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地域出身,真的会影响作品风格吗?
戛纳电影节已落幕,期间,两部来自中国的电影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一部是陕西籍导演刁亦男的新作《南方车站的聚会》。实际上,刁亦男已是戛纳的熟人,早在2014年,其导演的影片《白日焰火》就曾斩获2014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而另一部电影,则来自北京导演徐浩峰。其自编自导的电影《刀背藏身》在戛纳举办了定档发布会。
而近几年携力作征战国际电影节的中国导演,也并不只有刁亦男、徐浩峰。在今年二月份,导演王小帅的电影《天长地久》斩获了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和最佳女主两项电影节大奖。
通过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来自中国各个地域的导演在国际影坛上都有所表现,陕西籍的导演,往往更容易走向国际化的大舞台,山西籍导演作品备受观众青睐。此外,来自地方的新锐导演表现突出。凭借《我不是药神》获得了第55届金马奖最佳新人导演奖的文牧野来自吉林。《地球最后的夜晚》入围了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而该作品导演毕赣则来自贵州。
传统王牌地区:陕西、山西、北京
陕西:乡土情怀
陕西籍导演张艺谋,其导演的电影备受国际舞台的青睐,也成为了将中国电影带上国际舞台的重要人物之一。从《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再到近几年的《金陵十三钗》《长城》《影》,张艺谋电影的风格也在从乡土风情一步步扩大为中国风。
而王全安的《白鹿原》,冯小宁的《红河谷》,谢飞的《黑骏马》等电影都成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国乡土风貌的一个窗口。
刁亦男作为新生代陕西籍导演,虽然不像前几位的电影一样具有浓厚的乡土风格,但是其对于电影中人物的自我救赎则格外关注,不论是秋菊、田小娥、玉墨还是张自力,关注在社会的洪流中的自我救赎,成为了陕西籍导演共同点。
山西:现实中的小人物
和走传统路线的陕西籍导演相比,山西籍导演更加现代,虽不会特意展现地域风貌,但是电影的整体风格北方特色明显。
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无人区》《心花路放》电影整体风格较为粗粝,有一定黑色幽默的成分。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也承袭了其一贯纪实性风格,曹保平的《烈日灼心》,米家山的《顽主》,山西籍导演很少将小人物置于社会的洪流中,而是从小人物的自身入手进行剖析,展现对此类群体特有的人文关怀。
北京:地域自信
冯小刚、娄烨、田壮壮、管虎、陈凯歌、姜文都是横跨中国影坛几十年的优秀北京籍导演,而在他们的作品中,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很强的文化自信。
冯小刚的《芳华》,管虎的《老炮儿》,姜文的《邪不压正》《一步之遥》,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陈凯歌的《妖猫传》从很大程度上都在通过电影去描绘自己心里的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种世界,北京籍导演较少将人文情怀作为电影的主旋律,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展现上,这种自信和无畏的态度,就如同姜文在《邪不压正》的采访中说道的:“我就想拍一部我儿子能看懂的电影。”
后起新锐:上海籍
和传统王牌地区的导演不同,上海籍导演近年来表现不俗,除了王小帅是导演系科班出身,其余几位代表导演两位都是从别的领域转型而来,但是这两位转型导演的作品,无论是从口碑还是票房上来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和上海这个城市一样,上海籍导演的作品也足够的“新”。王小帅的《地久天长》采用时间线交叉跳跃的剪辑方式,讲述两个家庭因一次意外而疏远,而相隔30年后两家人再度聚首的故事。
而徐峥指导的“囧”系列则获得了超高的票房,大胆的将黑色幽默运用到电影中,小人物生活的纷杂,无奈,嬉笑怒骂,徐峥的电影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总是透着一丝丝的讥讽。
而韩寒的电影则是反套路的鸡汤,无论是《乘风破浪》,还是《飞驰人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获得属于自己的归宿。韩寒的电影一直都在表达一种“在路上”的状态,一件件事情错综交织,没有退路,只能向前。韩寒的作品表面上是叛逆的,反套路的,但实际上也是最普世的。
上海籍导演的作品没有所谓的恢弘大气和乡土风情,反倒是在展现个人与生活的交融,一件件事情慢慢铺展,丝丝入扣,虽然情节琐碎,但也算的上细腻。
通过对不同区域导演的风格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国际的舞台上,大家的关注重点在于中国特色元素,能够展现中国某一时期的风貌,或者是独有的人情世故,而这也是为什么陕西籍的导演更容易在国际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而能够在国内获得较好票房和口碑,则往往是足够细腻,能够关注到小人物本身,与观众建立起共鸣的导演。真实、平淡、繁杂、无奈,当观众通过镜头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就已经与导演建立起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模糊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对于观众而言是情感上的一种抚慰。
在华语影坛上,导演区域性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某一地域在电影产业方面潜在的文化实力。陕西、山西、北京、上海地区拥有良好的电影文化产业背景,为导演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但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锐导演,则不仅限于上面所提到的王牌区域。
毕赣来自贵州;文牧野来自吉林;《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的导演闫非来自吉林;因《刀剑笑》获得4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的乌尔善则是一名来自内蒙的蒙古族导演,其导演的《寻龙诀》票房口碑双丰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导演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该地域的文化性格,而这些也通过电影作品展现出来。无论是粗犷还是细腻,深沉亦或轻快,这些导演都已经成为华语影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舆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