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517)慰问品《怎样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

500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打出了泱泱中华的大国形象,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打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全国人民,国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群众性运动,祖国人民以各种方式全力支持抗美援朝,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战场,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士气。

各界群众还通过写慰问信、赠送纪念品等形式,表达对“最可爱的人”的关怀和敬意。最常见的慰问品,有毛巾、手帕、鞋垫、钢笔、书籍、慰问信、纪念册(笔记本)、搪瓷缸等等。

从1951年4月开始,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三次组织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慰问志愿军将士及朝鲜军民。带着祖国人民浓浓关爱和温暖的各种慰问品,一批批送往前线,送给“最可爱的人”。

500

这本《怎样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小册子,看似普通,却饱含着全国人民对志愿军将士的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该书是1951年5月,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川南区工作委员会宣传部编印的,规格为32开,所用纸张是50克新闻纸,铅版印刷,封面印有一幅醒目的红色中国地图造型图案,上面手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字。

川南区即川南行署区,1950年设立。1949年12月,四川解放,因辖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为便于管理,1950年1月,决定撤销四川省,将四川地区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署区和西康省,其中,川南行署区驻泸州。

500

500

封面赠言为毛笔竖写,上款是“献给亲爱的志愿军同志们”,左侧落款为“川南自贡市私立蜀光中学唐克俭赠”,时间是1951年11月12日。

蜀光中学创建于1924年,1938年改制为完全中学,是南开系列学校和南开校友总会成员,由于右任先生题写校名。1953年成为首批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成为川南地区首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3年批准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封面落款署名无法显示唐克俭的具体身份,他是蜀光中学的一名学生,还是一位教师?如果单单从所用称谓“同志们”一词来看,理应是该校教师。

那新问题又来了,唐克俭老师怎么选择团课读本作为馈赠礼物呢?绝大多数志愿军官兵是青年人系缘由之一,更重要的一点,他本人就是一位青年教师,而且是一名共青团员(团干部身份亦不可排除),书应该是学校团组织配发的学习材料。

500

500

500

500

500

《怎样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收录了顾穆写的同名文章,该文刊登于1951年2月24日出版的第59期《中国青年》杂志。此外,书末还附有《

<一年来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提纲》。

500

正文首页及尾页下端,为何盖有西康省图书馆藏书印章?究其原因,或许是受赠志愿军官兵回国之后,驻防当地或在当地转业复员而转赠的,抑或是当时慰问品实在太多,无法转交志愿军的,则被转送本地相关方面,于是,该书就赠予刚刚成立的西康省图书馆。

西康省,初设于民国28年(1939年),省会雅安。1950年4月,西康省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西南军政委员会,1954年6月,直属中央人民政府,1955年9月,被撤销。

西康省图书馆始建于1953年,1956年撤省建市后,更名为雅安市图书馆。故此,该书应该是在1954年志愿军开始归国,到1956年西康省图书馆更名期间转赠的。

500

由于时间久远,早期书籍类史料纸张大多老化而脆弱,加之受装订工艺所限,每次翻(撑)开拍照极易损坏实物,不仅页面破损,书脊更是容易开裂或断开散页,令人痛心,今天这本小册子亦难以幸免。

所以,许多老书籍并非舍不得上传,只是为了减少或杜绝再次损害,更好地保护史料,给后世留下一段历史记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