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者不明白为何牺牲,哀悼者不明白为何哀悼

中方凌晨就恐袭事件严正表态,巴基斯坦军方承诺:全面彻查 (guancha.cn)

对于隔三差五发生在巴基斯坦的恐袭事件,很多人看过算过,并没有摸索出其规律与内在推动力,借着本次袭击事件,我来梳理一个基本框架。

巴基斯坦的恐袭事件,基本都可以溯源到两个组织。一个是“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巴塔),一个是“俾路支解放军”(俾解)。

1. 巴塔,近乎纯粹的恐怖组织,没有什么像样的政治纲领,恐怖主义雇佣军,基地、美国、印度都曾经雇佣过巴塔。没人下单的时候类似土匪。

2. 俾解,相比于巴塔,不算是纯粹的恐怖组织,因为俾解至少有个合理的政治纲领“建立俾路支族国家”,而分散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的俾路支人在各自法理国家内部均是少数派,因此政治上不可避免受到打压也是一个事实。这使得他们的建国诉求不算是完全的“无理取闹”,这一点在巴基斯坦内部尤其紧张,因为“打压俾路支人”在巴基斯坦内部是掌权民族(巴基斯坦基本政治格局:谢里夫家族-旁遮普,布托家族-信德,普什图是被分化拉拢的群体)的共识。

恐怖组织“俾路支解放军”下属“马吉德旅”宣称制造了此次袭击。

梳理过往,你会发现,俾路支人和中国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但却比拿美国、印度黑钱的巴塔,更加频繁地袭击中国人。明明后者金主与中国才是有明确敌对关系的。

我的答案是“中国坚持不干涉包括盟友在内国家的内政,无论具体政策是正确还是荒谬的原则,越来越不适用于今天中国的地缘政治现实与海外利益需要。”

俾路支地区人口上与政治强势的信德人相当,但自然环境因素不适合经济发展。

尽管俾路支省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省,拥有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田,黄金等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但由于巴基斯坦政权长期被旁遮普省和信德省把持,俾路支人一直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

政治的边缘化导致经济的落后,守着聚宝盆的俾路支省反而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少、经济最穷的一个省。

“中巴经济走廊”的收益分配面临着同样问题。瓜达尔港的收益中有51%落入旁遮普省的口袋,而仅有9%由俾路支省获得。

为了严格遵守不干涉内政原则,中国放任伊斯兰堡“系统性欺侮俾路支人”的传统,将投资俾路支地区的收益全部移交给伊斯兰堡进行二次分配。

在俾路支人眼中看来,你中国人投资再多跟我可有一毛钱关系?全给伊斯兰堡截流了,把他们喂得脑满肠肥,好变本加厉地欺负我们俾路支人。

我吃不到的东西,大家都别吃了,掀桌子是正义的。

要说中国不知道这一点,那不能够。我也相信,中国私底下不是没有劝过伊斯兰堡,但说到底,劝说是没有强制力。

而人家,吃定你爱惜外交信誉的“君子人设”,知道你绝不愿意为了这件小事违背不干涉内政原则。

更黑色幽默的是,每次俾解袭击中国人,都会成为伊斯兰堡对俾路支地区犁庭扫穴的借口。结果就是:中国投资-中国被卖-中国背锅,一气呵成,进入下一轮恶性循环。

除了道德桎梏,更致命的问题还在于,俾路支问题并不完全是巴基斯坦的内部问题,俾路支民族分布横跨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三国。

完全可以想见这样的情况:中国要求将投资收益“成比例”地分配给投资在地的俾路支人,靠着威逼利诱让伊斯兰堡妥协了。

经济富裕起来的俾路支动起了建国的心思,对抗伊斯兰堡不说,还对伊朗与阿富汗的稳定造成威胁。

而投资俾路支的经济收益是明显无法冲抵失去这3个盟友的。也因此,对不起俾路支人也只好对不起了。

同样原理的还有库尔德人问题,库尔德横跨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4国。

库尔德人的建国诉求也有其正当性,但谁也不愿意以同时交恶4国为代价支持这种正当性。

连万年搅屎棍美国也不愿意,美国对库尔德人的支持仅仅是对叙土两国不听话时的一种敲打。

我不认为中国短期内有魄力走出这个恶性循环,砸掉这个已经不合时宜的外交准则。

也因此,这个问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只要“中巴经济走廊”没有完全移交给巴方经营,笼罩在巴中国人头上的恐袭阴云就不会消散。

所谓“牺牲者不明白为何牺牲,哀悼者不明白为何哀悼。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