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黄复兴党部」未必对朱立伦有利

  昨日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了《中央委员会组织规程》修正草案。根据新的「组织规程」,国民党中央党部调整为七大部门,包括政策委员会、组织发展委员会、文化传播委员会、行政服务委员会、数位党部、革命实践研究院、考核纪律委员会等,另设国际事务部、大陆事务部。其中数位党部为增设,整合青年业务,以数位方式强化青年工作。同时,精简各单位二级部及调整业务执掌。而最重要的改革,是裁撤「黄复兴党部」。

  党主席朱立伦表示,未来党中央会成立「退伍军人服务工作委员会」,简称「黄复兴工作委员会」,组发会之下会设「退伍军人部」,各地方也会有退伍军人工作委员会与退伍军人工作组,原本「黄复兴党部」在各县市的支党部,将与一般县市党部进行整并,都在县市党部主委以及由原「黄复兴支党部」主委担任的县市党部副主委指挥下,统一服务党员,也要把退伍军人的新世代拉进来支持国民党,绝对不是要消灭黄复兴。

  至此,成立已经有六十七年,国民党唯一的特种党部「黄复兴党部」,正式走入历史。亦即是国民党再也没有特种党部之设。而对比民进党,其「党章」规定,「本党得设妇女、知识青年、原住民、产业、海外或其他直属特种党部。其组织层级相当于县市党部。」还有另外一个劳工直属特种党部。

  其实,国民党此前也有多个特种党部,除了「黄复兴党部」之外,还有成员为警察系统的「刘中兴党部」,成员为现役军人的「王师凯党部」(一九九二年在郝柏村「行政院长」任内脱离军队,二零零零年并入「黄复兴党部」,「贺定成党部」、「岳忠义党部」(「解严」后已解散),及产业工人、农渔民等的特种党部。

  二零零零年三月,由国民党提名的连战参选「总统」,因为从国民党出走参选的宋楚瑜扯薄选票而落选,也有部分国民党人认为是李登辉「扶持」民进党及其提名的陈水扁,因而国民党中央决定开除党主席李登辉的党籍,选举连战接任党主席。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进行「党员重登记」,分别跟随李登辉和宋楚瑜的党员没有登记(原在赴台升大读书时「集体入党」的澳门青壮年尤其是已经进入特区政府公职者,也没有登记),并筹组「改造委员会」推动改造。六月十八日,国民党第十五次「全代会」临时会通过「党的改造案」,裁撤除「黄复兴党部」外的全部特种党部,并将原「王师凯党部」等军系党部与其下国军现役官兵党员纳入「黄复兴党部」编制。

  「黄复兴党部」的正式名称为「国军退除役人员党部」,又称「荣民党部」。一九五五年十月,蒋经国为维护退除役官兵权益,幷希望荣民家眷支持国民党,因而研拟筹设「荣民党部」;一九五六年七月一日,「国军退除役就业人员党部」成立,代名「黄复兴」,寓意「炎黄子孙,复兴中华」。而作为现役军人特种党部的「王师凯党部」,则是寓意「王师凯旋」。

  除在国民党中央的层级有「黄复兴党部」之外,每个县市都设有「国军退除役人员党部」的地区党部,多以「黄国X党部」或「黄荣X党部」命名,这些党部全设在国民党地区党部之内。「黄复兴党部」主委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为许历农,而新党与「黄复兴党部」的关系更有深厚渊源。因为「黄复兴党部」的成员几乎为眷村出身外省人,因而被视为「深蓝」。实际上,「黄复兴党部」在国民党「十六全」、「十七全」、「十八全」中,陆续提出「『中国国民党』绝对不能改为『台湾国民党』」、「『台湾独立』绝对不能成为中国国民党主张的选项」、「建议『团结』为本党生存发展的唯一凭借」、「尽速恢复『中正纪念堂』与『大中至正』匾额,以及军中蒋公铜像」等政策性的建议案。

  「黄复兴党部」在最高峰时期,党员曾超过二十万人,目前仍有近八万多名党员,占党员比率约四分之一。在党内选举时,占有一定影响力,而且颇为团结,在党内外的各项选举中,被称为「铁票部队」。「黄复兴党部」之所以被称为「党内有党」,也因为其从上到下编制完备,纪律严明且内聚力强。过去,国民党在地方选举提名,除了县市党部之外,还要尊重「黄复兴党部」的提名人选,而且估票精准,提名就是当选的保证。

  但「黄复兴党部」也被视为党内守旧势力的重要代表。尤其是在台湾地区的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国民党面临大量流失年青人支持的危机,改造甚至裁撤「黄复兴党部」的讨论议题。而且,在蔡英文上台后,冻结国民党党产,导致国民党党务运作经费极为困难,有时连党工的薪水也发不出来。而「黄复兴党部」有义工职区党部主任等数百人,主委薪资也比照中央党部一级主管,每月薪水七万五千元,其整体费用支出几乎占党中央每月人事及行政费的二成,约达五百多万元。但一般县市党部辖下的区级党部,主委不但没领钱,还得肩负筹措区党部运作的经费。这也成为某些骨干主管呼吁裁撤「黄复兴党部」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近十年来,「裁撤黄复兴党部」的声音不绝于耳,几任党主席都曾有此考虑,包括「黄复兴党部」最支持的洪秀柱。但为了保有这个在国民党内尚有战力的组织队伍,而且担心「深蓝」反弹,因而都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朱立伦主席终于「豁出去」了,决定裁撤「黄复兴党部」。当然,为了避免「深蓝」反弹,又决定「黄复兴党部」的所有主管及员工,都可以并入同级党部,继续工作并保留现有薪资水平。

  朱立伦决定裁撤「黄复兴党部」,固然是出于推动国民党改造的公心,但也夹杂了其某些个人「恩怨」。远的,是朱立伦一九八八年初出道参选「立委」时,本来其父亲朱樟退役上校也是根正苗红的「黄复兴血统」,但身为军人子弟的朱立伦,在桃园荣家却只开出个位数选票,与民进党的候选人不相上下,因为「黄复兴」的票都配给了军系「立委」朱凤芝。近的,就是二零二一年党主席选举,朱立伦遭到「黄复兴党部」力挺的张亚中的挑戰,陷入苦战。幸有傅昆萁串连地方议会系统力量,加上部分担心张亚中当选的势力,从支持江启臣转向支持朱立伦,才让选情出现翻转。当然,「黄复兴党部」也因为主导「换柱」,而对其颇为不满。

  朱立伦主导裁撤「黄复兴党部」,据说是要为二零二五年七月的国民党主席改选,争取连任而「扫平道路」。但因正是此举激起部分退伍军人及军眷不满,届时可能会力拱也是外省军人家庭出身的卢秀燕予以挑战,朱立伦未必能够「顶得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