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汉文化对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贡献

【接前文】

这是最复杂的问题,却也是最容易说明的问题,无非两点。

其一:“汉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汉文化是人类唯一的先进文化”。因为,其它文化仍处于落后的宗教文化、甚至是图腾文化时期。

其二:两千多年来,汉文化逐渐被其他许多民族所接受、而自愿汉化,不知将来有多少民族愿意汉化,毕竟汉化是文明进化的捷径。

 

➤汉文化“唯物唯心对立统一”的哲学是对自然的深刻认识

哲学是文化的基础,不说哲学很难说清文化。好在,庄子用最浪漫的感性笔触,阐述最理智的理性哲学,世所独有,也许能让中国人更容易理解哲学。

对于我等普罗大众,哲学本就是一个极端烧脑的学问。但问题是,谈哲学不一定说得清文化,但不谈哲学永远说不清文化,因为哲学是文化的基础,就像不谈饮食对人之必须,就永远说不清什么是美食。

简单地说,汉(文化)哲学是物、道、意三维哲学,而西(文化)哲学是物质、精神二维哲学,这是不同的,就像《三体》里三维世界和二维世界的区别。

可参阅“06为什么现代科学的基础是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

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科学、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

其一,认识论是确定与不确定的对立统一,形式是确定性、内容是不确定性。

其二,方法论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现象是形式逻辑、本质是辩证逻辑。

 

☯汉文化的“三维”哲学

汉哲学是物、道、意三维哲学。物即物质、能量、信息,道即物的本源、物的运动规律、推动物发展的动力,意即人对(物和道)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产生的主观意识。西哲学是物质、精神二维哲学。物质即汉哲学的物,精神即汉哲学道和意的变异。三维的汉哲学在西传后,被神学降维了,因为上帝不允许不是它创造的“意”存在。

汉哲学起源于太极图,经《周易》发展,到老子《道德经》基本成型,庄子继承并补充完善,形成了道家哲学,成为儒、法、释等各家学说的哲学基础。

老子哲学认为“道生万物”,物质世界是由“道”产生的,物与道共同构成了客观存在。而客观存在是一个绝对统一、绝对公平的存在。

庄子哲学认为人除客观存在(肉体)之外,还有属于自己(个体)的主观意识。因此,人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程朱理学继承了老子的物、道哲学,但换了名称,物称为“气”、道称为“理”。同时,也继承了庄子的“意”,称为“欲”。

阳明心学认为“理”源自“心”,故称“心即理”,而“物”是理(心)产生或幻化的,因此“心外无物”。“心”是主观意识,决定了自然存在对个人的意义,有“心”则有意义、无“心”则无意义,尽管不论有“心”无“心”自然都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是自然之物,是“道”演化的结果,而主观意识不是自然之物、也不是超自然之物,而是非自然的自然之物(有点烧脑)。也就是说,意识不是“道”产生的、而是“心”产生的,并不遵循自然规律。即是说,庄子认为,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尽管之间存在着关联,心会随境迁,境也会因心变,比如愚公移山。

阳明心学认为“心外无物”是说“心即理(道)”、“物随心迁”是说“心即意”。也就是说,“心”具备双重属性,有点像光的波粒二象性,“心”既是客观的“道”、又是主观的“意”,是道和意的对立统一体,而道和意则是心的一体两面。心的“道意二象性”是汉文化所独有的,是汉文化的一大优势,使得中国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在任何地、对任何事,都能双向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说,唯物、唯心本就是相对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以物观心就是唯物、以心观物就是唯心。

这里需要说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清楚地表明了一点,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不是本真世界,而是我们在意识里创建的一个模型。因为上天还没有让我们人类发育到可以真实、完整、准确地感知本真世界,现今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世界,只是本真世界的沧海一粟,我们只能主观地在意识里创建一个极其简陋的模型,来帮助我们认识本真世界的一点表象。因此,心学实质上是说,我们心里这个客观世界的模型,决定于我们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人的意识可以创建并修改这个客观世界的模型,但绝不可能创建和修改客观的物质世界。

 500

人类哲学发展路线简图

 

☯西文化的“二维”哲学

西方将“道”和“意”二维合并为“精神”一维,于是其哲学就降为物质和精神二维。

庄子认为先有人、后有心,人之不存心将焉附(注意:只是依存、并非决定),这就是西方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的源头。心学认为先有心、后有气(注意:只是产生、并非决定),这就是西方唯心论(意识决定物质)的源头。

其实,朱熹的“理”意思与老子的“道”近似,说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于是西方把客观存在的“理”置换为主观意识的“心”,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从客观存在变成了主观意识,而黑格尔则进一步认为主观意识(“绝对理念”)就是上帝。

为什么西方哲人要这样干?因为客观存在里没有上帝的位置,而西方哲学之父康德就规定“哲学要为上帝保留位置”。因而,只有在主观意识里才能为上帝安家,毕竟上帝本就是一个主观意识。也就是说,西方在构建自己的基于上帝的宗教哲学体系时,上帝从“道”变成“理”、再变成“心”,又把“心”这个人的主观意识变成了上帝的客观意识,并将其绝对化,于是西方哲学体系就能自洽了,至少他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问题是,道和物、理和气都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的,而到了西方,主客观对立统一变成了两个客观的对立。

清真厨师学不会九转回肠,因为受制约,而西方哲学的制约就是上帝万能论。

顺便一说,西文化对汉文化的理解是“东方神秘主义”,而汉文化对西文化的理解则是《三体》里的火鸡世界。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在于人和神的区别

中国哲学的起点是难以理解的太极图,西方哲学的起点是更难理解的一句话:“我思故我在”。

本来,唯物、唯心对应的是物质、精神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但传到西方后,就降维到客观存在层面,就只有对立、没有统一了。西方认为,物质和精神都是上帝创造的,是同一层面的。但汉文化认为,存在是自然创造的,但意识是人创造的,不是同一个层面,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世界,并经文化教育形成(最大公约数式的)统一的社会意识。

顺便一说,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西方哲学的起点,本来是作为怀疑论的哲学命题,但在唯心论哲学框架下提出,就有商榷的意义了。死人、植物人、沉睡的人确实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但不能意识到存在和不存在是两回事,这都是西方人的神性(神的儿子)闹的,总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主宰。

其实,笛卡尔是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笛卡尔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必定存在。”

 

➤汉文化的“伦理”是对社会的深刻认识

何为伦理?就是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大致说,伦理是一个学科、一种哲学思考、一套行为规范。简单说,对个人而言,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

 

三纲五常”是社会规范

国家和社会需要稳定,如何稳定?秩序与和谐。就是建立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和谐。如何实现?儒家提出的就是“三纲五常”,以此规范秩序、促进和谐。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纲”是做表率的意思,就是说领导要为下属、父亲要为儿子、老公要为老婆做好表率,身教胜于言教,也就是孔孟所提倡的“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是对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人的道德要求,都是正能量。

简单说,就是各人要做好分内的事,否则难以为人。

纲常(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学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孝为首善”是个人规则

洋人与狗认为“孝”是农业文化的落后愚昧,其实不然。工业文明更需要“孝”来支撑,对师傅传授经验和技能的依赖、对团队秩序与和谐的依托、在流水线上服从领班的安排、视客户为衣食父母,等等等等,那一条能离得开“孝”。

实际上,小到家、大到国都要以孝治理。

那么,是什么孝?

首先,孝是自然需要。基因界有句名言:“鸡是一个鸡蛋制造更多鸡蛋的工具”。其实人也是人的基因制造更多基因的工具。因此,维系和扩大家族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人类这个物种发展最基本的任务,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尽到自己繁衍后代的责任,就是最大的孝。

其次,孝是社会需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万家都以孝而稳定和谐,国也就容易稳定和谐了。而所谓儒家孝道文化,就是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并以此世代相传,即你可以对父母不孝,但也要因此而准备好子女对你不孝。这里需要说明,儒学强调的是“敬”,即“孝敬”。是理学将儒学主动灵活的“敬”,变成了被动僵化的“顺”,且将“孝顺”绝对化,并上升到“天理”,搞出“二十四孝”之类的糟粕,让儒家背锅、给儒学抹黑。

再次,孝是个人需要。古代没有网络,年轻人的知识经验主要获自家中老人和老师的传授,固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说。对老人、师长的孝敬,就是将向前人学习的要求制度化。其实,过去要孝、现在要孝、将来也要孝,得了前人的恩惠,总得道声谢吧。

 

☯“有用之人”是自己的人生目标

活着就要有活着的意义、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枉一生、不留骂名。儒家强调“三纲八目”,其中“八目”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与前面的“内修”相连,是“独善其身”,与后面的“外治”相连,是“兼善天下”。这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其实,对我等普通人而言,没有那么复杂。简单地说,“格物”就是好好学习、“致知”就是天天向上、“诚意”就是无愧良心、“正心”就是不做坏人、“修身”就是提高修养、“齐家”就是善待亲友、“治国”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平天下”就是尽到社会责任。

 

☯儒学是伦理学的基础

也许,从对比中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儒学。儒学解决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使得没有社会意识的西方人难以理解,从而认为儒学是企图排挤神灵、取代宗教的恶魔。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就集中体现在神和儒的冲突,即神所赋予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与儒所要求的稳定、秩序、和谐、共享之间的矛盾。神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因为都是它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因而其信条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儒强调社会利益至上,因为社会是人存在的方式,没有社会人无法生存,因而信念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此,对于个人、尤其是对动物人来说,神的理念当然更显亲近、更具诱惑,从而认为儒灭绝人性、剥夺人权、压制自由。总之,神赋予的是人的权力,很爽;儒明确的是人的责任,很苦。

只是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明白:当你过得很爽的时候,也许你会觉得利益是你该得的;当你过得不爽的时候,也许你更觉得利益是该你得的。但是,不要忘了,能帮助你度过难关的是社会而不是神灵,能让你过好日子的是社会也不是神灵。

对于人类来说,儒学是苦口良药,神学是精神鸦片,儒学能让你平安一生,神学能让你酸爽一时。

人从哪里来?基督教文化认为来自上帝,儒家文化认为来自父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对父母孝敬就如同基督徒对上帝虔诚,因为那是人的根,是精神的归宿。其实,基督徒更讲“孝顺”,只不过他们孝顺的对象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精神父亲上帝。

视父母为自己的根、视祖先为自己的根、视家乡为自己的根,因而中国人要落叶归根,回到祖先和父母身边,不愿做异乡的孤魂野鬼。

 

➤汉文化的“艺术”是对意识的深刻认识

当庄子把人一劈两半,分为物质人和精神人,人类就产生了艺术,因为人能够同时感受到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另一个是精神世界。

可参阅“01为什么中西艺术天差地别?”。

 

☯汉文化的“心中的世界”是对精神的深刻认识

什么是艺术?简单通俗地说,就是展现精神世界的方式。

以绘画艺术为例,为什么中西方绘画区别如此明显,因为它们画的不是同一个世界,西方画的是眼中的世界,中国画的是心中的世界。

其实西方风景画有个共同点,都是照相机50mm标准镜头所及范围,那是人眼的视界。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可不是一句鸡汤话。

过去看到北宋画家王希孟十八岁时所画的《千里江山图》,本人一直纳闷,十八岁的毛头小伙怎会有如此宏大的心界,后来方知小伙子得宋徽宗亲传,看来是染了点帝王境界。其实该画所传下的“青山绿水”意境与现实正相反,现实中应是绿山青水,山林茂盛而呈绿、水质清澈而呈青,足见小伙子画的不是眼中的世界、而是心中的江山。

 

☯汉文化是对社会的深刻认识

汉文化是社会文化,相对应地,西文化就是个人文化,这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比如小说。西文化小说写的是个人的事,与社会关系不大。而汉文化小说则不同,写的是社会,人只是社会的成员。

因此,由于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学不在一个层面,没有多少可比性。也许,与西方小说比较接近的,是《三言两拍》之类的短篇小说,只不过西方小说是把单级电影的内容拉长为长篇电视连续剧。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四大名著”的原因,因为其所展现的是他们难以理解的“社会”、而不是他们熟悉的“个人”。

毕竟中西文化在境界和眼界上是有区别的,是国家历史和个人阅历熬出来的,是需要时间的。

 

☯汉文化的“病态美”是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庄子让人的精神独立于肉体,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对人类而言,到底是肉体重要、还是精神重要?

中国人的结论很简单:精神重要。人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巅峰,靠的不是人的孱弱肉体、而是人的强悍精神。林黛玉之美不在病体、而在心灵,梅长苏之强不在病体、而在意志与智慧。

因此,“病态”不美、美的是“病态”后面的精神。汉文化中人之美在精神,而西文化中人之美仍停留在肉体层面,他们仍幻想着具有神性的肉体能够“力拔山兮”,殊不知非神性的精神才能“气盖世”。

 

☯汉文化的“残缺美”是对精神的理性追求

如果说“病态美”是社会的哲学问题,那么“残缺美”就是个人的心理问题。

西文化追求完美,因为他们认为世界是完美的。

汉文化不追求完美,因为世界是不完美的,残缺也美、差不多就行了。

追求完美的问题,走极端、黑白两极,即完美与非完美,没有灰,灰只是不同的黑。

完美主义在西方是正向的,不是个人、而是文化整体,而在中国,完美主义和精神变态是同义词,因为在追求根本就不存在东西。

 

☯汉文化的“武侠世界”是对社会的深刻认识

武侠文学之中,比“武”、“侠”更重要的是故事发生的背景。

眼中的社会叫“社会”,心中的社会叫“江湖”。发生在社会的是现实文学,发生在江湖的叫武侠文学。

江湖既不是现实世界、也不是幻想世界,既不是存在的社会、也不是不存在的社会,而是超现实的自然存在,是主观社会、而非客观社会,描绘的是精神世界、而非现实世界。

与绘画一样,心中的江湖并不是眼中社会的翻版,而是用主观意识这个滤镜,对眼中社会过滤筛选,真实社会中绝大多数元素都消失了,只留下少数主观意识关注、并希望具备的内容。因此,相比之下,“江湖”显得是那样的简单、单纯、纯净,即便是人心的险恶,也如同童话般明明白白,因而武侠文学被称为“成人的童话”。

社会太过复杂,非我等寻常人能够理解,而在武侠世界里,才能寄托我们的美好愿望。

顺便一说,其实西方也有江湖世界、也是成人童话,只不过其作品只有一部,就是《圣经》。

 

➤汉文化的包容性对根深叶茂的诠释

中西文化只对立、却不冲突,因为中国人正大量接受西文化,只不过是吃进糖衣、吐出炮弹。比如圣诞节,平安夜是中国年轻人的狂欢节,毕竟理性的汉文化过于严肃,最欢快的元宵灯会,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展现的是祥和、矜持,荷尔蒙过剩的年轻人只好到平安夜去狂欢了。只不过,平安夜的宗教内核,被置换成互祝平安(彩妆苹果)的人文意涵,因而中国的平安夜并非宗教文化,这就让洋人与狗抓狂不已。

实际上,从康熙皇帝开始,中国人就在不停地汲取西方的营养成分,全力学习科学技术、军事技术,到清末时,慈禧太后在深入了解英式虚权君宪制、和日式实权君宪制的优劣之后,决定改行日式实权君宪制,连政治体制都学了,只是被她那个狂妄无知的侄儿给毁了,落得个“摄政王始、摄政王终”。

为什么汉人与其他民族截然不同,什么都可以学、也什么都能学到?汉文化的包容性使然。

其一,汉文化有强悍的主心骨。汉文化“一态二基四柱八维”可不是吃素的,中学为体、外学为用,所谓树上开花,汉文化是根基、主干,外来文化则只是可按需裁剪的枝叶、花果,自然是万川归海、多多益善。也因此,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之强盛,远远超过洋人与狗的智商范围。

其二,汉文化没有意识形态。汉文化是非宗教的社会文化,既没有异教徒观念、也没有传教士精神,因而既不认为外来文化是威胁、也不被外来文化视为威胁,所以能够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因此,在中国儒家社会规范的统筹约束之下,各宗教都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当然,危害社会的邪教是要坚决打击的,中国没有邪教自由,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能有。

其三,汉文化博大精深。与“夏虫不言冰、幼女不言育”的其他文化相比,汉文化曾经沧海,深知天高地厚、深谙取舍之道,不会本末倒置、食外不化,并且内功深湛、百毒不侵。因此,汉文化对其他文化具有超强的抗毒能力、消化能力、吸收能力。

 

汉文化因根深茎壮而具海纳百川、因海纳百川而具叶茂花盛。

突然想起国器后母戊鼎上的饕餮纹。饕餮纹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宗教文化时期)至西周早期,代表着一种宗教信仰,被描绘成一种神秘的力量,代表着生命和死亡、变化和永恒,从而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神秘力量和文化传承。

饕餮在后来的《山海经》里,被描述成一个食万物而生的神兽,倒是深刻表现了汉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只不过,《山海经》里的饕餮在吃光所有可食之物后,只能吃自己的身体了,不知道将来汉文化统一世界之后,会否反噬自身。相信这是本人杞人忧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