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保值率与预算

原本也没计划具体聊车辆保值率与购车预算,因为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也会被市场教育懂。但是看了个新闻后觉得有点“可爱”,还是决定专门写写。

500

财联社这个新闻内容讲了几个点1.二手车行业寒冬;2.新车价格战导致二手价格大幅波动;3.纯电车,新能源车,豪华车是重灾区;4.比亚迪一枝独秀。新闻里描述这台汉ev顶配是作为一个正面典型来报道的。下面的评论也是“国货之光,遥遥领先”。但扒开细节,可能也真实反映了当下大部分新能源车的一些不愿意面对的现实:

一台22年的汉ev顶配,在当时落地价最低的也不会低于27,高的有30提车的真信仰粉丝。一年过去,开了一万公里,车商零售价是18.6。也就是卖家能到手的钱能有18就不错了,大概率17.x。也就是一年之后这台汉保守折价了9-12w,合理推论,这台车四年内基本就能折旧成折无可折。哪怕扣除掉油费,也是一笔惊人的折损。

到底有多少买家是能承受一年8-12w折旧的?常规来看,这是油车豪车的折旧额度。所以从折旧率的角度来看,30以上的新能源适合预算70-100w的消费者。

这就有读者会说了,我买车又不是为了卖的,只要我不卖就不算亏。这种思路就特别“老胡进股市”,让人哭笑不得。首先,全国汽车的平均转手时间大概是四年,这个数字还在逐步缩短。其次,在当下这个这个汽车技术大变革的时代,一旦被套在一台车上,很可能就丧失了随时跟上技术迭代的可能性。

哪怕就算以买显卡买游戏机的思路考虑,如果三年后走进二手市场以旧换新,发现自己的车只剩30%-40%的残值,是否还有财力与决心置换?大部分消费者都会骂骂咧咧的回家继续开这台三年前还遥遥领先的车,最终又成了老胡“我不卖你就割不到我”的自我安慰。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商务或者面子社交需求:

1.控制购车总价,新能源不超15w,年度折旧2-4w,蓝牌不超20w,年度折旧1-2.5w。

2.车辆价格不要超过家庭年收入,如果想要比较从容,控制在年收入的一半。

3.没有专属停车位与充电桩,就不要考虑纯电与增程。我测算过,我的油混油费与全程快充商用桩的充电成本基本持平,如果在市中心高停车费地段,倒挂也不稀奇。

4.一定要买稳定销量的车型。我算过一个帐,单车年销10w,品牌20w是一个车企有底气认真造车的底线,低于这个数,我是不相信企业有持续投入研发的能力的。

我算过一个帐,全国大约300个地级城市,一个城市一天卖一台,一个月也是9000辆。是不是听上去so easy?但实际上能做到这个销量的车型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大家可以想想,如果一款车在一个城市一天只能卖一台,其实想养活一个4s店是很困难的,更何况还不止一家。没有足够的保有量,靠售后养售前也是很困难的。

所以还是想和读者们多啰嗦一句,保值率与预算控制的重要性,并不是一定喜新厌旧,而是保你不在技术变革时代被无情地甩下车,还在替人高喊国货之光遥遥领先。留足预备队,我掐指一算,可能27/29年电动车完全体会出现在市场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