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捍卫我们的农历,同时建立自己的阳历,不能永远只使用我们无权修善的西历
郑生凡
本文的题目就是我6天前公开的帖文呼吁的核心,不信,去看白底黑字呼吁的原文。
关于名称。我6天前的帖文建议里,没有提出要修改我们原农历系统的一根毫毛,只是提出了还原三个名称:春节、清明节、农历。春节在历史上有三个名字,分别是”太初”、“元旦”、“春节”。元旦已给了西历。我建议把太初还给正月初一。为什么,因为中文的初是指开始,“太”意为“极”,那只有正月初一配得上太初。而春是指太阳历中的春夏秋冬四个气候季节中的的一个名称,我把它还给我们需要建立的太阳历系统。实际上,太阳历还有“夏节”——端午节,“秋节”——中秋节,考虑到人们感情需要十五十六月团员,我没有动她们,呼吁的帖文里明确写出留在原阴历系统内。清明节,因为是24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它早已被放在阳历系统里,并且,我强调了节庆要在集思广益之后做统筹配置。前天我还发了一篇帖文《正月初一太强大》。怎么讲呢,现在几乎所有节气名称,在智能手机里都早已纳入了公元西历(看粗体阿拉伯数字)的系统里,包括春节。
关于农历这个名称。我认为,日月年这三个阶梯式时间摡念,是创建历法的三根支柱。月亮只有月周期,沒有另两个周期,太阳有日周期和年周期,却没有月周期。所以,阴历有两根支柱是太阳的,阳历有一根支柱是向月亮借鉴的。阴历再加入闰月年,阴历和阳历就基本上对称了,这个阴阳合历的农历,就可以共用日月年这三根支柱,就建成了农历。可见,不仅农历是阴阳合历,阴历也是阴阳合历,阳历也是阴阳合历;既然农历是阴阳合历,我们给她建立一个更严谨的阳历不是更好吗;之所以统统在名称上不叫它们阴阳合历,只是侧重不同而已。农历可以建立一个阴阳合历,但,农历≠阴阳合历。如果我们能创建一个能用24节气去捆绑而固定住日期,人们不用查日历,都能记住24节气任何一个节气在那一天,那不是更好的农历吗!何错之有。我相信,可能因为我文题的表达有“改”字,让部分人误会了。我们的农历使用了五千多年,形成了强大的习惯,也形成了强大的情感,听不得对她有任何的一个改字,是可以理解的。
“春”,三横从下到上分别代表地球、大气层、月亮。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大气层是人类坚不可摧的卫士,月亮淡淡的月光,不仅能给人类黑夜照明,淡淡的月光还能伴君夜间的安睡。人居其中,就是先人造字的心意和真实写照。这一切,由日字——太阳负重托底,又似是将人类高高举起。一幅和美温馨的家园,都是太阳给的。只要提到春,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生命世界,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春还给太阳历。如果大家还不能理解,原系统这三个名字也不动,我建议的修善可以启用“春元”二字代替春节二字。
中国的时代,已经来到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很快会达到人类的巅峰。与时俱进,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能捍卫我们农历系统的强大的阳历。
我呼吁,我认为,地球是太阳主持的,我们的农历需要一个强大的阳历。我们无权修改西历,但我们盛世中华有能力完成对自己的国宝——农历的修善。一一而修善历法,是国家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全盘考虑才会做出的是和否决定。我的呼吁算什么,许多网友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评论,其实不也是在行使国家付与的呼吁权吗。
公元2024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