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上看,怎样理解“谋子”与“谋势”“取势”的不同?

《孙子兵法》中“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这段话,如果在武战对外线远征进攻作战的范围内,“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中的十、五、倍、敌、少、不若、小七个等级,是交战地的“点、线、面”上敌我兵势上强弱优劣等级划分。也就是交战地点敌我兵势比较上的,“胜势、大优、稍优、均势、稍劣、大劣、败势”七个级别划分,和每个级别最常见最常用的相应作战方法。这七个级别是形势判断三级别优势,均势,劣势的细分。实际上形势判断的七个级别中的“胜势,大优,稍优”“均势”前四个级别,就是战场上追求的谋势取势的模型。而“稍劣、大劣、败势”这后三个级别,是战场谋势取势上力争避免的。例如切断退路,不但实际上造成等同于合围的“十则围之”围歼敌方的胜势兵势。尤其对敌方从上到下,作战心里更是十倍的压力,十倍的打击。

那么怎样判断谋势与谋子的不同呢?例如辽沈战役。林彪元帅的想法是把东北打成共产党,在全中国范围内稳固的大后方,根据地。只能求稳,不能冒险,因此依次长春、沈阳、锦州推进稳操胜券。这样打当然稳妥,坏处是沈阳,锦州,北平国民党守军有可能见形势不妙大撤退。则中原战场压力巨大,胜负难料,凶多吉少。只能等待东北野战军大军入关才能稳定大局,扭转战局。如果这样全国胜负就漫长得多。这个从长春打起,依次推进就是辽沈战役上的谋子打法。毛主席先打锦州关门打狗,实际上就是造成切断东北退路,对整个东北“十则围之”的胜势围歼打法。这个打法对于长春,沈阳国民党守军,谋的是,取的是切断退路的胜势。

同样淮海战役对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队,谋取的也是切断退路,“十则围之”的胜势。用“谋势”“取势”打法,看待指导辽沈战役,则先打锦州,谋取东北胜势。用“谋势”“取势”打法看待全国,指导全国,则大打淮海谋取全国战场的胜势。实际上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上“胜势”“十则围之”的打法,就是歼灭战的无限扩大以后的一战而定。“谋子”打法则是依次小型,中型歼灭战的百战百胜。其实“一战而定”与“不战屈人之兵”差不多。例如辽沈战役打下锦州以后,长春,沈阳几乎就不战屈人了。淮海战役也一样,大局已定以后,北平傅作义国民党守军,无路可逃就和平解放了。因此说武战意义上的“不战屈人之兵”是歼灭战的特例。也就是一战取势,一战而定当中的走投无路,不战屈人,不战而降这部分。文战或者文战武战相结合意义上的“不战屈人之兵”则有可能是被文战中的政治战,经济战,科技战,文化战,教育战,宗教战搞得走投无路,或者化敌为友,或者同化融化。这是武战“不战屈人之兵”与文战,文武结合“不战屈人之兵”的不同。因此可以说,“不战屈人之兵”在强大一方来说,是有可能的。在弱小一方来说,可能性不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