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台措辞重要微调,路透社这样翻译

500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2024年对台工作会议22日至23日在京召开(参见“全国政协”公号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和路透社对会议做了详细报道,且敏锐地注意到措辞的微调。

坚决打击“台独”分裂、遏制外部势力干涉。(2024年对台工作会议)

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2023年对台工作会议)

从“坚决反对(resolutely oppose)”到“坚决打击”,语气更强烈,也更主动。《金融时报》分析指出,以往的措辞(“坚决反对”)反映了对台工作尚有“patience(耐心)”。

《金融时报》将“坚决打击”中规中矩地译为“resolutely fight(‘Taiwan independence’ separatism)”;路透社用军事化色彩较浓的动词“combat”来翻译;新华社对外报道中用“(call for)strong hands against ('Taiwan independence' separatist forces)”,添了一分形象。

另一处明显的变动是:

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2024)

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23)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promot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advance the process of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敏感的外媒从措辞微调中感受到对台“patience”的变化。

《金融时报》把“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翻译为“push for progress in the 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注意,官方译文不用“unification”而用“reunification”,此中区别不妨去请教一下ChatGPT,解答得很周全。

外媒的敏锐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翻译中央文献,也不得不对文字的微调保持敏感,因为这项任务要求译者发扬“格物致知的精神”。

前文提到,美国官员、智库、媒体翻译中国时政文本倾向于直译(甚至不惜硬译导致误译),目的是在“字字有回应”的“写实笔法”中微观中国政策。相反,“写意笔法”在他们看来显得“不坦诚”,担心原文中的特色提法(formulation)、语气(tone)、话外音(connotation)以及政策的演变(evolution)在奔放飘逸的“粗描(broad strokes)”中悄然流失。

路透社把“要坚决打击‘台独’分裂”翻译成了“must resolutely combat the division of Taiwan independence”,这番硬译有些文理不通,字面上还有歧义,好像在说“‘台独’势力内部有了分裂”。好在,有具体语境加持,勉强读得懂吧!

读外媒译文,要辨证地看,硬译当然不可取,但同时也不必低估英文读者对“写实笔法”的理解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