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开启建立哈尔科夫安全区军事行动

俄军开启建立哈尔科夫安全区的军事行动

——是有限行动,还是将统合北部战线?

2024-05-19

 

5月10凌晨4时,俄军以重新恢复建立的列宁格勒军区为基础组建的北部集群,从位于别尔哥罗德州的战役集结地跨过平静的俄乌国境线,从正北方向的60km正面攻入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境内。

这既在情理之中,又颇出意料之外。

一、俄军展开哈尔科夫攻势势在必行

在以顿巴斯为中心的陆地战场上日显颓势、战略上日趋被动、战线八面漏风的俄乌战争现状下,乌克兰特情部门为显示存在,不断在俄本土纵深与边境实施针对平民进行的血腥屠杀:仅在今年三月份就先后制造了莫斯科克罗库斯城“番红花音乐厅”恐怖屠杀事件、对别尔哥罗德市中心继续进行野蛮炮击、在俄总统选举投票前后对俄乌边境地区实施武装侵扰三宗惨案。

按照克里姆林宫睚眦必报的政治性格与行为风范,对基辅进行惩罚性报复将是必然的,只是在时间、方式与烈度上会有所不同。好似新年除夕制造别尔哥罗德市中心二十多条人命悲剧过后,乌克兰的大后方,包括第聂伯河系列梯级水电站在内的能源电力基础设施饱受导弹袭击,处境更加凄惨一样。这也是普京在履行总统就职典礼上所作出的政治承诺,“我向你们保证,未来俄罗斯人民的利益和安全对我来说仍然高于一切”(1)。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因果关系!

在两国从沃伦到哈尔科夫上千公里的北部国境线上,俄罗斯的“北三州”,即布良斯克、库尔斯克和别尔哥罗德州与乌克兰接壤的边境线分别长约350km、245 km、350 km,这三段边境加起来就近1000km,较目前乌克兰战场的实际战争接触线也就稍稍短一些。

而与俄罗斯的别尔哥罗德市相距最近就是哈尔科夫,这里也是对俄州府进行野蛮炮击的乌军重炮阵地所在地。“如果(俄军)前推到20公里以上,那么155毫米口径的大口径火炮基本上也就很难打到俄罗斯边境村庄了”2)。因此,在乌军打破了彼此在这段国境线上一度相安无事的战争“默契”状态之后,在此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惩罚”乌军,就成为莫斯科的必然选择——是谓“情理之中”。

不过,在普京正式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第八届总统之后仅三天,即胜利日阅兵式举行的次日,俄军即在此采取行动却是史料未及的!

由此可见,莫斯科早就按部就班、精心地进行着对此的准备工作。不过,这次北约军事集团的战场侦察-态势感知体系似乎不再那么灵光,并未提前向基辅发出任何预警信号甚至战场警报。

500

二、一周战况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例行战报统计,俄北部集群在攻势最初两天时间内便拿下9个哈尔科夫村庄,占领上百平方公里地盘,此外还攻入了若干其他村庄3),俄军三天内在哈尔科夫地区共解放了224.2 km2。其中,5月10日40 km2,5月11日105.4 km2,5月12日78.8 km2(4)。17日战报称,“俄军本周对乌克兰军事地点实施了28次精准打击,控制了位于哈尔科夫地区的12个定居点,并继续推进至乌军防御纵深”(5)。此外,乌“海妖”营60多名官兵5月14日在哈尔科夫地区集体投降,成为俄军俘虏(6)。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此时俄军采取的是越过边境线的一次突袭行动,击溃的只是乌军的边防警戒线,最多也只是其掩护阵地,尚未在乌克兰的坚固设防要点附近全面展开行动,因此行动效果显得十分明显。换句话说,真正的战斗其实尚未完全展开。

5 月 13 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在其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承认,“目前敌人在沃夫昌斯克的战斗中取得了战术上的成功”。而“5月12日全天在该市的激烈战斗中,已有100多名俄罗斯士兵丧生。超过五个俄罗斯营目前正试图向该城市推进”(7)。泽连斯基表示,“俄军在哈尔科夫州最多推进了约10公里,截至目前,乌军已将俄军阻挡在其当前所处的位置”“俄军仅抵达乌军第一道防线,没有抵达哈尔科夫州最主要的混凝土结构防线”(8)。

目前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哈尔科夫市东北方向的利普齐(西)和沃尔昌斯克(东)两地。俄军右翼已占领利普齐边境附近的高地带并直逼利普齐镇,此地距哈尔科夫市仅28km,近在咫尺;俄军左翼已基本占领沃尔昌斯克城北地区乌军设防要点并推进至流经沃尔昌斯克城区的沃夫恰河(与阿瓦迪夫卡战区正在麈战地域那条河流同名),同城南正面乌军隔河相峙并正向其两侧推进。此地更靠近乌军哈尔科夫集团的作战枢纽库皮扬斯克,形若在其左臂上插上了一把尖刀。

同时,住于利普齐和沃尔昌斯克两地之间的捷尔诺瓦也已被控制。如此俄军欲建立的“边境安全区”即将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整体。

此时,俄军北方集群在哈尔科夫方向展开的兵力合计约一个集团军规模。根据现有信息资料,其中包括位于右翼利普齐方向的是俄第11的第128旅、第18摩托化步兵师第7摩步团;在左翼沃尔昌斯克方向的为44第72摩托化步兵师的第30、第41摩步团和6集团军的第138摩步旅,还有总参情报总局的第2特战旅。另外,俄还“派遣2000名人员前往边境前线,并部署了1500至2000名后备人员。第44军的3750名额外人员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抵达该地区”(9)。

俄军在这次突袭中采用的主要战术是:在前所未有的信息战系统的干扰压制下,导致乌军“连星链系统都无法使用,这是战争以来该系统的首次全面失效”。滑翔制导炸弹主要打击的乌方桥梁和主要支撑点阵地,“柳叶刀”无人机集中猎杀乌军火炮并增调FPV无人机分队袭击乌军在战区前沿活动的坦克、装甲车辆甚至步兵,地面炮兵主要打击其在战区内的防御工事。俄军的上述战果大多通过“无人机实时监控下的多视角打击图像”得到确认(10)。“俄军正在利用大规模监视体系和防区外火力,将试图接近俄军(阵地)的乌军撕成碎片,让俄军稀疏(配置)的地面部队可以应对残敌。同时,俄军战术班组规模的进攻小队让乌军顾此失彼,也有效避免了乌军大规模无人机的打击”(11)。

500

500500

500

500

500

三、俄军新组建的北部集群

今年被撤销的原俄西部军区,辖有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第6集团军、第20集团军共三个集团军,即其中原下辖近卫第2摩托化步兵师和近卫坦克第4师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是俄罗斯陆军中历史战功最为耀眼、军事传统最悠久、装备最好、补充最优先的部队,但同时也是在这场战争中,轻之南部军区(如第58集团军)、中部军区表现尤其令人病垢的部队。

其中的6集团军现已被调往使命是为应对芬兰、波罗的海和北极方向北约扩张而重建的列宁格勒军区(但主力尚在库皮扬斯克方向),加上波罗的海舰队第11军、北方舰队第14(分别位于赫尔松和阿特木斯克)和新组建的第44集团军成为新组建的北部集群的基干部队。首任军区兼集群司令由原俄罗斯陆军总参谋长拉平上将担任,就是曾两次“背锅”、传说儿子战死在乌克兰战场的那位拉平。目前,北部集群“负责乌克兰主战场之外的北部边境攻防作战,任务区战线将近1000公里”(9)。目前的兵力规模估计约在5万人左右。

然而,个人认为,在乌克兰战场上原有的西部、中部、南部、东部和第聂伯这五个集群之外,俄军此时单独组建北部集群这一战略行为的本身就意味深长。除了这时展开直接的“安全区行动”之外,并不排除与西部集群进行战略性重组,甚至实行哈尔科夫-库皮扬斯克战略责任区战役指挥关系统合的任何可能性。

500

500

500

500

四、乌军的应变之举

战前在哈尔科夫边境地带布防的乌军部队有第23、第43机步旅,第120、第125领土防卫旅和第15边防支队,另外还有海妖营、“俄罗斯自由军团”、“西伯利亚营”等单位。

战斗打响后,乌军的哈尔科夫前线总指挥尤里·加卢什金准将已被撤职,换成了新任的副总参谋长米哈伊洛·德拉帕托伊准将,并由陆军司令亚历山大·帕夫柳克亲自坐阵,从全线各地及后方抽掉的援军也陆续到位。

此时,乌军陆续调动位于恰索夫亚尔前线的老牌部队第92突击旅、第93机步旅及新建部队第42机步旅,在库皮扬斯克方向的第57摩步旅,在新梅哈伊利夫卡的第79空突旅(10),在红利曼方向的第21、第60、第63机步旅,还有第45重炮旅11)等部分队迅即增援哈尔科夫前线。并且,在行军重装备中甚至还发现了应属于第80或82空突旅的“斯特莱克”装甲车。不过,尽管旅级番号不少,但基于目前战争接触线上双方的战况,估计很难是整建制调动,同时对之的协调难度无疑将与日俱增。

这对其原战线当面的俄军来说,不吝是一个重大利好,也许这正是俄军统帅部发起这次北线攻势新辟北部战线的目的之一。

这时的乌军再一次上演“拆东墙补东墙”的悲剧,虽格外不情愿但实属无奈之举,并直观体现出乌军统帅部此时的窘况。这就是将有限的力量全部部署在一条狭长的战线上,难免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被突破而导致战局崩溃。同时也就意味着自重新赢得战略主动权后,俄军又面临一次有利战机,希望不要浪费掉了!

500

五、现在的问题是莫斯科于此的作战意图是什么?

据塔斯社17日报道,在哈尔滨当地时间周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宣称,俄军正在哈尔科夫地区发动攻势,但俄罗斯目前没有占领哈尔科夫市的计划。俄军攻势旨在建立一个“安全区”,以保护俄边境地区免受乌军袭击15)。我理解,这是俄军当前的直接作战目标,以目前战场总体态势上看,现在就开辟新战线时机也不成熟,但并不排除后进行战线整合的可能性。

在战争爆发初期,俄军曾经以特种部队突袭的方式攻进过哈尔科夫市中心但因兵力严重不足而铩羽而归,不过当时也占领了哈尔科夫州约1/3的地盘。然而,在当年9月乌军发动哈尔科夫反攻时,俄军撤出了伊久姆为中心的哈尔科夫州地界,随后在库皮扬斯克方向长期对峙。在此时俄军全线反击的时刻,库皮扬斯克-红利曼方向却基本上风平浪静,这正常吗?在这场战争中,俄军很大的一个特点是攻得进但守不住,即战场稳定性不足。

这次他们是否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吗?……

下面,将俄乌两军在库皮扬斯克-红利曼战略方向的现有部署情况整理于下,以便今后备查:

部署在奥斯基尔河-“种马”河地域的原俄军西部集群部队,包括位于库皮扬斯克东北第6集团军(现已调入北部集群)、斯瓦托以西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红利曼以东的20集团军,在红利曼与克里米纳之间森林地带,但原属中部军区建制新组建的第25集团军。此外,还有波罗的海舰队第11军(现也调归北部集群)、卢甘斯克2一部,以及若干志愿者(曾有称志愿者第3)、独立和支援部队。由于之前并未经历过激烈战斗,除新建部队外,这些部队大都齐装满员13)。

此前由俄军中部集群两个集团军(第2、第41集团军)负责的红利曼方向,在司令莫尔德维切夫上将率领六个旅(第15、第21、第30摩步旅,第35、第55、第74摩步旅)和近卫坦克第90师(第6、第80、第239坦克团)南调至阿瓦迪夫卡战场之后,估计俄军的库皮扬斯克、红利曼两个战略方向应该实现了战场联合指挥,甚至合并为单一战略方向,并有所加强。

500

在乌军方面,可细分为:

(一)库皮扬斯克-斯瓦托方向:第3、第4坦克旅,第14、第30、第32、第43、第44机步旅,第57摩步旅,第77空突旅;第103、第104、第105、第106、第113、第115、第117、第125领土旅;国民卫队第1、第4机动旅。三类部队合计旅级番号共19个。

500

(二)红利曼-克里米纳方向:第21、第60、第63机步旅,第95空突旅;国民卫队第12突击旅,第18旅、第27旅。两类部队合计旅级番号共7个。

在这26个旅级单位中,领土防卫旅8个、占总数近31%,新建、重建和预备役旅有10个占38.5%,老牌作战旅仅6个占比不到25%,还有两个国民卫队旅。因此,乌军在库皮扬斯克-红利曼方向旅级建制虽多,但作战能力似非常不足(14)。

500

初稿写于2024年5月19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