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日本经济如果想重振,需要引入南亚人移民

最近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开始改口了,从日本的经济蒸蒸日上,变成了“日本资产价格”的上升,前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魅蓝总裁李楠,又开始通过“就业,资产价格”等因素,甚至动用了chatgpt来论证日本经济的“蒸蒸日上”。

500

其实想反驳很容易,都不需要我反驳,直接拿日本经济新闻:

500

500

这是十年来日本的失业率,很明显看到,其实不是现在日本失业率低,是日本失业率一直都很低,即便是那个高点,也不过3点多。2018年和2019年处于劳动力异常紧缺的状态。

500

如果把失业率定义为经济好或者不好的标准,那么30年来,日本的经济可谓蒸蒸日上,压根就没差过,这与事实不符。

第二,汇率问题,看图,2012年是1美元兑75,现在1美元兑156,

12年时间,日元贬值了1倍。

500

相当于人民币从6块多,贬值到12块多,如果人民币真贬值这么厉害,那还了得?

那国内房价能上天。

即便是压根没有贬那么厉害,在2017年房价大涨的时候,网上那个骂的难听……

当年中国什么增长率?现在日本什么增长率?

我就不重复说了,大家都看的到,

所以中国房价上涨,不好,

日本房价上涨,好。

比较幽默

第三,日本车企最近爆雷爆的,我都没脸看。

不是一个公司暴雷,是一片一片的暴雷。甚至连《日本经济新闻》都忧心忡忡说:

500

以目前最好的预估,日本经济充其量就“正常化”,恢复到一个发达国家低增长的地位,大概也就和欧洲差不多,问题是欧洲很好吗?

四种发展途径

经济发展,各国的经济目前状态不同,国家所处于的阶段不同,因此发展采取的措施也不同,我们把发展分为两大类:

处于正常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有三类:

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状态的国家

 这一类包括印度,越南之类的国家,这类的国家的特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质量如何,先不谈,光这个加速阶段就可以让它的经济增幅不错,处于这个阶段的的国家,它能保持政治层面的大致平稳-----不需要绝对平稳,就大致平稳,经济增速就很快,这是一大类。

处于产业链向上攀登的国家,称之为中间过渡阶段国家。

只要持续的让自己的产业向上攀登,去夺取更多的过去属于高端的产业链,也不会差。这类国家历史上也很多,比如说英国超越了荷兰的造船业,而德国的工业也超过了英国,后来的美国,日本,都是如此。目前是中国。

这是该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在新领域不断开疆拓土的国家

这类国家主要负责持续创新,目前来看只有美国,不断要创新,而且要持续创新,攫取大部分利润。

这类国家必须有强大的金融业和政治力量,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因为创新是极有可能失败的,而失败则需要有人出来兜底,谁来兜底?需要金融业。

创新的成果是需要拿出去赚钱的,不能憋在家里,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是创新成果拿出去变现的关键,日本在八十年代就是没能实现突破,很多技术都憋在家里,活活憋死了。

到了这个阶段,技术本身的主导力量下降,其他相关的例如政治力量,军事力量,金融力量逐步展现威力。

以上者三种,比较普世。是真正的增长。

以下两种是不普世,属于特殊状况的:

第四类比较特殊,属于恢复类,有两种,

一种是长期战乱的国家,恢复了和平,或者是长期政治波动异常激烈的国家,恢复了政治上的平稳,亦或者被制裁的国家取消了制裁,仅仅“恢复平稳”,就能让它经济看起来不错,因为debuff消除了。

比如说埃塞俄比亚内战,如果内战结束,那么经济就会继续攀升。

伊朗如果被取消制裁,那么伊朗可能也会发展的不错。

另外一种极其特殊,在去工业化后,因为一些极其离谱的原因,被迫重新工业化。这个重新工业化必须是实质上的恢复,而不是“政府拨了多少款”。

目前只有一个国家符合,就是俄罗斯。

这两类都属于“恢复性国家”,意思是:这些国家本就有相当增长的力量,这些力量可能来自于自然资源的丰富,亦或者技术本就不错,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发挥国家的增长力量,属于被抑制了。

压抑因素消除后,经济自然而然的增长。

日本的问题

日本的问题在于:它没有实质上向上的动力,且原有的领域不断被削弱。举个例子,日本政府其实一直在推动汽车电动化,但是遭到以丰田为首的汽车集团的激烈抵抗,日本汽车产业极其庞大,互相交叉持股,即便是日本政府也很难动。

就在昨天,发生了一个事情: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要剥离丰田股份。

这个事情不是单独的,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一个事:外国人在日本股市持股比增加。

包括丰田在内的外国人持股急剧增加。

以电装为例,电装的外国股东持比已经达到了25.3%,这都是大股东了,

不光是电装,包括爱信以及一系列的供应商,以及丰田自己,大量的股份现在被外国人收购。

外国人股东已经就对丰田展开了碳排放的问责,丰田将会在6月18日提交关于丰田如何应对碳排放的问题。

不要以为这次的集体造假问题是单独问题,看这个

500

2月20日《丰田叉车制造商将会面临排放造假的监管行动》

日本交通省早在2月份就对丰田子公司Toyota Industries采取行动,如果不改,那就要丢牌照。

日本政府和金融集团是希望要尽早的推动汽车转型,早点搞电车,但是又不好动汽车集团,因为汽车集团势力很大,养活很多人。

日本汽车集团就希望维持,或者延缓电动汽车。

然后政府和金融集团就开始下手了,大家看到的剥离股份这只是基操,其实欧洲那边一直在搞,比如说你要研发燃油车是吧?对不起一分钱都融不到。

研发电车,钱多的是,研发油车,就是没钱,

你看着办。

这一招当年欧洲区整治那帮欧洲汽车商很有效,但是日本不行。

日本这帮汽车集团还不太一样,他们现金流很充沛,不怕这个。

像丰田一直慢吞吞的,推一步走一步,不推不走,最后逼急了,就是希望燃油车,电车和氢能源都上,当然这对丰田倒还没什么。

下游厂商惨得要死,那可是要准备三套。下游配套厂商可没有丰田那个实力。

从根源上治理

日本政府这次重拳打击丰田,本田等日本汽车商的造假,其中最离谱的是马自达,马自达居然胆大包天,在气囊上造假。

涉及车型为日本的马自达昂克赛拉、阿特兹、MAZDA 6三款车型,上述车型的 50km/h 正面碰撞实验中,安全气囊的爆炸不是靠传感器来启动的,而是通过倒计时装置。

按道理说,这种造假,日本民众应该非常愤怒。

翻一翻日本的2CH,雅虎新闻的留言区,极多的日本人纷纷留言支持燃油车,质疑日本政府,即便是排除丰田的水军之类的,这么多的留言,就很能说明日本的问题:日本社会太凝固了,太过平衡,缺乏变动。

这个凝固,有多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日本的历史本就这样,当年日本的改革,也是通过“黑船来袭”导致的,黑船来袭之前,日本社会的变动要远比中国和缓很多。

另外一方面是老龄化的结果,老人总是比年轻人更顽固。

所以要真正改变这个国家,重回活力状态,就必须找一批有活力新人进来,所谓的“鲶鱼效应”。

很多人误以为“岁月静好”,“平衡好”,那就是好,其实不然。

《黑客帝国》里面有两个人,一个是架构师,白胡子老头,还有一个先知,黑人大妈。

架构师是让整个系统平衡,

先知是让系统“使之不平衡”,

你想想为什么要有先知。

从宇宙大爆炸的角度去看,为什么会诞生宇宙?为什么会有宇宙大爆炸?

正反物质同时出现,互相湮灭,

如果正反物质一样多,那么不会出现正物质,就不会有宇宙

但是由于未知的原因,导致正物质多过反物质,所以有了宇宙。

称之为对称性破缺。

这些都是“不平衡”的产物,不平衡,不断的矛盾,这才造就了世界。

所以大家经常说美国乱,美国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确实,美国相对于欧洲,相对于日本,就因为不平衡,没有岁月静好,所以美国显得有活力。

所以日本太平衡了,太岁月静好了,太凝固了,才会现在这个德行。

所以要移民对日本这潭死水进行搅动。

既然已经定下移民,那么什么地方的人最合适呢?

如果是中韩越之类的国家,其实日本一直在招,实际上每次我看到好多人往美国跑,还没身份,就觉得挺可惜的,如果真的想要移民到发达国家,那日本是适合的选择,因为日本身份真的很好拿,很简单,也是因为太简单,没有多少套利空间,所以一般中介贩子懒得做。

但是日本有一个问题,就是汇率贬的实在太厉害,很多中韩,甚至越南人都不愿意去日本了,12年汇率从75贬到157,这谁受得了?

而且日本需要的是“刺激日本社会改变的鲶鱼”,而不是和日本人一样,中韩越这三国在样貌上和日本太相似,文化也能互通,起不到刺激的作用。

至于引入白人,日本的制度就是美国建立的,这么多年了,白人也不少,刺激有限。

而如果引入非洲的黑叔叔,似乎刺激又过大了,连美国,欧洲这种长期接受移民的国家,在接纳这些移民的时候都很吃力,所以日本还是不要挑战极限了。

所以剩下的选择就只有一个:南亚人,包括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国人。

引入这些移民有很多好处:

第一,样貌不一样,刺激更深。

第二,南亚人在政治上很活跃,比如说英国首相是个印度人,伦敦市长是个巴基斯坦人,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其实也有印度血统,加拿大的锡克人在政治上的地位非常高,这样更能刺激日本昏昏沉沉的政坛。

第三,那种愿意出国寻求机会的南亚人,普遍素质还不错,而且有领导才华,比如微软的CEO萨蒂亚·纳德拉,谷歌的CEO桑达尔·皮查伊,诺华的CEO瓦桑特·纳拉辛汉,Adobe的CEO尚塔努·纳拉延,IBM的CEO阿尔文德·克里希纳,星巴克的CEO拉克斯曼·纳拉辛汉,美光科技的CEO桑杰·梅赫罗特拉……数不完,都是印度人。

第四,倡导多元价值观。西方价值观就是包括多元文化,你看看G7的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哪个国家人口单一的跟日本似的?哪一个不是多元文化?日本既然是西方价值观的一员,就应该接纳多元文化。

当然,其实现在日本已经开始大力接纳南亚人了,最近十年,南亚地区的移民在日本已经增加了接近3倍,但是由于基数太少,还是跟不上,只要日本继续引入移民,说不定能重振昭和时期的经济辉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