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失败的直接原因与启示
我感觉是走位问题,被夹击、包饺子。清军雁阵,聚在一起。日本以本队为铁砧顶住,游击队为锤从侧后方防御薄弱处敲打,反映了双方的战术差距。玩过战舰世界的能体会到打侧身有多爽。据记载,清军连训练用弹都用上了(缺少思辨能力、看问题肤浅者口中的掺沙弹),日本弹药也很稀缺,舰只装甲薄、火炮口径小,但航速快,下濑火药燃烧伤害高。装备方面各有优势。
所以关键是知己知彼,对双方特点足够了解,制定针对性战术。比如战前准备燃烧弹、半穿甲弹,清军像致远这样速度较快的巡洋舰也是有的。吨位大、装甲厚的定远、镇远当半肉刚正面,日本打不沉,只需防鱼雷艇、巡洋骑脸雷。埋伏一些较新式的巡洋舰后发制人,炮打完了近身鱼雷,再不行撞(致远舰是舰上鱼雷被击中,引起殉爆,点背)。通过夹击重创日军精锐--游击队也是有可能办到的。反过来,如果情报侦查、分析跟不上,就算双方装备互换你也打不赢,假设都能熟练操纵对方装备。
中原王朝总体上缺少骑兵这样高机动性兵种(或者后期骑兵战术能力严重下滑),对包抄绕侧和阵型机动的作用认识不足,海战经验严重缺乏。更严重的问题是,长期缺少外部威胁,有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和平病问题,操练浮于形式。
就像火车刚出来和马差不多快,除非战争胜利能让清朝洋务派占上风,否则意义不大。关键是要介绍、普及维新先进思想,发动民众,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
-----
台湾是甲午战争失败后丢掉的。当前大陆的主要矛盾是(核心)技术自主和改良、创新与美国封锁的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不值得主动冒干扰解决主要矛盾的风险动武。如果以后台湾发展和大陆差距拉大的话,民众会对台当局不满。统一问题本质上是发展竞争问题(而且比较适度、公平的竞争对两岸都有好处)。如果能从超脱出地区的角度看问题,也许能得到双赢的结果,掌握战略主动权;否则两败俱伤,美国得利。
就像一百多年前我们需要学会用列强的武器和战术与之竞争一样,今天的我们仍需要学习西方人的自信和创新文化。与过去不同的是主战场已发生变化,要面向未来和大局,不能太执着于历史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