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谏及其他

进谏与纳谏是君臣交流的重要手段,勇于进谏和勇于纳谏是明君贤臣的重要明证,也是王朝盛世的必备条件。

进谏需要勇气,因为进谏有很大风险,遇到昏君不仅可能丢掉乌纱帽,还可能丢掉性命,死于谏的现象很多;纳谏也需要勇气,因为纳谏可能暴露君王思虑不周,没行善政,智慧不足,使君王很没面子,君王的面子有时比天下还重要,没有勇气的君王纳不了谏。

进谏在逻辑上是因为任何人包括君王在内都不是万能的,或者智慧不足,或者当局者迷,或者囿于小利,或者困于声色,这时就需要有人来启发、纠正、指点迷津。

在道义上进谏出于忠,或忠于天下,或忠于人民,或忠于王朝,或忠于君王,或忠于职守,也可能是忠于某种价值观,比如义。

忠的原意是敬,对任何人都可以表示忠,可随着君权强化,忠的对象逐渐变为主人,最后集中在君王身上,洗脑宣传以后就出现了愚忠,无脑的忠。

愚忠者的进谏已经失去了进谏的本意和意义。

这是封建社会的事。

进入民主共和以后,臣民已经变为人民、公民,法律上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人,摆脱了任何的束缚,不需要依附任何的个人或势力,主权在民、全民共治已是社会的核心概念,进谏已经变为发表意见、提建议、阐述社会理念、表达社会观点,重要的是这些已经是权力,甚至是义务和责任。

它的逻辑是主权在民、全民共治。

这些发表的意见、建议、社会理念、社会观点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义务和责任,如果说有对象,那就是国家、人民,忠的是国家、人民、价值观,不会是某个个人或集体。

当然也不会有封建社会时期君主翻脸无情“死于谏”的情况,所以“进谏”不需要勇气,只需要责任心和智慧。

如果说以前的进谏和发表意见、建议等还是在一个国家的或政权的范围内,那么进入全球化时代,情况已经有很大变化。

他的逻辑是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事件或情况不会影响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不会受到全球的影响,因而全球任何地方包括国家都呈现出开放状态,联系全面而强化,交流频繁而迅速,政治、生产、经济、科技等都是。

全球化不但是开放状态,也是扩大状态,这就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样,内涵小,外延大,内涵大,外延小,全球化的扩大状态,其实就是扩大了外延,外延一扩大,内涵就变小,因而在全球化状态下,每个国家甚或集体自然而然就会让渡出一些权利于公共社会,大家共享,在大家共享的权力内,全球每一个有责任心或有具体责任或具有某方面能力者就会在全球范围内发表有关意见、建议,而有关方有义务进行取舍,没有权利拒绝。

全球化是进步的状态,也是进步的步骤,在全球化的今天拒绝一切意见、建议,说明你还没有进入全球化,因而肯定是无益而又害的。

比如美西方搞的一些垄断,俄罗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日本对海洋排放核污染的水体等都会遭遇全世界各个方面提出的合理化意见,甚至批评,他们没有任何权利拒绝,因为他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的利益和安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