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美国大兵的无意举动,竟降低了二战意军死亡率

500

NO.2225 - 应急药膏

作者:孤寂寒光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这场波及全世界的大战让各国都损失惨重,超过7000万人因此而死亡。即便是光计算军队伤亡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其中苏联损失最多,正规军伤亡高达890万人,其次是德国的300万。再往下是中日两国,正规军伤亡都在300万上下。当然,这个数字没有包括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组织的大量民兵。

但轴心国中有一个国家很意外,这就是人口并不逊色德国的意大利,伤亡仅仅6万人。虽然意大利军队很菜,但并不代表意军不上战场。在1940年二战全面爆发时,意军也是组织了74个师共45万人的兵力。而且越是菜,伤亡应该越高,况且意军的主战场还是在环境恶劣的北非。意军能有这么低的伤亡,是一战时美军帮了他一把。

500

墨索里尼

亚平宁半岛自从罗马帝国覆灭后一直未能得到统一,这一情况与欧洲大陆的分裂非常相似。但黑死病的出现让整个欧洲觉醒,意识到科学才是战胜疾病的法宝而不是神学。文艺复兴开始后,意大利人最终由撒丁王国实现统一。但此时意大利的情况非常不好,其主要出口产品是橄榄油、葡萄酒等初加工的农产品,在已经经历工业革命的欧洲非常落后。

一战前的欧洲跟今天极其不同,小国家很少,都是英法奥这样的大帝国。意大利为了生存开始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并在一战前考虑向外征服殖民地。不过,意大利崛起的时代早就过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初创时期。此时全世界主要由英法等殖民大国统治,其余的边角余料也是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这类老牌殖民国家占有,连德国都没拥有几块殖民地,何况是更为弱小的意大利。

意大利的不满其实也是德国这类后起之秀共同的不满,这也是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小弟们已经不服老大哥了。

意大利作为地中海上的国家,如何制霸地中海一直是意大利政府最先考虑的事情。意大利看中了海对岸的突尼斯。突尼斯丰富的资源和优良的港口非常适合意大利。但是,1881年法国先下手为强占领了突尼斯,让意大利政府的美梦破碎了。

500

意大利

对法国十分不满的意大利,就加入了德奥的同盟国。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其最大对手变成了东边的沙俄。为了能跟沙俄相抗衡,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意大利加入进来后,这个条约被称为《三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本身是个防御条约,其内容是任何一国受到攻击,另外两国必须加入。但任何一国对外发动战争,另外两国可以不加入。

但随着沙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大战开始了。这场大战开始后,意大利严守中立。因为根据条约,德国对外发动战争,意大利完全没有义务加入。正当意大利政府待价而沽的时候,英法列强开价了。

相比于德国许诺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地区,英法给出了大量奥匈帝国的领土以及土耳其的安塔利亚。更重要的是意大利在同盟国中完全被无视。因为德国和奥匈帝国在对沙俄以及英法开战的计划中,完全没有考虑意大利的感受。意大利完全没信心在德奥打赢战争后从中分一杯羹。而英法这一头虽然也谈不上战后能多重视意大利,但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对于英法来说没任何意义,这是意大利非常看重的。

另外,从军事角度看英法的威胁远大于奥匈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隔着一个阿尔卑斯山,两国无论谁打谁都不会很容易。但英法的海军可以瞬间到达意大利本土,一旦意大利与奥匈帝国的海军被击败,那对意大利的威胁是致命的。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意大利的判断是对的。意军在阿尔卑斯山与奥匈帝国军队鏖战,完全无法取得突破。更重要的是意军所派出的部队长期是奥匈军队的两倍。1917年沙俄最先撑不住了,国内发生革命被迫退出了战争。由于东线威胁骤减,德奥两国拼凑出15个师的兵力向意大利发起进攻。

意大利从1915年开始到1917年的两年时间里伤亡百万,面对两国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一路败退到了皮亚韦河一带。为了拉兄弟一把,英法组织11个师到意大利作战。而在这支联军里面就有美国大兵。

500

一战美军

美国在南北战争后进入大发展时期,其工业能力在一战开始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相当残酷的。美国底特律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与此同时也是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住宿条件极差的制造工人们每晚都要忍受污水带来的蚊虫叮咬,在没有杀虫剂的时代如何解决蚊虫叮咬带来的红肿问题相当重要。

1860年美国一个草药房发明了一种草药膏,只要抹上就能快速消肿。这种药膏在底特律工人中传播开来,大家都叫他“应急药膏”。到了一战,美国人在战争后期成连的被编入英法军队里作战。而在进入意大利作战的部队里就有一个美国大兵马克。马克把“应急药膏”带到了意大利并与战友们分享使用。在这些战友中就有一个叫伊塔洛的意大利人。

500

现在还广为使用的应急药膏

伊塔洛在战后拿下了这个药膏意大利的经销权。这款药膏的神奇效果很快就传到了意大利政府的耳中。二战爆发后,意大利政府把这款药膏作为军队必备品来使用。二战时消炎药物相当缺乏,如果一个士兵伤口发炎甚至会引起死亡。“应急药膏”不仅帮助意军在北非战场抵御了蚊虫叮咬,还可以让伤口消肿。就是到了今天,意大利的“应急药膏”还是野外露营的首选之品。

可以说,美国大兵一战时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让意大利士兵二战中伤亡率大大降低。但这个美国大兵的“无心插柳”属于资敌了。

二战中意大利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意大利之所以在二战变成了轴心国,与英法的吝啬有直接关系。1919年巴黎和会完全就是英法的二人转。意大利在巴黎和会中把美国给排挤出外,然而在巴黎和会结束却把自己也排除在外了。英法许诺给意大利的领土和殖民地要求完全无视了。到了1925年英法终于舍得把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殖民地让给了意大利。但这点沙漠对于意大利来说聊胜于无,这就有了二战中意大利投奔德国的基础。

后面的事情更让意大利觉得投靠德国才能更好的夸张自己的领土。一战之后,英法两国元气大伤,对于希特勒的要求一味采取绥靖政策,而这种政策到了张伯伦时代到达巅峰。这一切都没有阻挡德国发展的势头。到了马奇诺防线被攻破的时刻,墨索里尼也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500

巴黎和会

对于墨索里尼来说,一个是不断绥靖生育力下降的英法,一个是拥有几百万雄兵潜力,甚至打垮法国的德国。如果你处于1940年,选择哪个阵营不言而喻。于是,战争的序幕拉开了。只不过这一次意大利仅赌了三年,到了1943年意大利战役开始后,他们又摇身一变成了战胜国。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