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换智能表,升级计费系统才是解决燃气计费问题的办法

这次重庆燃气计费风波,周五写了一篇文章《聊聊重庆燃气的“利润暴增”》主要是分析重庆燃气的财报,观点是重庆燃气的所谓23年四季度利润同比暴涨十一倍,跟所谓的换新燃气表后计费多收问题没任何关系,主要是价格调整原因。

随后,重庆和成都都发布了调查报告:

成都通报燃气问题投诉!

重庆调查组查明燃气企业存在多计多收费等问题

和我之前估计的差不多,新的智能燃气表没发现什么问题,两份报告中都表述:

目前调查核实的情况看,尚未发现燃气表计量和质量、燃气质量、通过远程操控改变燃气表计量等问题。

用户反映的多计多收问题存在,但问题并不是出在更换的新的智能表,而是出在传统的人工抄表上。

因为安全原因,传统的机械式燃气表并不像水表和电表装在户外,而是在户内。抄表需要入户抄表。如果家里没人,抄表员就没法入户抄。按照调查报告的内容,重庆燃气某分公司18个人需要入户抄14.1万户的表。平均一个人要抄7800户的表。按2个月轮抄一次,每周工作6天,每天至少要抄150户。平均3分多钟就得完成一次入户抄表。这种情况下抄表员怎么可能和每一户打电话约时间,找有人在家的时候入户抄表呢。

抄表员能做的,就只能敲一下门,有人在就进去抄表,没人在自己预估一个数字,然后填进去。说敷衍了事随意抄表也没错,但一个抄表员负责8000户抄表,本来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既然是自己预估一个数字,和实际燃气消耗相比,可能估高了,也可能估低了。比如成都的调查报告中就举了多估多收的例子:

500

对燃气用户来说,估少了也不意味着能省钱。燃气表一直在计数,因为估少了少交的部分,迟早也得补回来。而重庆的燃气本身是阶梯计价,如果长期低估,差额一次性计收,很可能导致燃气价格上升的更高的计价阶梯,导致用户多付钱。重庆的调查报告也有这样的问题:

500

500

因为燃气抄表不规范不统一,收一次燃气费,可能是一个月的,也可能是三个月的,收费的波动自然很大。比如成都的调查报告中某个用户的计费周期短则1天,多则156天。而计费周期到底是怎样的,也并没有告知用户:

500

网络上提到的很多问题,用这两份调查报告中的结论,是能说得通的。某个月突然多交了钱,可能是因为计费周期混乱,也可能是因为之前抄表低估了,在一个月一下子补齐。人在海南,还得继续交燃气费,可能燃气费本来就是预估值,抄表员不知道住户在海南,自己随便估算了一个数字,也可能计费周期根本就不是在海南的那段时间。

这次的燃气收费风波,从根本上,还是燃气公司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计费系统不完善,无法实现固定周期自动计费,依赖人工上门抄表。尽快普及自动上报燃气数据的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建设更好的计费系统,固定周期计费,计费周期清晰公示给燃气用户,这些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应该是电信运营商吧。燃气,水,电的计费系统都比较混乱,可查询的信息也比较少。

我之前有一次在凌晨突然用了大量的流量,一个晚上把整个月的套餐流量都用光了,还超支了不少。我当时给运营商打电话骂娘,最后运营商把套餐外的部分免了,但套餐流量没法恢复。当时我自己还纷纷不平。后来才发现,那天是我晚上用热点上网,凌晨的时候,应该是笔记本自动启动了一个什么系统更新,用热点下载了几十个GB的东西。运营商的计费目前我看比较靠谱。

这次两份调查报告中的解释,我是相信的,但仍然存在不足。这次事件,网络上反馈的成都重庆两地的大V不少,如果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几个有影响力的大V的燃气表,查找原因,公布调查结果和完整燃气消费记录,这样做的说服力强得多。当然,这个事情涉及用户隐私问题,但可以征求大V的同意,如果大V同意,就公布结果,如果大V不同意,就公布调查了,但大V不同意公布调查结果。效果会比现在这两份公告好很多。

人工抄表不准的问题,得靠技术和系统解决。换智能表,优化计费系统后,让用户可以查询到准确到每天的燃气消费量,这些计费问题,应该就不会出现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