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前能不能想想:为什么我们的青春片都输给它?
1988 年,虽然有冷战,但内心火热。
虽不富裕,但内心却有段温暖的岁月。
from 《请回答1988》
该来的始终要来。
韩剧《请回答1988》终于确定要被翻拍!
△翻拍版剧名改为《相约九八》,集数为 45 集,下个月开拍。翻拍后变成:1997 年香港回归前后深圳市罗湖区某条街上五户人的故事。这主题给我感觉就很像XX献礼大片。
听到这个消息,微博一片哀嚎,大家的反应和我内心的OS一模一样。
在外人看来,这年头那么多剧被翻拍,大家早应该见怪不怪了才是,为什么还要那么激动?
因为被翻拍的剧,不是别的,是我们心头的白月光,青春剧的一番,至今在豆瓣有9.7分的——《请回答1988》啊!
△超过31W人看过依然有9.7分的高分,说是神作其实也不算夸张。
给不熟悉的花花介绍一下背景,《请回答1988》是韩剧「请回答系列」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请回答1997》和《请回答1994》。
这系列是韩国TVN电视台拍摄的青春题材,最大特色是「年代感」和「猜老公」。
△从海报就能看出,整个系列,都是很有时代气息的作品。《1997》讲的是追星小伙伴的故事,《1994》是大学生寄宿族的故事,前两部口碑都不错,《1997》9.3分,《1994》8.8分。
但和前两部以“初恋”为主题不太一样,《请回答1988》作为这个系列目前的最高分,讲的是1988年在韩国首尔双门洞,一个胡同五家人的故事。
虽然主角同样是这五个家庭里,五个青梅竹马的18岁少年——德善、阿泽、正焕(狗焕)、善宇、东龙(娃娃鱼)。
「青春」和「爱情」依然是主线,可在初恋的故事之外,「家庭」和「邻里」也是《请回答1998》非常重要的两部分。
△从左到右分别是东龙、阿泽、德善、正焕、善宇。
△从海报就能看出《请回答1988》和前两部的不同。前两部的海报上,主角都是少年男女,而《请回答1988》的海报上是五家人的大合照。
在题材上,《请回答1988》不算新鲜。
但为什么它可以凭老生常谈的青春题材,得到9.7分的评价?
为什么一部主打“年代感”的韩剧,会成为那么多中国观众(包括我)眼里不可复制的“白月光”?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觉得翻拍是不可能的任务?
△虽然饰演阿泽的朴宝剑当时的颜,就是“白月光”初恋的感觉,但真的不仅仅是因为他啦!
下面就让我们
再一次重温1988的魅力。
作为一部怀旧青春片,《请回答1988》能引起超越本土的共鸣,首先第一点,就是做到了年代还原。
1988,对韩国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件:汉城奥运会(剧里叫首尔奥运会,大家懂的)、池江宪事件(被改编成电影《假日》)、总统全斗焕下台。
经济上则是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腾飞的阶段。
虽然这些都不是我们熟悉的背景,可剧里那种因为环境在变好,每个人对生活都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状态,跟我们过去的经历是相似的。
△《请回答1988》第一集开头就有一段关于时代的描述:虽然有冷战,但内心火热,虽不富裕,但有段内心温暖的岁月。和现在比起来,无疑是旧石器时代,但是我们的18岁,自认为是在时代最前沿。短短几十秒就定下了剧基调,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和一般青春片格局就不一样。
而身处亚洲文化圈,那个时代,我们和韩国也有很多共同的偶像。
周润发、张国荣、王祖贤、汤姆克鲁斯……
剧集一开始,就有五个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看《英雄本色》的场景。
同学之间的称呼,也喜欢用明星来给对方起花名。
这些熟悉的文化,拉近了我们和1988年的韩国的距离。
而除了在服化道上的细致,《请回答1988》在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把年代当作一个背景板,它还让大时代与剧中的人物发生联系。
第一集,女主角德善就被选为马达加斯加国家代表队的“举牌小姐”。
第三集德善爸爸看着电视里播的是池江宪被捕的新闻,发出“没钱有罪”的感叹。
△1988年池江宪因盗窃5百56万韩元被抓入狱判刑17年。同年9月时任韩国总统金斗焕的弟弟,因涉嫌职务贪污,侵吞了国家几十亿韩元的财产,可最终只被判了七年刑,然后又被停止执行。这两个事件形成的鲜明对比和极度的不公平,引发了韩国人民的不满。“有钱无罪 没钱有罪”就是池江宪被捕时说的一句话。
第五集德善的姐姐宝拉参与了反对执政党的学生运动。
这些人物和1988年的关联,让整个故事变得更真实和丰满。
我们这些韩国以外的观众看了也能入戏,正是因为剧里的人物和行动都是符合时代逻辑的。
反观国内现在的一些青春剧:90年代就刷智能手机,上高中就化大浓妆,人物和时代是割裂的……
翻拍的中国版想要立得住,首先就要解决这个悬浮的大问题。
△其实在去年就有一部《我们的青春期》被营销成“中国版《请回答1988》”(重点没买版权),故事就不说了,看场景道具,质感就跟人家差很远,左边是80年代末的胡同,右边像是影视城临时搭起来的布景。
年代感可以让人入戏。
但要感同身受,关键是情感。
每一个看过《请回答1988》的人,都对这一部分印象深刻。
没有人可以在抵抗1988的泪点攻击,家庭、邻里、青春,总有一个会戳中你。
比如家庭。
1988里五家人,每家人都有不同的状况,每家人又有不同的温暖。
像女主角德善家,家境不好,偏偏孩子最多,一家三姐弟。
△从吃饭这一个简单的场景,就可以看出德善家确实不太宽裕。
姐姐宝拉从小成绩优异,考上了首尔大学,是父母的骄傲。
弟弟余晖,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个男孩子,还是老幺,父母难免偏心。
而德善,在家里是平凡不受宠的老二。
因为和姐姐生日只差三天,每年都只能和姐姐一起过生日。
总是被忽略的德善,有一次忍不住发脾气了。
“为什么总有我是被随便对待的?”
可爸妈真的是不爱德善吗?
并不是,他们只是因为要照顾太多人而疏于表达。
在德善发完脾气以后,爸爸买了一个生日蛋糕,等在德善回家的路上,重新给她过生日。
“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即使平时老是骂你臭丫头,吼你不听话、不争气。
但在爸妈眼里,“德善就是最美的女儿,比电视明星美百倍千倍”。
德善一家喜欢打打闹闹。
阿泽家,则是内敛的两父子。
妈妈死了以后,阿泽和爸爸搬到双门洞,相依为命。
阿泽是围棋天才,他关注的事情就只有围棋,平时经常要出国比赛。
爸爸和他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话题。
但不说话并不代表冷漠。
爸爸其实时刻关注着儿子的动向。
有一集阿泽去日本比赛,可写有酒店电话的纸条却留在一个上锁的抽屉里。
结果在阿泽爸爸在电视上看到阿泽坐的航班出事了,平时淡定的他急得不行,徒手掰开那个抽屉找电话打给阿泽。
但为了不让阿泽担心,在电话里,爸爸又刻意保持着平静。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的感情就是这样,不善言辞的外表下都是一片波涛汹涌。
同样是单亲家庭的还有善宇家。
但和阿泽家情况不太一样,善宇的爸爸去世了,全靠妈妈照顾善宇和年幼的妹妹珍珠。
懂事的善宇,把妈妈的苦看在眼里。
他是贴心的、温柔的儿子,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妈妈的自尊。
即便妈妈做的饭又咸又难吃,还有没剥掉的鸡蛋壳,善宇也会一口口吃掉,不伤妈妈的心。
德善楼上的正焕家,是双门洞的有钱人家。
他们以前也很穷,一家四口只能挤在一个单间,全靠哥哥正峰买彩票中奖了才成为土豪。
△正焕家是可以开车去吃牛扒的土豪
他们家的爱就是,正焕爸搞怪,正焕妈啰嗦。
想让爸爸高兴,就接受他浮夸的耍宝方式。
想增加妈妈的存在感,就要不停称赞她:
“我们这些男人,如果没有你,都是垃圾!”
其实父母有时候也是小孩子啦,哄哄他们大家都会很开心。
东龙家,因为父母是双职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管东龙。
不过再忙的父母,终归还是疼小孩的。
有一集东龙和朋友去骑摩托车没戴安全帽被抓到了警察局。
警察叫来了东龙的妈妈,东龙特别怕,因为平时妈妈很忙很凶,以为一定是一顿骂。
结果没想到,妈妈赶到警察局,不仅关心他有没有受伤,回到家后还为他做了一顿饭陪他聊天。
经过这件事,东龙终于解开了和妈妈的心结。
以前他埋怨妈妈老是工作没有时间陪他,后来他却以有工作的妈妈为豪。
“我喜欢我妈妈,她和你们的妈妈都不一样。”
而除了这些,1988更感人的地方,是它不仅关注我们这一代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还写到了父母和祖辈之间的感情。
在我们总是抱怨父母的时候,其实有没有想过,父母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孩子,他们也有绷不住的时候。
德善的爸爸,在奶奶的丧礼上,虽然笑着接待宾客做完了所有仪式,可是看到从美国回来的大哥,还是忍不住哭成一团。
独立抚养两个小孩的善宇妈妈也是。
平日无论多坚强,面对恶婆婆也没有退缩,可是一看到亲妈留下的信和钱时,便触动了她内心最脆弱的那根弦,泪流不止。
“大人只是在忍。”
“大人也会疼。”
《请回答1988》里描述的亲情,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总是让人鼻子一酸。
每次看完,我都很想抱抱我的父母,跟他们说“我爱你们”,我也想做你们的守护神。
家庭以外,《请回答1988》还唤起了我们对「邻里」这个词的怀念。
现在大家都住进了高楼,早就没有当年在一个胡同玩耍的青梅竹马。
可在我读小学以前,确实也有过这么一段温馨的时光。
就像1988开头那样,吃饭了,有加餸,就给别人家送去,甚至有时还留在邻居家蹭饭。
德善妈妈、善宇妈妈、正焕妈妈三位妈妈的邻里情,也一点儿都不比五个小孩的友情逊色。
我最喜欢看她们坐在巷子里,一边择菜,一边说黄段子的剧情。
为什么让我想起了之前推荐的大小S阿雅范晓萱那个老姐妹综艺。
最难得的是,德善、善宇、正焕三家虽然贫富有差,正焕家因为中了彩票比其他人都有钱。
可她们心中完全没有芥蒂,正焕妈妈更是把其余两位当姐妹,还时不时接济她们。
德善要去修学旅行,但家里生活费所剩无几,德善妈妈想起之前欠正焕妈妈的钱还没还,不好意思再开口借钱。
正焕妈妈知道后,偷偷把钱塞在给德善妈妈的玉米里。
善宇的奶奶要来。
正焕妈妈比善宇妈妈还激动生气。
特意把自己的好衣服借给善宇妈妈,让她不要被婆婆看笑话。
善宇妈妈和阿泽爸爸走得很近,但是因为怕孩子不喜欢,不愿意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正焕妈妈却说,善宇妈妈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
「爱情」是我们现在国产偶像剧的主题。
《请回答1988》的翻拍电视剧备案里,显然也把主角的三角恋当重点。
确实,整个请回答系列,一直延续的就是“猜老公”戏码,《请回答1988》当然不例外。
看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德善究竟要选阿泽还是正焕。
△剧情里,每几集就会有一个“20年后”的闪回,我们可以看到20年后的德善和她的老公,但在最后一集之前,我们都不知道她的老公到底是谁。
但其实,我觉得《请回答1988》所描绘的,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青春”。
青春里最美好的感情是什么?
是各种懵懂冲动让人无所适从却又无法抑制的小情愫。
善宇有事没事去找德善借东西,其实只为看宝拉一眼。
正焕在颠簸的公交车上,用力撑着扶手,默默护着德善。
还有阿泽,即便他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少年,但在初雪那天晚上,他可以鼓起所有勇气,给心爱的女孩打电话。
年少时我们可能都会遇到一个人,让我们甘心为他奋不顾身。
我们可能像善宇一样得偿所愿了,也可能像正焕一样黯然放弃了,但这都是青春的印记,不是吗?
而德善的感情走向,也让我觉得很真实。
有人诟病她“谁喜欢她,她就喜欢谁”,这倒是没错。
一开始,她误会常常来借东西的善宇是喜欢自己,开始期待善宇的表白。
后来,因为正焕不让她去联谊,她觉得正焕是喜欢她,给正焕送粉色衬衫。
△其实那一次德善没有弄错,正焕确实是喜欢她的。但是后来她看见正焕没有穿她送的衬衫,反倒是正焕哥哥正峰穿了一件一样的,以为是正焕不在意她,把衣服送给哥哥,于是也就放弃了。其实真的是误会!
最后,她也选择了更主动表达爱意的阿泽。
我知道,很多人不满她没有选择正焕。
但是,我觉得大家要想一想,德善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呢?
她是缺爱的老二,虽然外表活泼爱闹,但内心深处,她其实非常渴望被爱。
对于一个渴望被爱的女孩子,选择一个主动示爱的人,太正常不过了。
△这是阿泽面对善宇问“为什么喜欢德善”的时候的回答。阿泽在朋友面前都可以这样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点正焕是做不到的。
是的,正焕和德善,确实让人觉得很可惜。
但青春,但人生,有时就是因为有遗憾,才让人念念不忘。
每次听到正焕这句独白,我都忍不住掉眼泪。
“搞怪的不是红绿灯,不是时机,而是我数不清的犹豫。”
原来所有年少时的错过,也不过是让我们长大以后学会珍惜。
△不过现实中,饰演德善和正焕的两位演员在一起了,也算弥补大家的遗憾了吧!
无论是青春、家庭还是邻里,《请回答1988》都描绘到极致。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们中国观众之所以会喜爱这样一部来自韩国的怀旧青春剧,是因为即使不在同一时空,我们也能感受到,那些共通的情感。
我们可能也曾和父母大吵大闹,争得面红耳赤,觉得父母不可理解,
但最后会明白,家人之间,总是没有化解不了的心结。
我们可能也曾和身边的朋友肝胆相照,互相扶持,
“日久见人心”,有些雪中送炭的情谊,千金不换。
我们可能也曾在最好的年华里,用尽全力爱过一个人,
即使无疾而终,也是青春无悔。
《请回答1988》描写的,是德善,是阿泽,是正焕,是善宇,是东龙……
也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
这样的情感能不能复制?
也许技术上可以。
(我们也确实有好的青春剧,像《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
但1988最珍贵的内核,却是光靠翻拍没有办法得来的。
它的每个人物,每句对白,每段情感,都提醒着我们:
一部好剧,就是我们要用心,写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最后,请让我用1988最经典的一幕
表达我对翻拍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