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人人上课玩手机?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人人上课玩手机(虽绝对、但接近)?
1、移动互联网可供性过高。就是处处可上网。
2、其他活动可供性过低,使得手机上网占据主要生态位。
3、数字素质不高,无法甄别高价值信息和低价值信息。网络信息一般是低思维链信息,也就是碎片信息,缺乏情境知识,不具备可操作性。简单说,就是没有用。从网络信息的生产者看,主要是广告信息(心理学+美学,直接导向营销)、娱乐信息(心理学+美学,注意力导流)。
对策:
1、人人玩手机,导致现在的大学课堂,基本是远程学习,内容结构化,对话少。(现状:课堂本质)
2、最近发展区需要认知负荷适中,过难过简单都不行。(理论:小步子教学原理,就是:提高教学可供性,让教学更容易获得,提高教学可用性,让每节课多出成果,多出情绪价值)
3、认知和情绪是重要的课堂调节节点,讲授和深度学习活动设计并没有固定的配比,而是根据现场情况调配。(框架:反馈式生成课堂,如果现场不好应对,可以查生成智能)
4、把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先期知识,生成合适认知负荷的小单元,使用长思维链形式,进行教授。长期积累,逐渐形成思维树、思维图。(策略:小步子教学) 作者:zhanghaizzz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5109193/?spm_id_from=333.999.0.0&jump_opus=1 出处: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