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视为“假想敌”,究竟是美国社会的一种选择,还是一种宿命?
【本文来自《王伟牺牲23年,美国是我们的假想敌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在很多中国人那里,美国不是中国的“假想敌”,但在美国人那里,中国肯定是。
将中国视为“假想敌”,究竟是美国社会的一种选择,还是一种宿命?
当年在美国读书期间,曾在魔兽世界美服里玩过一阵。有次下天空之城漩涡尖塔的副本,队伍最后被Boss车翻,频道里一个美国人就骂个不停。我问他,至于吗,不就是一个游戏吗?而他听罢,非常严肃地对我说:“不,我玩就是为了赢!”
说实话,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而在美国的经历也让我认识到,美国的文化其实就是“赢的文化”。还记得电影《巴顿将军》的开场片段吗?一身戎装的巴顿走到巨幅星条旗前,说道:“有些人说美国人不想打仗,美国人爱好和平,这全都是它妈的扯淡!所有真正的美国人都喜爱战争……美国人钦佩胜利者容不下失败者,美国人干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赢!”(大意)
事实上,武力的确是美国塑造并维系当前全球秩序的主要方式。克劳维茨讲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对于美国而言,政治仿佛是战争的延续。
这一方面来自于美国的国力,这毕竟是个稳居世界第一长达百年以上的国家,而美国建国不过两百多年。这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美国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近现代战争史,长期处于战争状态自然培养了美国尚武好战的国民性格。
中国人之所以会对美国的这种国民性格缺乏足够的感知,一方面是美国人的宣传工作的确做得不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中美建交以来,中国长期在国力上与美国有较大差距。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中国比较弱,所以美国一直对我们表露出相对和善的一面。但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美国人也自然开始显现出最“面目狰狞”的一面。
有一个小例子,不知道国人有没有注意到:睡王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与中国的竞争是不同社会体制之间的竞争”,需要美国乃至是整个西方世界团结一致。然后拜登每次都会跟这么一句话,大意是你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孩子会有一天想知道,你当年都做了什么。
这让我在回顾《巴顿将军》这部电影时突然注意到,睡王此言,大概率是化用了巴顿的这么一句话:“30年后,你的孙子坐在你的膝上,他问你在战争中做了什么,你不至于说,我在路易斯安那铲马粪。”
换言之,拜登就是在动员美国民众,他在试图唤醒美国民众尚武好战的国民性格。
所以,美国以中国为“假想敌”,某种意义上,根本不是某种基于恶意的、针对我们的选择,是因为美国人对谁都这样。
甚至我毫不怀疑,如果不是中美之间能维持有效的核均势,美国人早就真刀真枪过来了,根本不会有“假想敌”存在的空间。
这就是美国人的国民性格,这种性格让美国在短短200多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让美国从一场胜利走向下一场胜利,这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但是,也将是这种国民性格,为美国带去最终的毁灭。
谁能做到这一点呢,中国!理由如下:
1)中国世界第三的版图(大陆),当然不是充话费送的。是一点点从中原开始“金戈铁马”积累起来的。
2)只是说,几千年的文明积淀早已洗去了中国人身上“穷兵黩武”(好听点叫尚武)的性格。
3)不过,如果美国人执意要找茬,中国人也不会刻意回避,不会介意好好教教美国人什么叫“国虽大,好战必亡”。
毕竟,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让美国人怀疑人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