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4线城市平均月薪3k,如果每多生一孩一次性奖励50万,你看有没有效果

【本文来自《即便有大额生育补贴,新加坡生育率还是跌破了1,对我们有哪些启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和人均收入太高了,每生一个孩子,一次性奖励5-7万元人民币根本没有什么刺激作用。中国3-4线城市平均月薪3000元,如果增量生2胎和3胎,每多生一孩一次性奖励50万,你看有没有效果。

现在总和生育率是1(平均每对夫妻一个孩子),每年出生900万人。如果增量2-3孩每人一次补贴50万,并持续保持25年,持续25年把总和生育率提高到2(平均每对夫妻2个孩子),把每年出生人口从900万提高到每年多出生900万、总数1800万(平均78岁的寿命,长期保持总和生育率2),理论上中国人口就能长期保持14亿人,人口危机彻底解除。

算算经济账,先算支出项。每年多生900万人,增量2-3孩每人一次性补贴50万,每年增加国债4.5万亿,25年累计国债支出增加113万亿(按照目前的7.2的汇率,相当于25年累计增加国债15.7万亿美元)。中国目前的GDP是120万亿,按照每年增长5%计算,25年后将增长到每年387万亿(如果不立即出台强力生育刺激政策,任由中国的总人口数在10年后每年暴跌1000万,15年后每年暴跌2000万,而且持续50-70年,中国的GDP大概率将在10年后零增长,15年之后开始长期负增长,根本达不到25年后的387万亿)。持续执行25年这项补贴政策,25年后国债占GDP之比仅仅会因此增加30%。

再算收入账。2021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达到约8.7万亿,2022年降至约6.7万亿元(同比下降23.3%),2023年进一步降至约5.8万亿元(同比下降13.2%)。因为每年增加900万出生人口,房地产市场需求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地方政府的土地金收入每年能从5.8万亿恢复到8万亿,每年这项财政收入增加2.2万亿,25年累计增加55万亿。另外,二手房每年交易金额能稳定在8万亿,按照平均10%的综合交易税率,每年能获得二手房税收稳定在0.8万亿(如果人口综合出生率持续在1,二手房的交易也会大幅下降,政府的这项综合税收也会持续大幅度减少至少50%),按照50%的贡献率,每年增加0.4万亿,25年累计增加10万亿。另外,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恢复,国有银行在房地产产业链和地方政府平台债上的100万亿的总计债务,坏账至少能减少20万亿。这还只是按照目前的平价计算,没有考虑25年平均每年2-5%的资产通货膨胀率,如果考虑25年的持续通胀因素,这些涉及土地和房地产业务的政府和国企的增量收入只会比55+10+20=85万亿多不会少。

再考虑每年增加的900万、累计25年总计增加2.25亿新生人口在平均寿命58年青壮年期限内(78年是人均寿命,58年是平均青壮年贡献期)内对中国社会消费、投资、就业、综合税收、社保缴费盈余等各个方面的持续拉动作用,这项政策执行25年的时间内给中国政府带来的累计增量财政收入贡献将远超100万亿(中国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是增值税和消费税,只要GDP保持5%的持续稳定增长,政府财政收入就会持续高增长)。关键是这个政策的经济贡献效果不仅能持续25年,还能至少再持续25-30年(因为人口结构的年轻化,彻底摆脱了人口总量和结构危机)。

综合上述计算,这项财政补贴政策的经济效果是非常非常划算的,25年的累计增量财政收入(55+10+20+100=185万亿)远大于113万亿的累计财政支出。另外,这项长期财政刺激政策最关键的贡献是能让中国彻底扭转中国的长期人口危机及其由此带来的长期经济危机。中国只有保持一个非常健康的人口结构(总和生育率2)和人口总数(14亿),才能保证中国在长期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军事竞争中有绝对的硬实力。

看看中国的对手集团——美国及五眼集团+欧盟+日本+韩国+印度,他们目前的人口总和是27亿,所以中国长期保持14亿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才能保证中国有全套的工业体系和工业竞争力,以及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企业在巨大国内市场里激烈竞争成长之后,冲出过门就能在短时间内就能从弱到强、从学徒到单向碾压世界市场的所有外国企业(20年之内,家电、光伏、风电、新能车等产业从刚入门的学徒到在世界绝对碾压性的霸主地位,没有中国巨量的人口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资源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综合看,算大账,任何经济刺激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持续拉动效果都不如25年长期投资人口资源的效果更好。综合看,算大账,任何经济刺激政策对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拉动效果都不如25年长期投资人口资源的效果更好。综合看,算大账,持续25年每年4.5万亿的人口生育补贴资金,将持续进入中国经济的大循环。

当前以及未来困扰中国经济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内需增长乏力,而需求不振必然导致企业不敢大规模增加投资,虽然央行屡次降准降息、社会资金充裕,但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意愿就是启动不起来,社会资金周转率就是提高不起来。目前中国每年的人口总数下降值是在200万左右,10年后将增加到每年1000万以上,15年以后将增加到2000万,而且只要人口总和生育率继续维持在1,这种人口总数持续暴跌的趋势就像一直持续下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试问,全世界哪个国家的经济能够长期持续承受1000-2000万人口规模的暴跌,对需求和投资带来的边际冲击负面效应?!所以,困扰和解决中国经济增长最关键的核心矛盾和牛鼻子就是人口危机。

持续25年每年4.5万亿的人口生育补贴,将持续进入中国经济的大循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持续的源头活水,最终将把中国经济从长期内需低迷的困境中彻底拉出来,并会彻底让企业消除担心中国未来持续人口总数暴跌导致的需求危机,并为高科技企业和新质生产力的风险投资带来源源不断的巨量投资活水和积极投资的信心。

人口再生周期至少25年,等10年后人口危机和经济危机大爆发,再后悔错过了目前最佳的10年补救时间(当下处于生育期的90后每年平均出生人口1800万,把总和生育率从1提高到2,就能把人口出生从900万提高到1800万,78年平均寿命,人口总数就能稳定在14亿,中国人口危机就能彻底解除,再过10年处于生育期的人口总数就要暴跌到1000万),就悔之晚矣。

中国的经济学界必须要有更开阔的视野,要从30年50年甚至是100年的时间范畴为政府提供经济战略研究服务,不能眼睛紧盯着最近1-2年的GDP增长目标,出台的都是短期经济刺激政策(中国大学里经济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都不学人口统计学,缺乏从10-20-30-50-100年的时间范畴思考宏观经济政策的视野,都是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需求、投资、出口这三方面思考短期GDP增长和短期经济政策);不能对中国10年后的严重人口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持续内需暴跌引起的潜在经济危机视而不见,必须要从10年-20年-30-50年的大周期帮助政府彻底解决困扰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潜在危机。

有网友说改变生育文化才是最重要的,还问我补贴25年后怎么办?我不是说改变生育文化和价值观不重要,也不是说钱是万能的,但扭转之前长期宣传教育“每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对中国生育文化和价值观的严重负面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扭转全社会不重视生育(导致女人不敢生孩子,怕被下岗)只重视短期KPI和GDP的文化也需要很长时间。中国有几个企业能像携程那样善待生育小孩的妇女?靠这些长效措施改善总和生育率、解除人口危机已经根本来不及、也等不急了,再过10年总人口数就要每年暴跌1000万,再过15年总人口数就要每年暴跌2000万了,眼前就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人口危机悬崖了。

25年是一轮人口生育周期,先用25年的时间把总和生育率从1提高到2,把总人口数和人口结构稳定住,把人口危机阶段性解除,再同时用25年的时间对全社会的生育文化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转变。另外,25年的补贴从经济上算大账也不亏,算25年的总账还是赚的,不仅能阶段性解决人口危机,还能解决经济危机。最关键的是至少需要用25年的时间才能彻底改变中国的生育文化和价值观,把中国变成一个有利于生育2-3孩的国家。

这个25年周期的巨额生育补贴政策的核心关键是中央政府(央行和财政部)要改变只想着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短期经济增长、却对中长期的人口危机及其带来的经济危机视而不见,要把货币发行、国债发行和提高人口总和生育率挂钩,要把《现代货币理论+改变总和生育率+改善人口结构》作为制定中长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指导方针。25年累计财政补贴和货币发行113万亿,能把GDP从目前的120万亿提高到387万亿,国债占GDP的占比仅提高30%,政府的财政收支总账还能赚72万亿(185-113)。不要担心通胀的问题,中国最应该担心的人口总数和人口结构双崩溃带来的长期通缩和内需崩溃。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大国和最大的新能源制造大国,哪会有长期通胀压力?看看2020年非洲猪瘟的导致的猪肉价格暴涨导致的CPI上涨压力是怎么在1年之后被中国工业化的生猪养殖产能压灭的,再看看最近2年的猪肉价格走势和生猪养殖行业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在中国的比较有名的经济学家里,能把这个问题想明白的目前看只有人大的翟东升教授,大多数中国的经济学家还是被自困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不能自拔,真是令人悲哀。翟东升教授“收入起点计划“是给所有的青年人发补贴,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是撒芝麻盐,根本无法扭转总和生育率1的人口危机和长期的内需崩溃危机,但是他用现代货币理论的思维来决绝中国经济困难的总体思路我是赞同的。我的思路是对他的计划进行优化,把对青年人的补贴与增量生育2-3孩直接挂钩(对那些奉行独身主义或者少生不生的青年人,不能给补贴,必须做到奖勤罚懒,这样才能有政策效果),只给那些增量生育2-3孩的青年人发放较大数额的补贴(一次性发放,分期领取;银行账户政府监管,街道社区和学校每年考核父母的优育情况,通过考核才能领取补贴;通不过优育考核就暂停补贴领取,限期整改,直至通过),只有这样才能定向解决青年人担心生育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后顾之忧,彻底解决中国长期的人口危机和内需崩溃危机。

总有朋友担心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其实这些人主要是不懂现代国家货币理论,还是用传统的公司财务管理会计的逻辑来考虑国家财政收支和GDP的问题,完全是被忽悠了。举一个例子吧,大家就都明白了。2000年美国国债余额是5.7万亿美元,23年之后美国2023年的国债余额是34万亿美元,23年间美国国债余额累计增加了28万亿美元;与国债余额的增长相对应,2000年美国GDP是10.25万亿美元,2023年美国GDP是27.37万亿美元。如果中国政府在今后25年间国债余额按照的我建议生育刺激计划累计增加113万亿人民币(按目前7.2汇率是15.6万亿美元),实现GDP每年增长5%,中国GDP将从2023年的120万亿人民币(按目前7.2汇率,相当于16.7万亿美元,相比美国2000年的GDP是10.25万亿美元)增长到2048年的387万亿人民币(按目前7.2汇率是53.75万亿美元,是美国2023年GDP的27.37万亿美元1.96倍)。美国在23年间,用累计28万亿美元国债(34-5.7=28)的成本,实现了GDP增加了17.12万亿美元(27.37-10.25=17.12),效率低下;而中国在25年时间内只需要国债余额累计增加113万亿人民币(按目前7.2汇率,相当于16.7万亿美元)就能实现GDP增加267万亿人民币(387-120=267,按目前7.2汇率,相当于37万亿美元),效率是美国3.62倍(37/16.7=2.21;17.12/28=0.611; 2.21/0.611=3.62),难道这个25年累计113万亿的人口投资计划不划算?所以,政府(央行和财政部)缺不缺钱根本就不是问题,关键是有没有现代国家货币理论的智慧和认知。

现代国家货币理论的基本逻辑是——只要借债主体是财政部,借债货币是本币,农产品供给基本自主,工业制造能力超强且能自足,政府对恶性通胀治理管控能力超强,人口总数开始持续暴跌,持续通缩压力很大,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就可以不用考虑本币国债占GDP之比的持续增长,长期增加中央政府国债余额推动经济增长,而且正面效果远大于负面效果。目前全世界看,最符合现代国家货币理论适用条件的国家唯有中国,所以中国能在2022-2023全世界大通胀的情况下,在国债余额持续增长的同时保持国内的CPI呈现长期持续低迷状态。美国长期利用现代国家货币理论,持续增加国债余额推动经济增长的前提必须是利用中国超强的工业制造能力、持续大规模进口中国商品用来压低美国的通胀。如果美国对中国搞贸易战和脱钩断链,提高关税限制中国商品进口,就等于自己打破了美国适用现代国家货币理论的前提条件,必然会出现恶性通胀(2022-2023年这2年美国商品实际累计通胀率在50%-100%,很多商品的价格都是疫情之前的2倍),必然会逼得美国央行激进快速加息抑制恶性通胀。

中国很多改革政策都是在危机倒逼模式下出台的,如果没有眼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就没有决策层发动改革的共识、并采取坚决有力的行动。但人口统计学和人口变化趋势却须要决策层必须在人口危机到来之前的10-20年就提前预判10-20年后的人口危机和经济危机,并且在没有眼前严重的社会危机时就能提前10-20年形成发动改革的共识和采取坚决有力的行动;由于人口再生产周期是25年(不像猪周期,只有2年),所以如果等人口危机和经济危机真的爆发了,就错过了成本最低、提前纠错的最佳时间窗口。这的确是太难为决策层了,这完全超出了危机倒逼模式的决策逻辑,因为如果决策层本身不是人口统计学、经济学和现代国家货币理论的专家,根本无法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危机和经济危机有提前10-20年的深刻理解和超前预判。请大家看看下面中国和美国的人口总数未来趋势预测图,如果任由中国目前总和生育率1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从2035年开始到2099年,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形势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懂人口统计学、经济学和现代国家货币理论的人都知道我说的意味着什么。

500

500

500

https://user.guancha.cn/main/preview?id=1201772

《中国的人口危机只有进入危机倒逼模式才有可能解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