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街垒小传

军事技术的发展使街垒这种落伍的方式在强大的镇压力量前抵抗乏力,然而作为这座城市的历史中长期存在的传统,即使在进入20 世纪后,街垒也并未在巴黎的街头消失。1944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临近尾声, 巴黎的抵抗组织成员发动了反抗德国占领军的起义。起义者在贝尔维尔、梅尼尔蒙特坦等富于街垒传统的街区再次修起街垒。然而面对德军的坦克,这些街垒显得可怜又可笑,若不是自由法国的正规军及时赶到,起义者想凭这些简陋的工事击败高度机械化的德军,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时的街垒,与其说是一种抵抗的手段,毋宁说是对巴黎古老传统的一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追思。

1968 年“五月风暴”中,巴黎街头的铺路石最后一次被掀起。在5 月10 日的“街垒之夜”中,学生突击修建了一批街垒对抗警察,这震惊了整个法国。然而此时街垒前后的双方并不是一种绝对的对立关系,街垒于学生而言只是一种有形的宣言,从巴黎的传统中为其政治诉求寻得一个合适的物质象征。“五月风暴”后, 巴黎市政当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把拉丁区的铺路石浇上沥青——几百年来,由它们修砌而成的街垒见证了这座城市太多的历史时刻。这宣告了巴黎近四百年街垒史的彻底终结。

500

“五月风暴”中,学生向警察投掷石块,警察则以催泪瓦斯回敬

街垒利用所在社会的城市、街道等要素反对所在秩序的合法性,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给巴黎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但它的出现使巴黎可以有所凭借,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发出自己的声音,抵抗不愿接受的一切。作为法兰西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巴黎的声音常常会成为法国的声音, 巴黎的抵抗常常会引发法国的抵抗。巴黎的街垒驱逐过暴君,颠覆过王朝,抵御过外辱,见证过动荡。它给巴黎带来过伤痛,但也开启了其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修建街垒的铺路石被雨果称为“法兰西民族的典型象征”,其所承载的反抗精神,深深根植于法兰西的民族性格之中,见证了法国的过去,并在无形中影响着它的现在以至未来。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0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