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为什么像四个省份?

最近,一名被派往嘉峪关的选调生离职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在这名选调生的眼中,嘉峪关是“落后的戈壁滩小县城”。那么,嘉峪关外那六分之一的中国呢?

没错,我说的就是新疆。在许多内地人的刻板印象里,新疆是荒凉、落后的代名词。甚至许多经常旅游的人,对于去新疆也会存在犹疑:是否安全?基础设施是否齐全,交通是否方便?

你去过那六分之一的中国吗?▼

500

今年5月下旬,我有幸前往新疆参观。在本文中,我将结合在新疆的见闻,谈一谈我对这个超大省份的印象和理解。

并不准确的“三山夹两盆”

在许多介绍新疆的书籍上,总以“三山夹两盆”来概括新疆的地理。“三山”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是指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但实际上,像这样高度概括的说法,实在不足以准确形容这166.4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中的主要的争议来自天山。天山并不是一条简单的、把新疆一分为二的山脉,而是一个复杂的山系,有许多分叉、有旁枝,由此形成一系列山间盆地与河谷

横屏-天山山脉示意▼

500

比如著名的伊犁河谷,其气候、植被、生态、民族构成,都足以形成一个不同于南疆和北疆的独立地理单元

再比如天山南坡的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地理情况也和南疆、北疆有所不同。而且,它们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之间,都存在着地理屏障。

从吐鲁番去北疆的乌鲁木齐,需要穿越达坂城的天山垭口。从吐鲁番去南疆的库尔勒,也需要翻越天山东段觉罗塔格和库鲁克塔格

所以,新疆可以更准确地划分为北疆(准噶尔盆地)、南疆(塔里木盆地)、伊犁河谷和东疆(吐鲁番、哈密两地)。每个部分都像一个单独的省份,都有一个区域中心城市。

单从地理上看,新疆是一个高度散装的省份。

500

如果我们单把南疆拿出来看,也很高度散装,城市建立在一个个独立的绿洲上,城市与城市之间,往往需要跨越沙漠,实际距离长得令人咋舌。

我们到达喀什的第二天,恰逢2024年环塔拉力赛开幕式。这项赛事名义上是环塔里木盆地一周,但实际上不可能完成。以今年的路线为例,车手们从喀什出发,经过和田,再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阿克苏,连塔里木盆地的1/4都没走完

从地图上看,喀什、和田和阿克苏是彼此接壤的地级市,如果丈量三者的直线距离,则高达88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河南信阳的距离。而拉力赛的实际里程,更是达到惊人的4377.5公里

环塔拉力赛,是中国唯一的长距离国际越野拉力赛▼

500

新疆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距离很远,这次参观喀什、伊宁和乌鲁木齐,需乘坐国产支线客机ARJ21-700穿梭天山南北。航空业在新疆的内外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喀什-伊宁-乌鲁木齐

从北京直飞喀什的航班要飞5个多小时,相当于飞巴黎的一半时间。在夏季,喀什要到晚上10点多才日落,比内地晚3个多小时

喀什是一座典型的绿洲城市,城市周围是绿洲,绿洲周围是荒漠、戈壁和雪山。

喀什的民族风情和人文底蕴,浓缩在1.57平方公里的古城里。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建立在一片台地之上,以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中心,一栋栋生土夯筑的房屋,把这里变成了一片迷宫般的街区。

艾提尕尔清真寺

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图:图虫创意)▼

500

走进喀什古城,能满足你对于丝绸之路古国的一切想象……镂雕繁复的窗棂、爬满绿植的墙壁,古朴幽深的小巷,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翩翩起舞的男女老少,还有那令人垂涎欲滴的手抓饭、烤全羊、鸽子汤、烤馕饼……坐在暖意融融的老茶馆里,听着阵阵驼铃,仿佛千年时光弹指而过……

在古城的东北角,有一座风格迥异的汉式建筑——耿恭祠,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峥嵘往事:曾经的喀什,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疏勒。公元75年,东汉名将耿恭坚守疏勒城,让围攻的北匈奴无计可施,后来获救返回玉门关时,全军只剩下13人。这就是著名的“十三壮士归玉门”。

后来,班超以疏勒为基地经略西域,最终荡平了匈奴势力,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他驻守的盘橐城遗址,就在喀什南郊。

其实,无论是耿恭还是班超,能在疏勒长期坚守,关键原因是得到了当地人民的由衷拥护。当朝廷召回班超时,疏勒、于阗两国人民苦苦挽留,才使班超继续坚守。

耿恭祠:纪念坚守孤城的名将

(图:图虫创意)▼

500

喀什距离北京很远,但距离比什凯克、塔什干、杜尚别、喀布尔、伊斯兰堡、新德里这些中亚、南亚国家的首都都很近。喀什在过去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今天是“五口通八国”国际商埠,在喀什机场附近的综合保税区内,能买到各个国家的高性价比商品。

与沙漠明珠喀什不同,整条伊犁河谷都笼罩在绿色中。如果你翻开中国年降水量地图,会发现新疆的西北有一个湿润的角落,这就是伊犁河谷。从飞机舷窗往外看,辫状的伊犁河水系穿过连片的牧场、耕地,蔚为壮观。

原来,盛行西风把大西洋的水汽一路吹到这里,而伊犁河谷又是一个向西的喇叭口,正好方便接受来自西方的水汽。走在伊宁的街上,能感受到湿润的气息和花果的芬芳。

伊宁也有一座古城,叫做“喀赞其”,维语意思是“铸锅为业的人”。如果说喀什古城是土黄色的,那么喀赞其就是蓝色的,墙上、柱子上、门窗上、屋檐上,随处可见宝石般的“伊犁蓝”

看着这抹清凉的蓝,一下觉得没那么热了

(图:超级奶爸在旅行)▼

500

喀赞其并不像喀什古城那样拥挤,每户人家独门独院,院子里种上葡萄,葡萄架形成一个个绿色的天棚,足以遮挡炽热的阳光,坐在荫凉的葡萄架下,品着玫瑰花茶、吃着葡萄干、馕饼,别有一番风味。

喀赞其民居(图:朝乾)▼

500

伊犁河谷宜耕宜牧,还很适合种植花卉。著名的天山花海就位于伊宁市以西约60公里的天山脚下,漫山遍野的薰衣草和各色花卉,不仅令游客流连忘返,也是当地的重要产业。

告别伊宁后,我们一行来到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乌市看起来与内地省会无异,只不过在一些宽阔的高架路上,可以看见雪峰林立的天山。天山的冰川融水,滋养了这座400万人口的城市。

被天山环抱的乌鲁木齐(图:图虫创意)▼

500

乌市最好逛的地方,莫过于国际大巴扎,“巴扎”就是集市的意思,各种美食、工艺品应有尽有。在清真寺宣礼塔对面,阿凡提和他的小毛驴悠闲地坐在楼顶。没错,这里随处可见阿凡提,在橱窗里,货架上、楼顶上、街中间的“大馕饼”旁边……智慧的阿凡提,是新疆人迎接八方来客的一张名片。

好吃、好玩、好逛的国际大巴扎

(图:朝乾)▼

5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有一件不可不看的镇馆之宝:是一件织锦护臂,上面织有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文字。这件护臂与另外一块织锦残片纹理相似,残片上有三个字“讨南羌”,连起来读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织锦护臂▼

500

织锦残片▼

500

这两件织锦是汉朝的文物。汉朝人相信,如果金木水火土五星齐聚东方,则预示着中原王朝用兵有利。公元前61年,还真出现过这样的奇异天象。当时,青海的羌人反叛朝廷,侵扰边疆,老将赵充国利用天象说服汉宣帝让他领兵出征,最终一举讨平了叛乱。

这件国宝出土自尼雅遗址,也就是历史上的精绝古国。当地人不仅佩戴这样的护臂,还用来陪葬,表明他们心向中原王朝,希望中原王朝战胜分裂势力。

如今遗址已被沙丘覆盖

因此被称为“东方庞贝”

(图:wiki)▼

500

形散神不散

在当代互联网语境中,“散装”一词往往和“鄙视链”、“地图炮”联系在一起。新疆虽然在地理上很“散装”——存在多个地理单元、城市之间距离很远、多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但却并不存在鄙视链,各地民众都是同样的热情好客,热爱生活。

所以,新疆的“散装”堪称“形散神不散”。究其原因,是因为新疆的经济发展起来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新疆的包容性很强,在新疆你可以看到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来这寻求发展机会,最后扎根于此

(喀什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昆仑塔 图:图虫创意)▼

500

我们参观了喀什当地一家名叫“疆果果”的公司,老板陈文君是湖南人,他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2015年的一天深夜,他乘坐的汽车抛锚在了戈壁滩上。两名路过的新疆小伙主动帮忙修车,直到天亮才修好。陈文君准备重谢这两位素不相识的热心人,他们却说:“朋友,我相信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你一定也会帮我们的。”然后连名字都没有留就走了。

这件事给了陈文君极大的触动,他决定留下来,为当地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当年11月,陈文君创立了疆果果公司,帮助当地农户解决瓜果销路问题

到今天,疆果果帮助当地解决直接就业超过3500人,帮扶农户超过5万户,升级改良林果4500亩……一次戈壁滩上的热心帮助,成就了这个双向奔赴的美好故事

疆果果包装车间(图:朝乾)▼

500

在乌鲁木齐,我们参观了生产光伏发电组件的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生产维吾尔药的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高端农机的铁建重工有限公司、还有开发有色金属资源的新疆有色集团。这些企业无不立足当地优势,闯出了一条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霍尔果斯口岸,我们看到了大量出口中亚国家的风力发电机组,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新疆的区位优势显露无疑,成为了国际合作的最前沿。

霍尔果斯口岸

找找风力发电组件在哪~▼

500

新疆的高质量发展,让各族人民尝到了成果和实惠。如今,喀什古城、喀赞其、国际大巴扎都成了网红打卡地,无数商铺与民宿带活了当地经济,让当地人安居乐业。

正如总书记说的那样:今天新疆的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在不断铸牢。

今天的新疆,在很多方面与内地无异,早已改变了荒凉、落后的旧貌,却又能保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这样的新疆谁不爱呢

(阿克苏科技馆 图:图虫创意)▼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