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大模型加持下的笔记本体验如何?华为Matebook X Pro上手

如果谈论起数码产品发布会的经典瞬间,你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碉堡了的1999?

500

还是不绝于耳的遥遥领先?

500

反正我自己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乔布斯从牛皮纸袋里拿出MacBook Air的那个画面,傻大黑粗的笔记本电脑居然有一天也能做到如此轻薄,这个给当时年轻的我震撼实在太大了。

500

反观近些年发布的数码产品,颠覆式的创新是越来越少,大多数的更新要么乏善可陈,要么就是在单一功能上钻牛角尖,甚至就连产品的外观都开始变得趋同,遮住LOGO有时候都分不清是哪家的产品。让人挺失望的,总觉得现在的科技圈愈发的有一种一潭死水的感觉。直到前不久看到了这个。。。

500

我感觉到,回来了,全都回来了!

500

搭载AI大模型的新一代数码硬件,来了。

虽然说AI部分是这次华为Matebook X Pro的重中之重,但是作为一台轻薄商务本,它在基础层面的使用体验同样也是不能忽视的,所以这里还是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500

我们体验的这台Matebook X Pro搭载的是Ultra 9 185H处理器,16核心22线程,与之前的酷睿处理器相比,除了大力宣传的AI升级,基础性能的提升也不算小。CPU部分,这台Matebook X Pro实测在Cinebench上跑出了单核1565,多核13522的成绩,相比上一代的1360P处理器,提升幅度大约在20%左右。

500

而GPU的提升更是“惊喜”,在终于换掉了老旧的Iris之后,全新的Arc核显性能几乎直接翻倍,在Time Spy中跑出了3517分成绩。

500

来到"原神启动"环节,在1080P的分辨率下,它几乎可以做到全特效稳定60帧。甚至进一步提升到屏幕本身原生的3180*2080分辨率,在英雄联盟和无畏契约这种网游中也能做到中低特效144帧以上运行,虽说离电竞极还差的比较远,但考虑到其本身轻薄本的定位,能跑满自带屏幕的120Hz刷新率就已经足够让人满意了。更别说上述性能表现还是在这个连1000g重量都不到的机身上实现的。

说到“轻薄”的机身,这个也是Matebook X Pro的另一大亮点。华为为了实现这双指就能夹起的“百克”重量,着实是下了不少功夫。除了选用更加轻薄的机身材质,独特的“云隼架构”也是功不可没。

500

它与传统笔电最核心的区别在于,把原本一整块的主板按照功能的不同切分成了三个部分。中间的中央主板集成了CPU和内存等核心模块,负责主要的运算功能,而两侧的小板则分别搭载音频和充电相关的硬件,负责这些相对更细碎的功能。而这三块主板之间被华为“偷”出来的空隙,则被更大的风扇和更高容量的电池所填补。

500

同时屏幕部分也由之前的ips升级成体积更小的柔性OLED,在保证显示水平不下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空间占用率。这几步下来,我们能看到的实际效果就是Matebook X Pro在相比上代更加轻薄的同时,性能释放还有所提升,实测单烤FPU可以稳定在40W,同时CPU温度也控制在仅80度出头,键盘区域的体感温度甚至还没有旗舰手机的高。

那聊完使用体验,接下来咱们就来详细说说这次最让我兴奋的更新点——AI.

500

其实随着AI概念的爆火,基本上今年新出的笔记本都会给自己包装出一个AIPC的概念,你随便搜一下基本上搭载了新的Ultra的笔记本产品都叫自己AIPC,但是和友商们不同,Matebook X Pro相比于这些采用英特尔通用方案的产品有一个自己独有的优势,那就是自家的盘古大模型。

Matebook X Pro上真正用到盘古大模型的功能叫AI纪要。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复杂信息的摘要处理系统,通过输入不同的音视频内容,他会自动给你转录成文字,并通过云端的盘古大模型生成相应的内容摘要。

500

它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一个是通过麦克风来进行实时语音的收集,另一个则允许用户自己手动上传音视频文件。这个实时语音转录,我觉得部分更大的意义在于会议或者课堂场景。

从我的实际体验来看,首先必须夸一下的是它的语义理解和概括功能确实很厉害,我试着用它记录过一次我们的选题会,这个会的内容本身其实很天马行空,我们聊的几个选题从机器人的最新发展,到最近的新品发布会,再到遗传学的全新突破与心理学与AI的结合应用,几乎是完全不相干几个领域。

但是从它生成的概要来看,它基本上是充分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几个话题互相之间也没有奇怪的关联。并且生成的摘要内容也是根据讨论进程给出了首先、其次、再次、最终等不同选题的核心关键信息;自动总结出的关键词也完全贴合我们当时的讨论。

至于手动输入音视频文件的方式,这里我放的是上月的华为鸿蒙生态发布会的视频,大家有看过那场发布会的,可以自己检验一下这个AI概要生成的内容质量。

500

怎么样,是不是还挺靠谱的。

不过虽然由盘古给出的摘要可用度很高,但是在文字转写部分,我体验下来还是有点问题,一是麦克风识别的文字准确性一般,水平大概和微信语音转文字差不多。还有就是音视频输入转写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我尝试的两条10分钟左右的视频大约只用了1分钟,但华为那条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它用了足足15分钟,如果要真正像把它纳入生产力流程的话,那这个时长多少还有有点长了。

那除了这个由盘古参与AI纪要外,Matebook X Pro其他的AI的功能就没有那么独特了。AI空间里面的内置的大量云端AI功能,其实随便换成一台能正常上网的电脑,只要打开对应的网页都能实现。

华为这里其实相当于做了一个整合,里面内置的文心一言,体验和网页端完全一样,使用时也还是需要登录百度的账号,和4.0对话也还是需要开通会员,只不过华为帮你省去了去网页搜索的步骤,并且给了很多细分功能像是“文案大师”“编程专家”等一键直达的入口。

500

当然,除了这些云端功能,Matebook X Pro在端侧的AI应用也是有的,比如他们和万兴喵影合作进行了联合调优,像是AI抠图这样功能现在都支持调用Ultra 9的NPU,使得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

总的来说,Matebook X Pro这次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全新的模具几乎把轻薄走到头了;另一方面,无论内在的性能释放,屏幕和续航表现Matebook X Pro在兼顾的同时还在AI时代跟进了自家的大模型算法,作为一台定位办公级的轻薄商务本,Matebook X Pro的表现几乎是标杆级的出色。

不过抛开产品本身而言,我更想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AIPC这个概念以及它未来有可能的发展。

作为一个合成词,在我看来AI和PC的结合此时其实有点抱团取暖的意思。因为在现在这个时刻,无论是AI还是PC其实都各自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难题。

500

大模型AI的问题在于运营方难以承受的运营成本。比如大家最耳熟能详的ChatGPT,单单训练一次的成本就要数百万美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GPT类大模型来取代搜索引擎了,但它的运行成本据推算几乎是传统搜索引擎的3-4倍。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未来看不到显著的成本下降,或其他营收渠道的扩展,那么大模型AI始终就只能是一个实验性的产品。

尽管它们可以参照云游戏商业模式来收取一定的运营费用,但是收费必定伴随的就是用户数量的下降,所以除了继续开发精准度更高的小模型之外,拥抱端侧,采用端+云的方案几乎是他们目前唯一的发展路线。

而PC的问题在于摩尔定律逐渐失效之后,当性能发展真的到了瓶颈,如果没有一条别的切实可行的发展路线,那就只能等死,最近几年全球PC销量的持续萎缩也印证了这一点。而大模型的出现刚刚好让PC的发展有了变革的机会。未来,个人电脑的GPU除了渲染和显示,或许也将参与到AI中来,PC也将更加细分为游戏/生产力PC和AIPC两类。

甚至更近一步,PC的这个形态未来也可能发生变化,我们传统观念里的鼠标/键盘这样的输入设备有可能就变成了语音和手势,输出设备有可能也不一定限制在传统的显示器上,XR眼镜,3D投影等等都有可能。

带入到现在的产品上其实也是差不多,一方面intel这样的巨头需要跟上AI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传统的笔电厂商们也需要一个新的营销点,AIPC的诞生正是这两种需求的不谋而合。本质上你可以说其实这东西只不过是把NPU做到了CPU里,不过就是一场营销罢了,但是不得不说这确实也是这两方未来发展为数不多的正确路径。

500

虽然现在的AIPC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但是随着未来各大厂商的建设,竞争与融合,可以肯定的是,最终一定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接口或标准。从目前的消息来看,intel,苹果,高通等等其实都已经着于自己的AI布局,未来的AIPC必将是一场群雄混战。

或许未来AIPC这个概念可能会沉寂,但就显卡最初也被认定为没什么用一样,最终它还是会成为我们必备的生产力工具。

AIPC是一场变革,只不过目前它还处于一个技术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早期阶段,或许你现在看到的都是噱头产品偏多,可谁又能说未来的变革产品不会从它们之中诞生呢?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