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称“房企该破产破产” 恒大要彻底清盘了?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答问时表示,对于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该破产破产、该重组重组;对于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依法坚决予以查处,让他们付出应有代价。
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以“房地产”关键词检索,剔除重复信息及非房地产企业的名单统计后发现,2023年约有235家房企发布了相关破产文书,2024年截至2月29日申请破产房企已有超20家。申请破产的房企主要以三四线的中小型房企为主。
不过,当住建部明确表态,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该破产就破产,该重组重组,恒大这样的巨无霸,是否会彻底清盘?
2023年11月末,恒大地产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为3163.91亿元人民币,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的状态。
此外,根据2024年1月29日的消息,恒大集团因为资不抵债问题,在香港高等法院被正式下令清盘,这意味着其财务状况已经到了必须通过法律程序进行清算的地步,证实了恒大确实陷入了严重的资不抵债境地。
假设,恒大最终宣布破产,会带来怎样的景象?
根据现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将启动相应的破产程序,该程序通常包括破产申请、受理、管理人接管、债权人会议、破产财产的管理和变价、破产债权的申报与确认、破产财产的分配等一系列环节。
对于恒大破产后的债务处置,首先,法院会指定破产管理人负责清理和管理恒大集团的全部财产,并组织召开债权人会议,以确定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
债务清偿顺序一般遵循法律规定,首先是支付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其次是职工债权,接着是税收债权,然后才是普通债权,其中包含购房者的期房权益、投资者的债券或股权债权、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债权等。
恒大如果真的破产,对购房者的影响可能是最直观也最直接的。恒大破产导致原本购买的期房项目停滞,交房时间遥遥无期甚至无法交付,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购房者需要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利,参与破产程序,争取在破产财产中获得优先保护或者通过政府协调找到接盘企业继续开发完成项目。
投资者方面,持有恒大股票或债券的投资人将面临投资本金及收益的巨大不确定性。破产清算时,如果公司剩余资产不足以覆盖所有债务,投资者可能只能按照法定顺序得到一定程度的清偿,且清偿比例往往远低于原始投资金额,甚至可能出现完全不能回收的情况。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债权人,不仅面临着大量不良贷款的压力,还可能因恒大破产而导致信贷风险增加、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影响其自身的经营稳定性和金融市场秩序。
此外,恒大破产可能触发银行业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重估,收紧对相关企业的信贷政策,间接影响到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融资环境。
那么,恒大会破产么?
早在2021年12月,广东省政府向恒大派出工作组,督促推进企业风险处置工作,督促切实加强内控管理,维护正常经营。
恒大及许家印的部分资产陆续出售,用于偿还债务。恒大出售了子公司恒腾网络的部分股份,变现约88亿港元;转让盛京银行的股份,变现110亿元人民币;出售深圳高新投股份,获得10.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处置恒大冰泉股份以筹集资金;还计划出售旗下的非核心业务和房地产项目,例如恒大拟出售杭州的一个项目以获得36亿资金。
许家印在深圳、广州、香港、伦敦等地的豪宅、别墅被拍卖,一艘豪华游艇也被恒大集团以32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用以偿还债务。
然而,这些资产即使全部出售成功,也是杯水车薪。
部分地方还采取了变通举措,如河南开封2022年11月回购恒大1050套商品房作为保租房。
2023年2月,恒大亦曾启动全国范围的项目促销活动,截至6月末,恒大已经实现405亿元的销售额。然而从那之后,恒大便没有再公布销售和交付的情况了。2024年开年,也几乎没有恒大在经营方面的消息。
尽管恒大目前仍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但让其彻底破产或清盘,仍困难重重。也因此,住建部称“房企该破产破产“,不少中小房企今年会破产,但”恒大不能倒“,仍将是政府及利益各方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