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才是人类历史的常态

廉思:有人曾问我:“为什么我月入8万,还不如月入8千的人快乐?” (guancha.cn)

如果这是高中生命题作文,一般这种没有什么严谨逻辑,但是举着政治正确大旗强行上价值强度的写法,大概在60-70分之间。

举的例子也很搞笑,是典型的特殊案例,月入8万的打工人是很罕见的,一般不承担风险的打工人是没这个收入的。有这个收入的,95%都是高管甚至是一把手。

月入8万的码农最根本的焦虑在于,他知道自己目前的收入“德不配位”,一旦离开平台,自己一文不值。

但是又没胆没能力自己去做老板。

国企科研的基层技术人员月入8000,人家是配得起这个价格的,因为旋转门跳槽到私企分分钟翻2翻。

人家当然心安理得,在这里无非图个工作生活平衡。

普遍“内卷”,并不是一种主观上的选择,而是客观上当前的最优解,它主要取决于预期收益的统计学特征。

今天不是40年前了,中国已经充分开发了,早就明显进入了边际效应递减的阶段。

这个阶段如果选择城市,则预期收益表现为:高均值,低方差。

如果选择相对欠开发地区呢?是否就意味着:低均值,高方差——所以值得一搏呢?

并不是的,欠开发地区真正的收益统计特征其实是是:低均值,低方差。

或者说的通俗点:累死你也混不出头的。尽管似乎违背通俗经济学原理。

什么叫真正的:“低均值,高方差呢?”比如美国的西进运动。

你是一个大城市里的滚地龙,你要怎么在蛮荒西部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呢?

最常见的路径是,你去和其他滚地龙抱团,搞点枪去抢印第安人或其他殖民团的土地,然后随便干点什么营生。

等你把抢来的土地占一段时间,等联邦政府过来“承认既成事实”,一下子翻身做地主。

当然80%的概率,你会死于某一场战斗,消失地无声无息。

今天你下农村,条条框框到处都是;无非是人少所以管理结构松散,显得“自由”的错觉罢了。

去海外也是一样的,你单枪匹马地还能搞得过地头蛇?

内卷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常态,突破内卷才是极少数的特例。

普遍的开拓行为,只能发生在具有极高预期收益方差的时代,而支持这种极高超额收益的必要条件,往往在今天的道德观下是不能接受的。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