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能理解这种县城、乡镇里高学历人才的相对稀缺性

【本文来自《如何看待多地政府举行“博士之家”授牌活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异,越是在小地方,博士的稀缺度是越高的。

这里面有几个逻辑:首先,本科院校的层次越高,读博士的概率越大,而想要考上好的本科院校,就得有相对好的教育资源,而县城和偏远小城市的教育资源普遍一般;其次,从小学读到博士要20多年时间,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可能承受不了这样长时间的读书阶段,会让孩子本科、研究生毕业就去工作,所以博士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再次,博士作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最高层级的学历,认可度和含金量相对来说都比较高。基于以上三点,小地方看重博士学历是不稀奇的。

大概是前年吧,我爸还给我发过一个表格,说是县政府要统计全县范围内博士的数量,做人才储备。当时我看了一下登记的表格,全县大概也就是两三百人的规模。

其实我们也可以算个账,全国目前一共有将近3000个县级行政区划,而博士人数也就是一两百万人,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划就五六百左右。但考虑到县级行政区之间发展的巨大差异,那么发达地区的县或者市辖区有一两千博士,而一些落后地区只有一两百甚至几十个,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题目中列举的新闻里提到的江西石城县:

仪式上,钟本祥、黄建伟、宁雄、赖晓琳分别为部分代表授牌。据了解,此次授牌仪式共对194名博士家庭授予“博士之家”荣誉称号。

石城县目前有人口33万人,一共只有不到200个博士,真的是不多。

特别补充说明一下,这里说的一两百万以及平均五六百、一两千指的是从改革开放后至今40多年时间里毕业的博士总数。就算考虑到这些年博士扩招,那一个县级行政区一年能读博的人数平均也不超过100,普通县可能就十几个乃至个位数。

我自己觉得这种“博士之家”的授牌没什么意思,而且我们县也并没有搞过这种挂牌。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能理解这种县城、乡镇里高学历人才的相对稀缺性,也只有这种地方才会想出挂“博士之家”的操作——换到是一个普通的二三线城市,也不至于会想出这种操作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