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利好不断,全链条发展提速
创新药板块可能迎来估值重塑。在前期海外利空提案的影响下,创新药板块情绪较为脆弱。国产创新药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步突破了“卡脖子”限制,在美国FDA新药审评和国际大药企海外授权方面屡有进展,在海外市场有望迎来业绩兑现。在这一时点海外利空提案的出台可谓“居心叵测”,国内刚结束的重要会议上,重要工作报告首次纳入“创新药”,创新药作为我国医药赛道“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以下梳理了创新药产业链的全链条利好,关注全市场首只创新药ETF(159992)和首只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一、政策面:医保谈判重点支持,创新药定价政策出新创新药作为一种消费品,其“量”和“价”自然是板块景气度的重要衡量标准。近期这两大方面都迎来重要政策支持。(1)“量”的方面,我们知道医保是国民医药支出的重要支付渠道,进入医保目录有助于新药销售放量。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已经连续举行8次,从2016年5月首批到2023年12月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公布,国家医保局已经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医保目录,其中谈判新增446个。医保谈判常态化举行使板块市场预期稳定。

图:2016-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情况(信息来源:东海证券)2023年底的医保谈判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4.6%,创五年新高。25种国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23种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92%,高于整体水平。体现了医保谈判对创新药的支持。(2)“价”的方面,一方面国家医保谈判在谈判规则中更多地以创新药的临床价值为导向,降价幅度趋缓;另一方面,2024年2月5日,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基本明确了化学新药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价格制定及调整规则,有利于稳定创新药价格预期。在具体政策的助力下,创新药板块量价预期双稳,叠加国内重要会议的顶层设计战略支持,创新药板块信心有望恢复,重点关注创新药ETF(159992)、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二、技术面:银发经济时代慢性病题材有望出新全球人口结构的改变已经是大家所熟知的长期趋势,我国也不例外。2023年12月重要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国内重要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及“银发经济”,涉及医疗、消费、金融、文化、社会服务等领域。

图:银发经济时代养老产业成长空间广阔(信息来源:华泰证券)医疗领域,一方面,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55-64岁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达48.4%,65岁以上发病率达62.3%。另一方面,国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2022年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20元,占总支出比重8.6%。减肥创新药具备消费属性,近期海外龙头的业绩和国产管线的加速布局带来“热辣滚烫”题材。未来,非酒精性脂肪肝、阿尔兹海默症、失眠、脱发等领域创新药技术有望突破,医药长期需求刚性,人类攻克各类疑难杂症的意愿与日俱增,技术进步带来投资机遇。三、基本面:业绩预告显示板块景气筑底回升大家知道,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往往在次年的3月份-4月份发布,因此从现在到二季度可谓是A股“最基本面”的季度。盈利预期相对稳定的赛道有望在这一时期迎来资金的青睐。站在当前时点,一方面,创新药板块历史业绩确定性较高。2021年创新药主要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超100%,2022年增速放缓与疫情管控院内放量受影响相关。当前创新药进入收获期,品种获批数量提升+重磅产品的多适应症获批的商业化放量可期。

图:创新药板块主要公司实现“研发-业绩”良性循环(信息来源:华福证券)另一方面,近期发布的部分创新药企2023年年报业绩预告,显示医药创新产业链景气度有筑底回升趋势。上游医疗服务环节(俗称CXO)在高基数和高利率双重压力下,2023年表现相对较弱,但负面影响或已反映在股价中。而下游创新药企部分龙头公司开启出海变现增厚利润,录得正增长。其中热门方向减肥药业绩预喜率高达78%,品种进入收获期。

图:医药赛道不同细分方向2023年业绩预告情况(信息来源:东吴证券)整体创新药板块在年报季的业绩确定性较高,有望迎来资金助力,重点关注创新药ETF(159992)、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四、融资面:美联储降息预期边际强化创新药企具有研发投入在前、销售盈利在后的商业模式,同时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融资利率是药企的重要成本。医药投融资规模的同比变化是观测创新药板块研发管线拓展情况的重要先行指标。

图:截至最新2023年三季度全球医药投融资连续3个季度同比回升(信息来源:华泰证券)展望未来,美联储利率作为全球无风险利率定价之锚,对医药投融资市场的复苏节奏有重要影响。2024年年初,伴随1月份通胀数据和就业数据的波动,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反复,但当前已逐步趋稳3月6日-3月7日,美联储主席在国会听证会上释放“年内开启降息是合适的”这一重磅鸽派信号。3月8日,美国2月失业率飙升至3.9%,超市场预期,为两年来新高,降息必要性提升。3月12日,美国2月核心CPI同比3.8%,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是2021年5月以来最小年度涨幅。整体通胀和就业数据强化降息预期,对创新药板块或形成利好。五、估值面:国产创新药企出海加速,二季度学术会议提供催化创新药板块还需要长期宏大叙事来提振估值。伴随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红利虽然逐步退场,但工程师红利有望开始发挥作用。工程师红利在我国医药行业体现明显。截至2023年1月,我国拥有正在开发中的药物管线5033个,占全球总管线比例由上年度的20.8%上升到23.6%,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2023年四季度,我国首个PD-1国产创新药在美获FDA批准上市,研发实力得到国际认可。

图:各国创新药物研发情况(信息来源:长城证券)2024年有望成为我国医药出海爆发增长元年。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创新药市场具有人均支付水平高的特点,创新药“出海”能够使我国创新药企分享健康消费红利。2020年以来我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金额持续增长,2024年年初以来一个月时间内(20240101-20240204),我国海外授权交易金额达91.46亿美元,超过2020年全年,创新药出海爆发元年或至。

图:我国医药出海授权交易金额(右轴,美元)和数量(左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