体制内的是因为这些都是经过祖国严选的
    首先,学历方面没有问题,至少都是大专
    其次,身体健康没有问题,没有什么传染病或者重大疾病
    还有就是家庭没有问题,能通过政审基本上亲戚里没有违法犯罪的人
    然后收入虽然都不是很高,但是都在平均线以上,不能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一无所获,不至于被剥削的太狠
    最后,生活作风不会太差,在体制内的一般都很注意影响,因为不光有法律还有党纪,婚后生活有保障
    收入不是很高?你光看到手工资好像确实当地平均水平高一点点,但是各种待遇加起来绝对是当地高水平收入,你小老板行情好这个月挣5万,下个月行情不好就可能不挣钱或亏3万,能跟稳定的体制内比吗?而且体制里是越老越吃香,私企到35岁没干到中上层就有危机了,体制里没有岁数越大越危机一说,岁数越大只会工资越高。南方发达地区体制内工资待遇更高,全算下来年薪三四十万,在当地也一样算高收入。
  • 全部楼层
    guan_16704715951340
    为什么最后大的腐糗、贪污、捞钱、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都是体制内那些大官?
    那些大官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进去的吗?
    大官和编制内普通工作人员区别很大啊。
  • 这种情况只能说经济不景气,
  • 老胡认为
    老胡认为,全国如此!何止东北?
    提起发展,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经济发展(我们过去太穷了)。社会发展常常被忽视。
    社会发展涉及面很广。如果社会发展滞后,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发展。有些事情表面上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比如营商环境,比如户籍制度、体制内外差别等。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一个国家,需要不断改革,才能进步。改革会触动既得利益,因此非常不容易。但不改革,社会就会失去活力,陷入僵化,人才、资金就会流失,人心就会涣散。。。。
    改革,不能止步!
  • 乌鸦飞翔 玄不救非,氪能改命
    guan_15823813771823
    只有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因为这是改革的衍生品。
    这个别指望,这是所谓“市场经济”必然产物
  • 不仅仅是北方,整个国家都这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