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打麻将一旦成瘾,很难“矫正”

【本文由“水庙渔夫”推荐,来自《玩电子游戏和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难以相提并论,它很易成瘾》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反驳:

搓麻将、打扑克和玩电子游戏、下象棋……难以相提并论,前者与后面此类的心理效应不在同一水平。如果只是“玩玩”,搓麻将、打扑克也只是“游戏”,就像其他娱乐活动,可当作“雅玩怡情”,没有什么不好。

不同的是,前两者很易成瘾。

为方便叙述,下文以打麻将为例。

打麻将一旦成瘾,当事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化。严重者社会性缺失,醉心于麻将赌场,自我迷失,甚至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基本上,一人成瘾,整个家庭上下三代不得安宁,崩溃感、窒息感、绝望感会成为一家人的日常。如此活法,局外人很难体验其中的痛与苦。

打麻将很容易让成年人成瘾,其危害性恰恰缘于此。设计赌局时,就在技术层面加入诱使“玩家”成瘾的心理学机制。

实践中发现,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也就是二十岁左右刚刚具备了打麻将的物质基础,心理上最容易成瘾。其中简单的原因是,公司、部门的领导经常打麻将,年轻人因此有了打麻将的环境基础。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意识水平低、社会经验不足,不像中老年人那样具备足够的主动意志用来应对外界压力,并从不良行为中解脱出来,麻将一旦开玩就可能不能自拔,不由自主地跳入麻将组织者人为挖成的心理陷阱。

二十岁左右这阶段是人的学习思维向挣钱思维过渡的转折期,而打麻将用到的主要是基于运气和金钱的直观刺激,当中伴随着大量的简单动作。胡牌赢钱这一简单方法和吃碰摸牌这样的简单动作,会因打麻将成瘾而习惯化,并不断得到强化,结果阻碍从学习思维到赚钱思维的转换,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因此固着于这个“低级水平”,风险思维和勤劳思维、打工思维和创业思维很难正常开发。这样的人,其心理成长不如常人,被心理学工作者称为“巨婴”。

年轻人,打麻将一旦成瘾,很难“矫正”。

打麻将成瘾的年轻人,无一不是日夜颠倒、作息紊乱、学业荒废的,其社会性发展受挫;还会全家受累,家庭关系冲突不断,老人的晚年幸福无从谈起。然后,带着成瘾,很快进入中年,因此更加颓废,更加难处。迁延到老年期,人的事业一事无成,并会妨碍家庭关系的和睦。

一个人进入社会后,适应社会,贡献社会,得先跟社会和谐相处,需要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同样,人在生活与工作中发展,需要用到更多的打工思维和创业思维、风险思维和勤劳思维,以及精细的动作,而不是低级的思维与简单的动作。越是专业的事情,越需要高级思维。打麻将成瘾的孩子,中年后,难以获得足够支撑家庭的财富。复杂又专业的事,他们无能也无心去完成,遇稍难的事即会回避,就像当初回避学业一样。

再看电子游戏、下象棋这些行为,即使“成瘾”估计也不太会在二十岁这个年龄段。再是,它们还算是合法的行动,属于自娱自乐,它们会让当事人意思消沉,所谓的玩物丧志即是,但不会像打麻将那样使人的心理全面固着在二十岁这个年龄段。

打麻将是赌博行为,全面脱离现实,长期沉浸其中,跟现实社会失去互动,结果会阻碍个体行为准则与社会伦理规范内化,容易形成反社会、反人性的人格。相比之下,个体不会只因电子游戏、下象棋等活动形成反社会、反人性的人格。

对的,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准确地说,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整天打麻将,可以躲进赌博天地自得其乐,背后一个潜藏的动机是逃避,逃避学业之苦,逃避履行社会功能之苦。但这样的“苦乐观”是非理性的,是病态的,它不具备现实价值,因为跟现实脱节,跟真实的世界隔离,是在赌博的环境中寻找虚假的“快乐”,是一种心理麻醉。而人总不能一直借麻醉止痛避苦,自得其“乐”。

打麻将成瘾者离开麻将,进入现实的人际关系,适应起来非常困难,相当于麻醉消退,更痛更苦。

学生时期完成学业,既是当事人履行社会功能的要义,也是将来进入社会而“享乐”的心理与社会基础,逃避这些,等于逃离现实中的乐。当事人把打麻将当成趋乐,在非理性层面当成了乐,真正的苦因发展停滞而被“掩盖”了,这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压抑机制,是人性被埋没。

打麻将成瘾,几乎都会诱发贫穷,穷人当中,就有相当多是因为打麻将成瘾长期不得解脱的。没有人觉得贫穷是福,心理学认为贫穷倒是极大的痛苦,贫穷是一种苦,需要出家。贫穷三大表现,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不能喝好的,危害个体,连带着危害家庭,危害社会。玩电子游戏、下象棋——即使“成瘾”,也没有金钱损失。它们也不会像打麻将成瘾那样诱发严重的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也不会像打麻将成瘾那样出现极端的贫穷。

打麻将成瘾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很大危害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