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人民海军75周年|我党我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在何处成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是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的,这一天也成为人民海军建军纪念日。然而,实际上,早在抗日战争后期,八路军胶东军区就组建了一支近千人的海军支队,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使用海军番号的部队。

1944年11月5日在教官郑道济的率领下,汪伪海军 600多人在威海刘公岛起义,一举摧毁威海卫要塞司令部,击毙日军17名,伪军官上校1名,中校2名,少校1名,尉官和反动士兵1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及“同春”号运输舰、“日生利”号交通艇等四艘舰只。

1944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向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报告了刘公岛起义情况。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和山东军区要为将来建设新中国海军做好准备的思想指示,胶东军区经请示,将海防支队改称为“海军支队”。而此前,从1941年到1944年,我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清河区、渤海区曾先后组建了多支海防支队、大队。1940年末到1941年初,新四军也曾收编苏北国民党杂牌军海防团,建立直属新四军军部领导的海防总队。胶东军区海防支队改为海军支队,尽管只是一字之差,却是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为将来建设新中国正规化海军作铺垫的具体体现。这支“八路海军”也就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支以“海军”名义出现的部队,而日后的事实证明,它也确实成为新中国人民海军的摇篮。

11月22日,八路军东海军分区在文西县(现在的文登)铺集村把刘公岛、龙须岛两支起义部队合编为“陆军第十八集团军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

铺集村是老革命根据地。村里党的骨干力量强,基层组织建设好,群众基础好。我党我军经常把铺集村作为驻扎集训的据点。如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胶东八路军前身)就曾在村里驻扎休整。

合编的海军支队下属四个支队,并召开命名和授旗大会,司令员刘涌宣布起义部队命名为八路军“山东胶东军区海防支队”,任命郑道济为上校支队长,胶东军区司令部警卫营营长王子衡为副支队长,胶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欧阳文兼任支队政委,连城、毕昆山等分别被任命为中队长。会上,郑道济代表支队全体指战员庄严宣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到日本军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这是人民军队第一支海军命名的部队。

“海军支队”于1944年12月完成组建充实后,1945年初转入军政训练和形势、思想、纪律教育。在铺集村集训数月后,海军支队曾小试牛刀奉命配合主力攻打即墨县城,歼灭了驻青岛一带拒绝向八路军缴械投降的日伪军。9月,海军支队在莱阳县水沟头镇(今莱西县)再次扩编,胶东军区牟平独立营充实进来。补充来的人中有一位二十七八岁“年龄不小、军龄不长”的新兵杨宗贵, 杨宗贵于1945年9月在家乡牟平报名参加八路军。他就是日后数十年声震全国的侦查英雄杨子荣!作为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0月25日郑道济、田松接到挺进东北的号令,奉命率部从龙口渡海,于27日晨在辽宁庄河登陆。先是驻扎在牡丹江市西边的海林镇。根据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肖华的指示,部队改番号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辽东军区第三纵队第二支队”。11月7日,二支队急速北上哈尔滨,担负保卫北满分局和军区的任务。在此后几年时间里,他们解放城镇,转战农村,宣传土改,扩大队伍,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歼敌数千,尤其是在艰苦的剿匪斗争中表现出色,屡立奇功。1947年2月以后,这支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已达数千人的英雄部队,分别编入一纵(抗美援朝“万岁军”第38军前身)、六纵、独立第八师(1949年进驻北平改称中央纵队第一师,拱卫中央机关)、炮兵纵队、铁道纵队等部,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解放大西南等重大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有他们英勇的足迹。在漫长的征程中,原海军支队的成员先后有100多人英勇牺牲。

胶东海军支队在渡海北上东北时留下的一部分人员,组成了“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教导队”,成为了新中国海军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

现在,在山东省文登铺集村建有“胶东军区海军支队成立”遗址标志,标志物见证着新中国人民海军的重要时刻,记录着这一海军支队创建、发展的历史事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