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短视频上瘾?围绕短视频,人群正在分化吗?
人的大脑,就其运行机制而言,更适合处理相对长时段的任务。我们也可以把脑力劳动理解为跟普通的体育运动一样的过程。在普通的体育运动里,我们需要先热身,慢慢的把身体打开,然后通过一系列轻度的运动进入状态,最后再进入正式的运动。
假如让一个人上来就跑步,跑15秒立即打30秒羽毛球,打完羽毛球立即打30秒篮球。这么折腾几回,不用多长时间人家就干废了。
有些人会说,短视频只是一个工具,它的好坏取决于传播者传播什么样的内容。这话是不对的,因为“媒介即讯息”,任何一种媒介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媒介环境学派对电视的研究就已经表明,电视本身的碎片化传播是不利于进行深度思考的,而且在电视节目中,上一分钟还在播放严肃的杀人案件,下一秒就出现合家欢的广告也十分普遍,这种快速的信息切换使得观众必须强制停止思考而接受当前的信息,这与阅读书籍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短视频则是电视的进化版。短视频当然可以用来传播一些“有用”的信息,但是短视频对于信息传播的最大影响并不在于内容,而是“刷”这个行为本身。短视频与电视的高度相似性在于,你虽然可以知道电视即将播出的栏目名称是什么,但是你无法预料栏目的具体内容和画面是什么。在看电视的时候,是电视台强制性的让你“刷”电视,而在短视频里,这个“刷”的动作则是由个人完成。
认为短视频可以传播“有用”信息的另一个错误,也在于忽视了信息接受的过程。如前面所说,你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最好有个热身过程,这是让身体慢慢做好运动准备。同样的,以普通人的记忆力而言,是无法做到“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我们如果想记住某个知识,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短视频看似说的都是“干货”,但恰恰是因为太“干”了,反而无法吸收。
例如,下面这段对于裕固族历史的介绍:
裕固族,源出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因内受大雪天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扰,外受黠戛斯族袭击而崩溃,部众分途西迁。其中一支迁至河西走廊的沙州、甘州、凉州一带,受吐蕃政权统治,史称河西回鹘。851年,沙州汉人张议潮乘吐蕃内乱之机,领导沙州各族人民起义,驱逐河西吐蕃守将,号归义军,据有瓜、沙、伊、肃、甘等11州之地,归附唐朝。河西回鹘遂依附张议潮。
就这段文字,我敢说如果不是对唐朝边疆史有一定了解,普通人肯定无法看一两遍就记住这里说了什么。“鄂尔浑河”、“黠戛斯”、“沙州”、“张议潮”、“归义军”等概念,对普通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你竭尽全力的想学习“干货”,但因为“干货”太“干”,你能记住的东西十分有限。同时,因为你在不停的刷,刷到后面几个视频的时候,前面的内容已经基本忘了。这样导致的结果也就是你看了一下午的短视频,你认为你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结果等刷完手机一想,什么都没有记住,你还会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而焦虑。
如果你真想了解裕固族的历史,拿出十几分钟,看上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反而会比看浓缩的干货要记得牢。
假如说短视频真的只是让人沉溺于娱乐,其实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短视频是没有任何的准入门槛的,任何人都可以在短视频上发声。抖音、快手说自己的用户数都有七八亿以上,这当然不是完全可信,但是打个折说它的活跃用户有两亿人是没太大问题的。两亿人什么概念?两个日本那么多。这里面肯定是什么样的人都有。这里面是所有的人都是可信的吗?所有的人都是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吗?所有人都会为自己说的话负责吗?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刷短视频,非但无助于了解所谓的真相,反而有可能因为垃圾信息的过多输入,让自己无法去分辨那些可信度较高的信息。
短视频上瘾并不奇怪,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利用人的成瘾机制来制作的产品。说“围绕短视频,人群正在分化”也并不对,因为短视频只是把世界本来的样子以另一个形式放大了——如同刚才所说短视频的活跃用户有好几亿。是这好几亿人,因为短视频变成了这样吗?不,是因为有这个平台才让你看到了他们的存在。
短视频的上瘾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觉得要看你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如果短视频本身的什么特点就决定了它具有很快的传播速度和能够绕过你的思考,直接去影响人的影响力。如果用来进行营销、种草、销售,这都是绝佳的利器。反之,如果你希望从短视频这里学到一些什么东西,那么这就是一个几乎难以达成的目标。
在前些年,曾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也曾在一天中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刷短视频,但是等到后来再一想,其实什么“干货”也都没记住。后来又把这个时间拿来看书,反倒觉得一天的时间变长了,而且充实感更足了——至少我看完一本书,就算过了几个月,我还是能大致回忆出这本书里具体讲了什么,以及我想要找某个内容该去哪儿找。
如果你也沉溺于短视频里的“干货”,还是直接去看书吧。
还有我老婆在那里找做点心的视频,自己试做。
就这一点来说,短视频是有用的。
但如果短视频是靠这点有用生存的话,它是活不下去的。
它的最大用处,是帮很多人消耗时间。
广东话有个词叫“嫌命长”,拿自己的时间去填短视频的流量,我觉得是有点“嫌命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