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价格变化四十年

500

 

注:文中的汽车全部指乘用车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一场血雨腥风的价格战。

比亚迪是此次价格战的发起者,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比亚迪紧凑级轿车“秦PLUS”直降2万至7.98万,大中型轿车“汉”也大幅降价至17万以下。

500

 

长安汽车、北京现代等汽车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降价迎接比亚迪的挑战。

汽车降价,甚至大幅度的降价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直接体现。

汽车降价直接减少了汽车企业的盈利,是汽车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只有竞争力强大的企业才有能力发动价格战并存活下来。

 

汽车降价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中国的广大消费者,但汽车大幅度降价并不是中国市场的常态。

买车加价,买车需要在4S店选配装饰(变相加价)才是以前中国消费者购车经常遭遇的事。

相同款式和配置的汽车在中国的销售价格高于海外市场才是以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常态,甚至由于这个价差如此之大,国内还形成了一个“平行进口车”市场。

三四十年前如此,十年前如此,甚至五年前都是如此!

为什么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会持续、普遍的降价?

 

 

中国汽车价格过去四十年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轿车基本上都是公务用车,普通老百姓基本买不起、买不到。

上汽大众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成立的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其生产的桑塔纳是中国引进的第一款轿车。

80年代桑塔纳轿车的实际销售价格在20万以上,买车需要审批、需要外汇、需要找关系,而且往往还买不到。

1994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桑塔纳轿车的产量已经大幅增长并且国产化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此时桑塔纳的售价仍然在15万元左右,普通人仍然望不可及。

500

 

90年代中国汽车市场的“老三样”:桑塔纳、捷达、神龙富康,销售价格都在15万左右。

便宜一点的汽车是天津夏利,档次低于老三样,但是售价也要七八万。

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种类很少,销售价格极高!

500

 

1998年广州汽车与本田汽车成立合资公司生产中高级轿车雅阁。

广州本田生产的七代雅阁上市后定价是29.6万元,由于十分畅销实际销售价格往往超过30万元。

2010年前后,中国汽车市场中级轿车代表车型如上海大众帕萨特、通用别克君威、广汽丰田凯美瑞、广本雅阁的销售价格基本维持在20-30万元之间。

我的第一辆车是2011年底购买的,别克君威2.4L自然吸气发动机,价格是18万多。

 

但是谁能想到2024年中国中级轿车市场居然出现了12万的帕萨特!

中级轿车的售价十几年降了一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同样的车型不仅没有涨价,而且几乎下降了一半!

实际上这并不意外,比亚迪秦7.98万的售价也只有三十年前桑塔纳的一半!

 

为什么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价格不考虑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考虑生产成本的上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在过去三四十年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大幅下跌?

如果投票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没有涨价的商品,汽车无疑会是得票最多的!

500

 

 

为什么以前中国的汽车价格会那么贵?

 

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价格为什么在最近几年会大幅下降?

要理解中国汽车市场为什么会大幅降价,首先要想明白为什么2020年前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汽车价格会那么昂贵?

其实一直到2020年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绝对价格水平都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中国汽车的销售价格不仅仅是相对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较高,而且跟美欧等发达国家同样的产品相比也更贵!

 

什么样的汽车价格最贵:中高级车,豪华车,跑车!

都是中国不会生产的车,中国自主品牌不会制造的车——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这也是平行进口车的主要车型,正是因为国内外差价太大,在国外买车运回国内销售都还有利润。

平行进口车市场的存在也是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实施价格歧视的例证。

500

 

什么样的车不贵:中国自己能够生产的车。

奇瑞最早生产的微型车QQ,吉利最早的车型豪情,这些车的售价只有几万元。

500

 

中国以前汽车的价格高昂,最根本的原因是产能有限、供应不足,特别是乘用车的产量十分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心一直都是卡车,一汽、二汽、重汽、陕汽是前三十年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

中国真正开始大力发展乘用车工业是1987年北戴河会议之后,北戴河会议批准了“三大三小”六家乘用车的定点生产企业,允许这些企业合资引进技术。

这六家汽车合资企业开始建设是“八五”时期,形成产能基本是“九五”时期。

500

500

 

以上汽大众为例,上汽集团和大众集团的合资协议是1984年才签订。

1985年上海大众正式成立,一边建设一边生产,当年生产了3356辆轿车。

1986年,上海大众的产量达到8500辆,到1988年达到了15550辆。

1991年,桑塔纳轿车的产量达到35000辆,此时才超过了一期项目的规划产能。

 

在“三大三小”六家汽车定点生产企业中,不是所有的合资企业都获得了成功。

北京吉普、广州标致由于外方缺乏战略眼光,不提供有竞争力的车型,不愿意投资最终都失败了。

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虽然不存在这些问题,但是外汇短缺、国产化率低等问题也影响了产量的增长。

在八九十年代,虽然中国汽车工业从国外引进了技术和车型,但是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实在是太薄弱,因此发展十分缓慢。

一直到2000年,中国的轿车产量才达到60万辆左右。

500

 

2000年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显著加快。

1、美国通用和福特、韩国现代、日本丰田、本田和日产汽车等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汽车。

2、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吉利、奇瑞和比亚车先后成立,开始进军汽车制造市场。

3、中国汽车的配套产业链逐步成熟。

 

由于生产各方面的条件都已成熟,中国的乘用车产量从2000年开始快速增长,并且一直持续到2017年前后。

2000年至2017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黄金发展时期,也是国际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收获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汽车销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市场的竞争也不激烈,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价格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所有合资品牌的销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并获得了巨额利润。

500

 

以上海通用的发展为例:1998年,上海通用第一辆别克新世纪轿车正式下线,标志着上海通用汽车项目建设胜利完成。

投产首年,上海通用就实现销售额52亿美元,利润1.64亿美元,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新纪录。

 

1999年,上汽通用的销量为19790辆,2000年销售30543辆,2001年销售58328辆,以近50%的环比增长率迅速攀升。

2002年,上海通用首次年产销突破10万辆,2003年突破20万辆,2005年突破30万辆,几乎每年销量都上一个10万辆的台阶。

500

上海通用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对通用影响较大,但是2010年后上汽通用的销量仍在不断上升。

2011年至2016年,上汽通用销量分别为123.1万辆、139.27万辆、157.52万辆、176.02万辆、175.2万辆和188.7万辆。

2017年,上汽通用年销量达200.02万辆,这是上汽通用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销量突破200万辆大关。

 

2017年前是中国市场的黄金时期,所有外国车企在中国都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2017年前,由于中国市场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

德系、美系、日系、法系和韩系汽车销量的绝对数量都有显著的增长,企业不需要降价就能降汽车卖出去。

500

 

 

为什么2020年后中国的汽车价格会开始下跌

 

2017年后,中国汽车市场降价的现象开始越来越普遍。

 

中国汽车市场销售价格的下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汽车市场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最高的年份是2017年,当年乘用车销量达到2472万辆。

此后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开始回落,再也没有超过这个水平。

500

 

但是从供应方面看,各个汽车品牌都在扩大产能:例如北京现代在重庆建设了产能达到30万辆工厂,这是北京现代的第五座制造厂。

供应增加、需求减少使得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强度不断提高,降价是必然的结果。

 

其实这时候中国的汽车市场才回归到正常的竞争水平,此前中国汽车的销售价格比欧美市场的价格要高出许多,存在显著的溢价。

国际汽车巨头不仅对中国消费者实施价格歧视,而且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往往还面临加价、选配等其它增加成本的环节。

归根结底,这还是供应不足导致的。

 

2、汽车技术的变化:电动车技术的成熟

从2015年开始,电动车技术的发展开始加快,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开始加速。

随着动力电池技术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终于完成了从技术可行性到经济可行性的过渡,有能力与燃油车进行竞争。

电动车在加速性、智能化等方面相比燃油车具有天然的优势,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

 

随着电动车技术的成熟,中国诞生了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新能源新势力。

中国汽车市场产品的丰富程度远超欧美国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程度也超过欧美国家。

中国电动车的销售价格低于国外市场,不仅特斯拉如此,德国大众的电动车在中国的售价也远低于国外。

降价通常是竞争加剧最直接的结果,燃油车时代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不够激烈,电动车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最激烈!

500

 

3、中国品牌的崛起:代表性车型比亚迪的仰望,长城坦克

中国代表性的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等都是2000年后才成立的,都是白手起家,在汽车领域没有任何的技术积累。

比亚迪和吉利最开始生产的汽车如比亚迪F3、吉利豪情、奇瑞QQ都是廉价的仿制车型,这也是当初不得已的办法。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比亚迪、奇瑞和吉利都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和经验,研发的车型不仅更高端,而且产品竞争力甚至超过了合资品牌的主力车型。

 

此外,汽车技术从燃油向电动化转型也有利于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

比亚迪是汽车企业中率先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而且拥有动力电池的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比亚迪终于迎来了收获时期。此外比亚迪成功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推出了仰望、方程豹、腾势等高端品牌汽车。

中国自主品牌不再是生产低端车型,30万、5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也能设计。

以蔚来、理想和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汽车品牌,研发的车型直接就是以中高端为主。

500

 

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丰富,竞争自然激烈。

此时比亚迪发起价格战,不过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向合资企业的领地发起进攻而已。

比亚迪的秦系列轿车属于紧凑级,这是轿车细分市场上销量最大的车型。

2020年以前中国紧凑级轿车市场的王者一直都是轩逸、朗逸、宝来、速腾、卡罗拉等合资品牌主导,中国自主品牌只有吉利帝豪、长安逸动等少数品牌勉强挤进销量前十名。

在紧凑级轿车市场,上汽大众的朗逸是桑塔纳轿车的后续车型,而速腾、宝来则是捷达的后续车型。

合资企业此前牢牢占据了紧凑级和中高级轿车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而且汽车的价格跟海外相比仍然很高,存在很大的降价空间。

比亚迪发动的价格战不过是让中国汽车市场的售价回归到合理水平而已!

500

 

 

中国汽车价格变化四十年

 

为什么以前中国的汽车价格那么贵?

因为中国的汽车工业落后!

这是工业落后国家必须付出的溢价!

中国汽车市场的高价格不仅有生产国的价格歧视,还有中间环节的各种加价,最典型的就是丰田阿尔法MPV。

现在伊朗、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汽车一样贵,是一样的原因!

500

 

中国汽车市场是从何时回归竞争本质的?

2017年前主要是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2020年后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竞争。

2017年前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不够剧烈,汽车的售价仍然较高,加价现象普遍存在。

2020年后随着自主品牌竞争力的增强,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程度才进一步上升。

降价特别是特别畅销的车型的降价是最显著的标志!

其次是汽车平行进口业务的消退。

 

中国汽车价格变化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产能和技术能力的改变,是全球汽车工业格局的变化。

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中,中国自主品牌优势显著。

中国拥有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同样显著,中国自主品牌将会获得更多的十分份额。

正如智能手机市场曾经发生过的那样,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将会更低,我们所有人都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受益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