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货币战争1》,美联储究竟是如何被控制的

2008年那会,我偶然间在书店里看见了一本书,当时一下子被书本的内容吸引了。于是将书买了回去细细品读,这本书就是《货币战争》。

罗斯柴尔德这个古老的犹太银行家族因为货币战争这本书被很多人熟知,也因为这本书变得更加“神秘”。

但后来货币战争的后续三本我都没有再看过(主要是不知道还有续集)。大约09年开始,该书及其作者宋鸿兵就被污名化为写玄幻财经小说的,导致书中所谈内容也被视为“民科阴谋论”。

500

客观来说货币战争写的一些建议未必可取(例如认为应该重回金本位存在很大争议),逻辑也称不上完全严谨。

但是从现在的事情来看,宋鸿兵的货币战争系列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我决定重读这一系列的书并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这篇文章是第一篇。

以现在犹太财阀对美国的控制程度,《货币战争》写的主线内容一点也没有危言耸听。即便书本为了阅读观赏性采用了故事化的描述,但整体上是确有其事的。

确实有一个犹太财阀集团控制了整个欧美的金融上层建筑。并以此拓展到了其他领域,包括经济学、文娱产业、传媒、互联网社交平台等等。

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金融财阀一直想撬开中国的大门。他们在学术界上的渗透已经长达数十年,美国历届政府也一直在配合持续的要求中国给美国“进一步开放金融”。

某些金融系的学生或者教授一提到《货币战争》这本书就应激反应不屑一顾,反过来却对美国的金融学理论奉为圭臬,这才是危险的。

因为货币战争对于英国人来说已经是过去式,但中国人来说不是过去式,而是正在进行时。

犹太财阀从上层控制美国的核心奥义是金融,而美国控制全世界的核心奥义依然是金融,金融和货币贯穿了一整条世界线。

2020年美国股灾那会,眼看就要崩完了,但美联储宣布“无限印钞”托底硬生生的把股市救了回来。换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也无法这样做。

同在前几年的疫情也让美国经济元气大伤,结果美联储又是发动印钞大法硬生生的把经济托住了。由于美元在国际上的储备货币和贸易货币的地位,美国印钞的通胀被转移到了全世界。

最终欧洲和日韩等国成了冤大头,他们的通胀比美国更严重,美国靠印钞机实现了持续的增长。这些国家陷入了衰退。

假设没有美元的霸权,在2020年那会,美国的霸权就不复存在了。

由此可见货币战争的重要性,对于掌握金融霸权的国家,进可对外收割,退可对内补血。

而对于不掌握金融霸权的国家,一个不起眼的“开放”,一个平时不显眼的监管漏洞,就可能酿造数千、数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级别的金融危机。

美国由于有货币霸权的加持,即便出现了纰漏也有全世界兜底。对于其他国家没有这种机会,一旦出现纰漏可能会崩盘,因此对所谓金融开放绝对是越谨慎越好。能不开放的就不应该为了开放而开放。

数十年来,美系金融学家、经济学家都在鼓吹金融开放,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有形无形中都在灌输这样的理论:开放的是先进的,保护主义会制约“金融和经济发展”。

作为对比,本月拜登政府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了100%的关税,其他新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也在25%以上。当某个产业出现劣势的时候,他们就不说开放的才是先进的了。

很显然,所谓金融开放理论只是一个话语陷阱。美国的金融强势到堪称霸权,他当然要求开放。假设某个国家真的敞开金融大门之后,那就是命不由己了。尤其是被美国视为“敌国”的国家更加需要谨慎。

美国的金融霸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国对全世界的金融霸权,第二部分是犹太财阀对美国内部的金融霸权。

可以简单理解为,美国控制世界,犹太控制美国。(单单是说出这句话可能在美国就会“违反规则”)

货币战争1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梅耶·罗斯柴尔德的名言“只要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其实这句话在现在看来还有引申含义,控制货币发行权意味着无限大的金融权力和资本。

很多人喜欢探讨犹太财阀如何控制美联储,包括货币战争1里面也是,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谁制定法律确实不重要,因为整个金融学术圈、法律学术圈都在其影响下自然而然的制定符合其利益的政策。

美联储所有权结构的设计人的确是聪明绝顶的,他们成功地做到了让美联储变成一家私人控股机构的同时,还让美国人觉得这家机构不受私人控制。

一般人看了美联储的结构都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道谁才是这家银行的真正控制方。

从公开的层面来看,美联储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该委员会由美国总统任命然后由参议院确认。委员会向国会报告但不接受国会拨款资助,实际上美联储一年可以上缴数百亿美元的净利润给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不是一个集中性的央行,它由12家分布在美国不同区域的私立地区储备银行组成。

从上缴利润、管理人员任命的方式来看美联储应该是公有的。这个银行向国会负责、管理会成员主要由总统任命。

通过这一整套复杂的结构,设计者构建了这样一个联储系统:总统任命管理人员、国会监督、净利润上缴国家、各区域的私人资本集团持股的同时也派代表共同制定货币政策。

确实,做局的人是绝顶聪明的,绝对不可能让人们从程序上看出任何猫腻。

然而真正控制美联储的是整个国家和世界的金融大网,当金融获得接近无限大的优先权的时候,金融资本家们根本无需对美联储做太多。

一切理论、一切人员、一切法律都在为这个系统服务。金融资本家已经成为这个金字塔的顶端。

就拿禁止偷窃行为这件事来举例。当我们全社会都认为要禁止偷窃的时候,一旦有人试图推动偷窃合法化的政策,那么就会自然而然的遭到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反对。

事实上由于整个系统的共识,甚至都不需要过多的社会监督,根本不会有人推动偷窃合法化。

但是如果在另外一个国家,支持偷窃的和不支持偷窃的人各占50%,那么法律制定人员、管理层偏向谁的人更多就非常重要。

在金融这方面,美国整个系统已经上下形成共识了。无论是研究理论的,实际操作的还是在美联储工作的,基本上都是金融系统的内循环。他们学习到的知识也是来自这个系统,工作和收入也都来自这个系统。其理论和政策都是为这个系统服务的

金融大资本家做到这一步就根本无需再安插所谓的人马到美联储。整个美联储上下都是“自己人”。

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平线AC(ID:dipingxian_ac), 了解更多深度时评。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