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司裁了很多老员工,聘请了在家工作的新员工,我有点慌……

前几年的全球疫情,让黄金地段的甲级商业大厦的租用率也不尽人意。

很多公司开始转变了传统工作模式。

500

原以为疫情过去,所有工作模式都开始回复正常了。

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只是一切变化的开始。

而现在,我们可能处于工作模式的多元化时代。

以本人的例子来说,同一个工作岗位,一年到头却可能混有:

传统工作模式、在家工作模式、数码游民(digital nomad)模式。

让我们来一一拆解。

500

传统工作模式

传统工作模式是我们最熟悉的。

固定时间、固定工位、固定同事和固定上司。

好像学生时代的延续,上课铃响就到位子上,下课铃响了就马上飞出去回家。

下班的电话和短信,也可以名正言顺地拒绝:

“收工了,有什么话明天再讲。”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泾渭分明 (销售岗位和其他紧急服务岗位除外)。

500

传统工作模式有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面对面沟通,还是比来来回回的信息高效。

二、真实的上班环境和体验,给人感觉是:我真的是在上班。

三、虚拟接触需要时间建立信任,实体接触则带来实在的安全感。

500

而当然,传统工作模式有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人事斗争。大家即使看不对眼也要每天见面。

二、冗长的办公室会议。

三、辛苦的通勤时间。除非很享受变成一条一条被挤爆的小小沙丁鱼。

500

在家工作模式

原以为传统工作模式会贯穿时代始终,疫情却让在家模式变得更加普遍了。

前几年公司刚开始探索这种新模式的时候,不仅是新员工需要适应,客人也需要适应。

有的客人甚至写信投诉如下:

“很抱歉,贵司今天提供给我的服务非常不专业。

作为一家售卖专业服务的公司,我真诚觉得贵司有需要进行改进。

我询问的只是一般性质的问题。而贵司的员工却让我等了很久很久,才继续接听。

接听之后,她的语气非常不肯定地提供答案,证明她并没有经过考虑。

其次,她的背景声音非常嘈杂。

有锅碗瓢盆声、孩子的哭声、还夹杂着员工呵斥孩子不要吵的斥责声,让我无法专心聆听。

我很不满意贵司员工在如斯工作环境下为贵司工作。”

原文为英语。但我竟然在这封投诉信里读到了画面感。

500

原以为在家工作模式,让服务质量大打折扣之余、进而让公司偃旗息鼓的时候,公司来了个大改革。

公司首先裁了相当多传统工作模式的员工,再聘请了一半数字的、在家工作模式的新员工。

效益上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传统工作模式的员工为公司服务了很多年,年薪相当高,又不太听指挥。

新人比较容易管理,也比较容易接受新兴的工作模式。

而这种杀鸡儆猴的做法,也让我们这些不老不新的员工战战兢兢。

这样,公司再把我们这组人、能够接受新模式的“归化”过来。

500

公司的两种模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由于网点众多,真的分不太清另一边对接同事的工作模式。

不过,在家工作模式的同事习惯特征,不太难找得到。

一、发信息总是秒速回复。无关紧要、不需回复的秒速按赞。

二、按赞的习惯,即使在下班时间,仍然保持。

三、除了传统的交流模式,期望同事把其他经过非传统沟通模式的内容、都抄送其在内。

即使这些不是关键和必须的信息。

500

归结到底,在家工作虽然高效,但孤独感在所难免。

感觉需要告诉别人:“我真的是在上班。”

公司运行在家工作模式好几年,已经累积了相当多以新模式工作的员工。

公司用聘请全职员工的支出,改为投资越来越多的新兴软件硬件协助。

有了这些助力,在家工作的效率一样可以很高。

而开会的部分,也被电子会议所替代,并会刻意进行录制,会议效率也变得更为高效。

在家开会有可能透露私隐问题,开正式会议的时候大家就把自家背景涂掉。

不太正式的会议还是可以看得到大家的家居摆设、甚至家中宠物。

其实开完会就马上到楼下clubhouse游个泳或者泡个澡,这才是人生吧。

500

以我的例子来说,除了正常上班时间,剩下的其他时间,都是所谓的“在家工作时间”。

在这个光速变化的时代,回复慢了一步,就等于将机会拱手让人。

生存压力之下,只能更多地妥协个人休息时间向所谓的KPI(关键表现指数)、客户满意率屈服。

投入时间和产出不成正比,也在考验和挑战自己的生存和容忍能力。

500

数码游民模式

公司除了香港的工作,一年中的一部分时间,还需要在外头不停跑。

而在这之中,新邮件、新任务是不会消停的。

白天完成了所谓的日常工作,剩下的时间就要继续为KPI奋斗。

还记得星期日下午四点,结束了日常工作的我,看着外头——

放眼望去的熟食档升起一串串袅袅轻烟。

嘉年华的男男女女唱着欢乐的歌、跳着开心的舞蹈。

几百年皇家历史的建筑大厦就屹立在后、巍峨庄严。

500

有人拍拍我问:“接下来你要做什么?”

我才醒了醒,拿起电脑,立刻到最近的咖啡室开工到深夜。

这片风景、这些人虽好,却不属于我。

属于我的是一杯又一杯随叫随到、足以吊命的咖啡和永远伸手可及的电源插座。

500

湄公河上璀璨的烟花、赌场里的声色犬马、餐桌上的推杯换盏;

只要给我一部电脑,工作模式立马启动。

这种随时随地、随叫随到的工作模式,也让我感觉到数码游民,其实不像想象的那么自由。

大家都在为生存而奋斗。

传统工作模式奴役了身体,数码游民模式奴役了心灵。

但我唯一享受的,是在没有了旁人的干扰下,工作效率真的很高。

大部分工作的进度都按着自己的步调来,不用应酬不喜欢的人和事。

谁叫我到底是个社恐呀。

500

时代在变化,我们只不过是时代下的一个棋子。

除了接受和适应变化,好像没有其他的选择。

若干年后回望,这些变化只是宛如沙尘。

这三种工作模式里,数码游民模式是作为社恐的我,最喜欢的。

应酬不喜欢的人和事真的很浪费人生。

读者诸君又是如何选择这三种模式的呢?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