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15年游戏研发,可以一周更新十次版本,但这就是工业化吗?
【本文来自《中国的ACG整体还是作坊式运作,没有步入工业化流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统一矛盾就是发展
先说本质的东西。工业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提高生产效率。
观察腾讯网易米哈游这样的企业,甚至不需要去看它的内部模式,直接看结果就可以。米哈游能做到数款产品保持一个半月一个版本,这就是工业化能力。腾讯和网易至少10年内做不到,因为它们20年都没做到,10年内必然也就不可能做到了。除非进行一场企业内部的工业化革命,而体量越大,革命失败的机率越高,尤其还是上市公司。腾讯和网易只能走资本-营销这一条渐亡之路了。就算它们通过收购能获得一些不错的产品,但玩的还是资本-营销的路子。但时代在发展现在能收,以后能不能可就不好说了。
分布式协作这套新的工业化模式,还有耳朵都听出茧子的去中心化,有多少企业真正理解了?人散开,在家里办公就是去中心化?那么工业化提告生产效率这个目的如何实现?必然是有一套分布式协作的工业化标准来达成这个目的。所以分布式协作即去中心化,不是分散而是扩张,将传统集中式协作的工业化模式,扩张伪无限时间内获取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工业化模式。没有一套可落地的标准,这玩意是很难的。就像网上的段子一样,美国企业的客服大多是印度人,去中心化倒是完成了,成本也确实节约了,服务质量就是一股咖喱味。没有好的标准,仅仅只能完成生产效率,但产品最终是面向市场的,这一点对工业化N.0都适用。但有了这套标准化协作模式,至少能保证一个造车企业不会因为车子的故障售后太高而直接转型为修理厂。
你如果按照更新次数看,我之前做的项目三周一更,是不是比米哈游的工业化效率更高?算上热更新,甚至可以一周更新十次版本,但这就是工业化吗?
“我真的不太愿意听到国产ACG产品宣称自己花10数年心血打造了一款精品”你提到的A和C和G分属于三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一个漫画也就是C连载十年是很好也很常见的,一个动画系列也就是A如果能做十年一般来说也是不错的作品,至于G则国内根本不会有做十年的产品因为国内资本相对追求短期收益,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你所说的“分布式协作”其实就是中国游戏研发特别是大厂一直在做的,在90年代很多都是通才程序员自己做玩法自己写代码甚至自己点像素,之后逐步分工到程序策划美术三大工种。再之后的岁月才慢慢更加细分,比如图形程序、服务器程序、技术美术、文案策划、脚本策划、关卡策划、场景美术、人物原画。随着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开始有更为先进的管理方式比如现在经常说的敏捷开发Scurm,会出现项目经理PM和Scurm master之类的管理岗位。其中一些因工作流程时间差异会导致工作量不饱和的岗位比如美术原画和图形程序员,这些岗位主要工作量集中在项目的早期,在项目中晚期就会出现工作不饱和,因此现在会把这些岗位转为中台可能会同时用于多个项目组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或者也可以直接采购中间件或者使用外包人员来降低成本。
我自己做了15年游戏研发,10年的项目管理,父母都在国企工作,我是眼见过其中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我要是去做中石化的项目说不定会把我爸的岗位(电力检修)直接砍了包给外包,因为他每年基本只需要工作一个月。然后把我妈的岗位(仓库管理员)也砍了直接采用京东仓库的自动出入库管理系统。这就是你喜欢的工业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