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的草根人物之二 公叔之仆

公叔当了魏国宰资治通鉴相后,对握有军权的吴起很是忌惮,却又想不出对付他的办法,愁得嘞,吃不下,睡不着。
他的仆人,没名没姓,书中叫“公叔之仆”,此人位卑未敢忘忧主,冲着公叔大人口出惊人之语:把吴起那小子赶走不就完了,这很容易嘛。
公叔说:你小子说的轻松,这么容易,我还有啥好愁的?
仆人说:大人您给大王提个建议,让吴起也当驸慌马爷呗。
公叔鼻子差点气歪了:这驸马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巴结上的,吴起现在就这么凶,要是再当上驸马,不是更没我的好日子过了,你小子不会是吴起派来卧底的吧?
仆人不慌不忙接着说:您这样跟大王说,吴起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咱们魏国是小国,又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他恐怕不愿意留在咱这。吴起握有军权,他要有二心,那可是乖乖不得了。大王肯定着急,肯定问您咋办?您就说请大王试探一下,说要把公主嫁给吴起,吴起愿意当驸马,肯定留在魏国;他不愿娶公主,就是不愿意效忠大王。
公叔大人简直气疯了:娶公主当驸马,这么好的事,他吴起会不愿意?
仆人接着说:您跟大王说好以后,立马邀请吴起到家里做客,事先叮嘱公主让她对您大加欺凌,您逆来顺受,不敢说半个不字,演的越像越好。吴起为人正直而且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当他知道娶公主的下场就是受气包,就是牺牲自己的尊严,肯定不敢重蹈您的覆辙,肯定会跟大王说不愿意当驸马。大王被拒,对吴起的看法就会变,吴起的好日子不就到头了?
公叔大人一听,这主意靠谱,于是依计而行。
事情的结果是吴起果然疑心魏王不再信任自己,只好叛逃到秦国去了。
读到这里,感觉就是两个字:惊心。
如此周密阴险的圈套,别说吴起,就是再加五个成为“十起”,也逃脱不了上当吃瘪的结局。
真就纳了闷了,“公叔之仆”心思如此缜密,计谋如此精到,尤其是对吴起和魏王的性格心理,如此揣摩到位,简直是把两位高权重之人玩弄于鼓掌之上,这么大本事,怎么就当了卑贱至此的仆人,而且仅仅冒了这一回泡,从此以后再也没了动静呢?
是他“技止此耳”?
还是因为太过精明,受到公叔大人的猜忌,被做掉灭口了?
存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