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京东副总裁蔡磊:人生时日无多,他交出了不一样的答卷

作者 | 木马君

五一期间,没有出远门,抽空看了蔡磊的书《相信》

关于蔡磊的故事,媒体的报道很多,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原本我并不打算去写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是完整地读完了他的这本书后,还是有所触动,想要和瓜友们聊几句。

我原本以为,一位绝症患者写的书,一定是浸满了绝望和痛苦,表达的是对人世间的不舍,或者是对命运不公的愤慨。

然而,出乎意料,

整本书没有煽情,没有怨愤,甚至没有太多让人流泪的痛苦,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谈如何解决问题,在普及一些关于渐冻症的知识,一直在谈如何坚持不懈实现一个个几乎不可能的目标。

这正是这本书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

500

如果抛去了作者本人是一位时日无多的绝症患者这个背景的话,你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恍惚地觉得自己是在读一本谈如何创业的商业著作,蔡磊用非常冷静又坚毅的文字,叙述了他如何进行“最后一次创业”,这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通过坚持和相信,达成了怎样的突破。

在读到书的后半部分时,我甚至感到了一丝热血沸腾,希望他能创业成功,攻克渐冻症,而完全忘记了书刚开始时的愁云惨雾(那时他刚得知自己得了渐冻症)。

500

很多瓜友也已经知道了蔡磊的故事。

他曾是京东集团的副总裁,主管财资方面,也同时管着一些内部创业项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手上管着六七摊子事”,是个真正的大集团高管。

他在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比如他是中国电子发票第一人,他在京东留下了很多彪炳的业绩。

500

40出头,正是一个商界人士年富力强要大展拳脚的时候,他的私人生活也正在高光时刻,娶了三观相合有才学又能干的太太,刚刚生了一个儿子。

人生圆满,不过如此。

书里蔡磊写道,他是一个“工作狂”,根本不需要娱乐,旅游,放假,谈恋爱。工作就是他全部的热情所在。

他以前上学的时候,也是个令人望尘莫及的学霸,他不仅要考高分,还要求自己用一半的考试时间来完成考卷,以提高难度。

500

没想到,命运似乎偏要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给能干的他安排了更大的挑战。

后来,他人生到了一半时,大约已经做完了别人一辈子都没法完成的工作,取得了别人一辈子也达不到的成就,这时,上天想要提前把考卷收走了。

在一个男人人生最顶峰的时刻,突然被确诊为渐冻症,以后不仅时日不多,而且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步丧失,可能变得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到了后期,连呼吸都无法完成。

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打击?

我无法想象。

500

当一个人被确诊了绝症后,且全世界都没有治愈的希望,那剩下的问题往往是:

接下来的有限生命,该怎么度过?

对于蔡磊来说,这个生命的预测时长大约是三四年。

因为他前半生是个工作狂,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了,所以很多人都劝他,利用这剩下的时间,好好休息,享受生活,陪伴家人,看看世界。

这是大部分人会做的选择,甚至有很多人在得了病后,会幡然悔悟,懊悔以前只想着工作,忽略了家庭和生活,以后剩下的日子,一切都不再重要,只一心去达成自己的愿望清单。

500

蔡磊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低迷焦虑和寝食难安后,他很快想清楚了他要做什么。

他要最后一次创业,去拉投资,联通资源,促进渐冻症的研究,并希望能最终攻克这个罕见病。

这个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一个医学门外汉,只剩几年时间,却要凭一己之力,攻克这个几十年来全世界都没有解决的绝症,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哪怕是堂吉柯德,大约都比他更有章法和希望。

很多人称赞他的孤勇,在绝境中,少有人能爆发这样的战斗力。

也有很多人佩服他的无私,因为他消耗珍贵生命去攻克的难关,大概率没法拯救他自己。

500

读到这里时,除了佩服,我还有些感慨。

从某种程度上,他的选择也在意料之中。对于一个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来说,比起衣食温饱,他可能更在乎成就感和自我实现。

那种每天充实地忙碌,为着一个目标而奋斗,被别人需要,为世界带来一些改变的感觉,才是他的精神支柱。

这样的精神支柱,拿走了,人就垮了。

就算他财富自由,余生都可以享受顶级酒店,带薪假期,恐怕这些都不会抚慰他的内心,更无法让他振作。

反而是创业初期的忙碌和挑战,带领团队振奋地去做一件事的热情,才是他的强心剂,可以抵御病魔带来的打击。

500

我想起我们刚搬来国内时,木马爸爸因为跨时差远程工作,身边没有同事,不用去办公室坐班,白天突然变得很闲。

在这之前,他在德国工作时,平时十分忙碌,不仅一天有很多会议,还常常夜里被电话叫起,解决紧急的问题。

给一个习惯了忙碌的人按下了暂停键,让他在家躺着,这并不会让他感到轻松快乐,反而他要发疯。

有的人可以安然享受大把的空余时间,也有的人一定要追求些什么,实现些什么,少了这个精神追求,他就要陷入迷茫和困顿。

所以,看到蔡磊的选择,我便觉得这是情理之中。很多人劝他要爱惜身体,不要再努力工作了,但是事实上,工作才是他最好的疗愈,有了振奋的精神,心理上没有垮,身体就会更有战斗力来对抗疾病。

500

蔡磊的最后一次创业,也充满了坎坷,就像每一个创业的人,九死一生,只是对于他而言,是字面意义上的“九死一生”。

他准备了材料,去做路演,打算募集10个亿,做一个专门攻克渐冻症的基金。

200场路演之后,毫无收获,像那些试图获取投资的初创人士,屡屡碰壁。

只是,别人创业失败可能会破产,而他这次创业失败,会没命。

他发起了第二次冰桶挑战,也毫无水花,最后募集到的资金少得可怜。

最后,他决定做直播带货,挣钱来支持攻克渐冻症的研究。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没看过他的直播。我不知道他的直播间里是一种怎样的氛围。追求消费冲动的直播购物,往往是热闹的,兴奋的,这和他的直播间本身有些悲壮的背景是否能和谐地融合?

500

蔡磊在书里提到这些失败的尝试,并没有渲染太多的情绪,也没有卖惨,他冷静地分析了前期的策略为什么没有成功,并决定调整方向,不做风投资金了,改为成为资金和优秀医疗研究之间的链接人,帮助他们对接成功,促进研究进行。

作为读者,看到一个绝症患者这坎坷的创业经历,纵然书里没有煽情,还是忍不住感到心酸。在面对这一次次挫折,而自己时日无多,时间就是生命,这该会是多么大的压力?

这份坚毅和斗志,着实让人佩服。

500

这本书除了讲“最后一次创业”,也花了一点篇幅,提到了他的妻子——段睿。

一对新婚燕尔,刚有了可爱的宝宝的夫妻,突然丈夫得了绝症,这对于小家庭来说,恐怕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想象着,这个家庭一定是崩溃的,压抑的,黑暗的,痛苦的。

但是,很显然,段睿也不是一般人。

她和蔡磊志趣相投,没花多少时间谈恋爱,就领证结婚了。婚后,两个人各自优秀,都是非常能干又内心坚韧的人。

500

虽然书中着墨不多,但读完全书,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段睿在丈夫蔡磊病倒后的表现给了我最大的震撼。

她首先没有同意和丈夫离婚,决定陪伴他对抗病魔。

接下来,她一边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一边操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那时他们的儿子才一岁多,正是需要父母照顾的时候。

她说:

灶台不会因为有人生了重病就不用擦,

桶装水喝完了还是得换,

日子要照常过下去。

这大约就是女性面对重大挫折和困境时的坚韧。

不管丈夫是不是病了,残了,抑或是跑了,家里的妻子擦干了眼泪,顶着红肿的眼泡,也要给孩子做早餐。

段睿说,“面临这么大一个事情,你天天愁有什么用?当然要给自己正反馈,我在做,我在努力,我每往前走一步,当然会开心。我现在看花看树也是美的。”

书里提到,她有一次陪蔡磊去做治疗,需要几乎一整天的时间,她在治疗室外等待,就打开培训视频,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最新的财会法规。

来来往往的医护人员,看她的眼神十分地不解和诧异,大概是想,你老公都得了绝症了,你还有心情看视频进修?

事实上,一个每天以泪洗面,压抑悲观的太太,大约帮不到蔡磊,反而是这样强大的她,才成了他的后盾。

500

蔡磊进行最后一次创业,也投入了很多自己的钱。

站在妻子的角度,看到老公一意孤行,散尽家财,也要做这件希望渺茫的事,大约偶尔也会担忧一家人以后的经济来源吧。但段睿没有反对,她一直支持着蔡磊的科研事业。

随着蔡磊病情进展,最终,她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事业,加入到蔡磊的创业项目中来,她成了直播间的主理人,从头开始学习做主播。

我想,在蔡磊确诊患病的这几年,这个小家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的至暗时刻,但因为有段睿在,小家庭才有了主心骨,蔡磊才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往无前地和渐冻症决斗。

向段睿这样的女性致敬。

愿蔡磊团队早日攻克渐冻症。

500

500

点击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